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印象管理角度研究商务对话中的委婉语

发布时间:2017-06-14 06:16

  本文关键词:从印象管理角度研究商务对话中的委婉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委婉语作为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言语交际策略,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针对委婉语的研究已从修辞的功能延伸到语用意义的层面。Leary和Kowalski认为人们采用委婉语,并不仅仅为了解决那些令人尴尬或者不快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它是受印象管理动机控制的,在印象管理动机的驱使下,人们通过委婉语来给别人留下自己所期待的各种印象。目前而言,对委婉言语行为的印象管理的研究却相对缺乏。鉴于这一点,本文以Leary和Kowalski(1990)提出的双成分印象管理模式---印象动机和印象建构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模式中印象动机与印象建构来探究委婉语的成因。具体的说,印象动机是研究驱使人们产生委婉语的因素;印象建构则主要研究人们表达委婉语的策略方法。研究中发现,在商业领域,为谋求自身与公司的发展,公司职员非常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经常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博得领导、同事、下属以及顾客的好感。而委婉语的言语行为实际上是受印象管理动机所调控的,其印象动机主要有三种:(1)为得到某种期待的结果或意图避开某种不良结果的动机,这些结果可能是社交性的,也可能是物质性的;(2)为建立或维护个人自尊的动机;(3)为树立或维持个人身份的动机。在这些动机的驱使下,商业人员意图通过委婉语来给他人留下各种积极向上的印象,例如能力、智慧、优秀、自信、乐观等,并且通过获得性和保护性等委婉语策略来传达给交流对方这些期待达到的印象。本文的研究试图展示委婉语应用于印象管理中独特的一面,旨在让人们更全面的认识商务语境下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其手段,为商务从业人员在实践中有效地使用委婉语尽绵薄之力,并通过委婉语这种交际策略实现有效的交际目的,促进自身及企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委婉语 印象管理 印象动机 印象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30
【目录】:
  • Abstract(English)6-8
  • Abstract(Chinese)8-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17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13-14
  • 1.2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4-15
  •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15-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7
  • 2.1 Euphemism17-21
  • 2.1.1 Euphemism and taboo17-19
  • 2.1.2 Definitions on euphemism19-21
  • 2.2 Research on euphemism abroad and at home21-25
  • 2.2.1 Research on euphemism abroad21-23
  • 2.2.2 Research on euphemism at home23-25
  • 2.3 Sub-summary25-27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7-35
  • 3.1 Impression management27-29
  • 3.2 A two-component model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29-33
  • 3.2.1 Impression motivation29-32
  • 3.2.2 Impression construction32-33
  • 3.3 Sub-summary33-35
  • Chapter Four Euphemism Analysis with Two-component Model35-49
  • 4.1 Impression motivation of euphemism35-45
  • 4.1.1 Obtaining social and material outcomes35-43
  • 4.1.2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self-esteem43-44
  • 4.1.3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self-identity44-45
  • 4.2 Impression construction of euphemism45-48
  • 4.2.1 Kinds of desired impression construction45-46
  • 4.2.2 Impress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46-48
  • 4.3 Sub-summary48-49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49-52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49-50
  •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50-51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51-52
  • References52-56
  • Acknowledgements56-57
  • Publications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卿;李文霞;钱振波;;从个体印象管理到组织印象管理[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2 王艳虹,郭德俊;应聘者印象管理研究评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房玲;;印象管理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包晓霞;“随”与中国人的自我表现[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6 侯爱民;浅议印象管理[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崔璨;时雨;邱孝一;时勘;;应聘者印象管理研究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8 马明娜;;浅谈应聘者的印象管理[J];大众心理学;2007年05期

9 哈山依德·叶尔登;;浅析面试中的印象管理策略教育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4期

10 何心展,尤建新;印象管理测量与经理的工作绩效[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娟;王沛;;印象管理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立敏;张力为;;印象管理对成年女性健身活动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娟娟;;大学生的印象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夏立;佐斌;温芳芳;;出名效应与网络印象管理——基于大众文化价值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张艳平;;跨文化接触中的印象管理与沟通有效性[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晏碧华;邹泓;;青少年印象管理参照图式的外显与内隐加工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罗芳;;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与其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易红发;肖明;周楠;;大学生微博的自我表露与自我期望形象研究——基于印象管理论的SEM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10 晏碧华;邹泓;;高中生印象管理取向和策略选取的情境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夏华;用印象管理增加消费黏性[N];华夏酒报;2013年

2 ;服饰是艺术[N];市场报;2003年

3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 段瑞群;既要“做得好”也要“讲得好”[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刘向阳;企业在招聘面试中如何应对印象管理行为[N];江苏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宫莹;江苏华信:“印象管理”助力行业新业务拓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6 山东省平度市邮政局 周岐彬;牢记“四点忠告”打造强大邮政[N];中国邮政报;2006年

7 ;科技界急需引入“印象管理”[N];文汇报;2013年

8 欣蕾;现代企业里的十大“潜规则”[N];中国矿业报;2007年

9 钟仁;现代企业里的10大“潜规则”(上)[N];经理日报;2007年

10 汪英泽;中小企业如何创建强势品牌[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锐;危机事件中企业印象管理策略与公众道德判断[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2 张立敏;印象管理与女性健身活动及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秋;本土文化背景下印象管理对上下级信任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李瑞;应聘者印象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余春丽;中小学印象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秀华;组织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11年

5 凌珊珊;女性领导者印象管理与员工情感依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徐琛;自尊、外倾性与应聘者印象管理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蔡洁晶;微博名人的印象管理[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治;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使用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5年

9 赵宋薇;消费视角下的印象管理推断[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郑丁贤;大学生健身活动印象管理策略量表的编制与实测[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从印象管理角度研究商务对话中的委婉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48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7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