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国民事法庭话语的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1:08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事法庭话语的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司法改革的进行,我国的庭审制度将逐渐从目前注重书面证据的大陆法系的“纠问式”向注重口头证据的英美法系的“抗辩式”转换。庭审参与的控辩双方在庭审时如何表达己方立场直接关系着庭审结果。在法庭这样一个特殊的语境下,控辩双方既要客观地向法官或陪审团阐明事实,又要对主观地对事实进行评判,以说服案件裁决者相信己方的主张,并作出利己的判决。无论是对法律事实的客观描述还是对事实的主观评判,控辩双方都要通过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来达到影响案件裁决者的目的,因此,这类语篇必然蕴含着丰富的评价资源。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是关于语言人际元功能的新发展。近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多种语体的评价资源使用规律。目前国内外运用评价理论对法庭语篇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以评价理论为框架来研究中国民事法庭审判语篇中评价资源的使用规律,庭审参与的原被告运用评价资源有何异同。本研究以中国法院网上随机选取的十篇中国民事庭审语篇为语料,主要运用定性研究,辅助使用定量研究。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运用定量研究描述中国民事法庭语篇中评价资源的使用情况及规律。其次,运用定性研究对评价资源使用情况及规律达到的人际效果作出试探性的解释。最后,基于前面的定量定性研究,总结上诉人及被上诉人偏好运用评价资源的异同点。本文研究发现:(1)在中国民事法庭审判中,态度系统中的判断和鉴赏资源是表达说话者态度的主要方式。在法庭这一特殊语境中,为避免主观,情感资源甚少使用;(2)介入系统里的自言和借言表达均大量出现在法庭审判中;(3)极差系统中,语势的使用频率远大于聚焦,而语势的使用频率主要归功于强化的大量使用;(4)总体看来,无论是原告方还是被告方,都倾向于使用介入系统,其次是极差系统,最后是态度系统。另外,无论是态度,介入,还是极差系统,被告比原告和法官使用评价资源的频率更高。本文研究展现了中国民事法庭中,评价资源的整体使用规律,不仅有利于扩大评价研究的语类范围,同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民事法庭语言的理解与认识。关于原被告双方在应用评价资源方面的异同的研究结论,对法律从业者有所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事法庭 评价理论 态度 介入 极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Introduction12-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3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questions13-14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14-15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5-16
  • 2 Literature Review16-24
  • 2.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courtroom trial discourse16-20
  • 2.1.1 Related studies abroad16-19
  • 2.1.2 Related studies at home19-20
  • 2.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Appraisal Theory20-24
  • 2.2.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ppraisal Theory21-22
  • 2.2.2 Previous application of Appraisal Theory in different genres22-24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24-33
  • 3.1 An overview of Appraisal Theory24-25
  • 3.2 Attitude25-29
  • 3.2.1 Affect25-26
  • 3.2.2 Judgment26-28
  • 3.2.3 Appreciation28-29
  • 3.3 Engagement29-32
  • 3.3.1 Monogloss30
  • 3.3.2 Heterogloss30-32
  • 3.4 Graduation32
  • 3.5 Summary32-33
  • 4. Appraisal Analysis of Chinese Civil Courtroom Trial Discourse33-62
  • 4.1 Introduction33-34
  • 4.2 Attitudinal resources34-41
  • 4.2.1 Affectual resources36-37
  • 4.2.2 Judgment resources37-39
  • 4.2.3 Appreciation resources39-41
  • 4.3 Engagement resources41-55
  • 4.3.1 Monogloss41-43
  • 4.3.2 Heterogloss43-55
  • 4.4 Graduation resources55-59
  • 4.4.1 Force56-57
  • 4.4.2 Focus57-59
  • 4.5 Comparison of evaluative resources preferred by different roles59-62
  • 5. Conclusion62-65
  • 5.1 Major findings62-63
  • 5.2 Implications63
  • 5.3 Limitations63-65
  • Bibliography65-68
  • Appendix 168-69
  • Appendix 269-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世铸;;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2 张丽萍;;以“评”说“法”:法庭辩论中的评价资源与实现手段[J];外语教学;2007年06期

3 陈晓燕;;英汉社论语篇态度资源对比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杜金榜;;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研究[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5 董晓波;;语言与法律——谈西方法律语言研究方法的嬗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2期

6 王振华;;“自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现代外语;2006年01期

7 李荣娟;英语专栏语篇中态度意义的评价理论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8 刘世铸,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4期

9 廖美珍;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事法庭话语的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53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