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文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境顺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4:11

  本文关键词:中文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境顺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模糊性普遍存在于人类交际之中。而作为模糊性的一个实现形式---模糊限制语于1972年由Lakoff首次提出。很快,模糊限制语受到国内外各个领域的研究学者的广泛青睐。虽然对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范围广,但对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性分析还极为少见。本文以顺应论为基础研究中文民事判决书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而探究本文的三个研究问题。1.模糊限制语在中文民事判决书中是如何分布的?2.模糊限制语是如何顺应三种不同的世界的?3.在中文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有哪些语用功能?大多数人都认为民事判决书应该尽可能的精确。但在分析和研究后发现,民事判决书中确实有模糊限制语的存在,并且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这一方面,研究较少。本文随机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摘取八篇四种类型的民事判决书。主要关于合同纠纷,离婚纠纷,财产纠纷和交通事故。文中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辨别,分类,统计民事判决书中的模糊限制语,然后分析其分布情况。由此,本文第一个研究问题迎刃而解。通常来说,民事判决书会采用正式,严肃的语言。但模糊限制语的经常使用也会使判决书更加精准有力。因此,本研究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和论述中文民事判决书中的模糊限制语。顺应论认为,在使用语言时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作出语言选择。关于模糊限制语的本研究不仅阐明了中文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的存在,而且详尽地阐释了他们是如何顺应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此外,还着重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不仅帮助维护民事判决书的客观性,精准性和恰当性,还增强判决者的威望,权利和可信赖性。因此,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会大有裨益。本文对于中文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的深入研究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人们了解模糊限制语和中文民事判决书。而且,还丰富了模糊限制语和模糊语言的研究。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顺应论 民事判决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Abstract in English4-5
  • Abstract in Chinese5-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1
  • 1.1 Research Background8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8-9
  • 1.3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Questions9-10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10-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21
  • 2.1 Definitions of Hedges11-13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Hedges13-16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daptation Theory16-18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Civil Judgments18-2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1-27
  • 3.1 Introduction of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21
  • 3.2 Making Choices21-22
  • 3.3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22-24
  • 3.3.1 Variability22-23
  • 3.3.2 Negotiability23
  • 3.3.3 Adaptability23-24
  • 3.4 Four Angles of Investigation24-27
  • 3.4.1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24-25
  • 3.4.2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25
  • 3.4.3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25-26
  • 3.4.4 Salience of Adaptation Processes26-27
  • Chapter Fou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27-44
  • 4.1 Distribution of Hedges28-30
  • 4.2 Adaptation to Different Worlds30-38
  • 4.2.1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30-32
  • 4.2.2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32-35
  • 4.2.3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35-38
  • 4.3 Functions of Hedges in Civil Judgments38-44
  • 4.3.1 Objectivity and Fairness39-40
  • 4.3.2 Appropriateness and Accuracy40-41
  • 4.3.3 Politeness and Self-protection41-42
  • 4.3.4 Authority and Credibility42-4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44-48
  • 5.1 Major Findings44-46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46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46-48
  • References48-51
  • Appendix51-74
  • Appendix 1 马传奎与三所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51-57
  • Appendix 2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57-59
  • Appendix 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59-62
  • Appendix 4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62-66
  • Appendix 5 原告张某某诉被告贺某某离婚纠纷民事判决书66-67
  • Appendix 6 张某与任某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67-69
  • Appendix 7 张赞与许跃杰民间借贷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69-71
  • Appendix 8 陈国杰与蒋方追偿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71-74
  • Acknowledgements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芳,张琴;模糊限制语:分类与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董娜;模糊限制语的界定及分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吴秀文;;英汉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点[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张长明;;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研究:类型和功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王晓红;;浅谈模糊限制语及其分类理据[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6 肖秀莲;;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类型和功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2期

7 管淑红;;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周红;钱纪芳;;模糊限制语——表达礼貌的语言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9 胡渝镛;;模糊限制语的美学效应及其交际功能[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权彦宁;;试论模糊限制语及其运用[J];科技资讯;2008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碎欧;;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生趣;;医学英语模糊语及其汉译[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凤娟;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郑志进;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认知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蕾;模糊限制语及其交际功能[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董娜;模糊限制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刘畅;汉语会话中语用缓和模糊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肖晓;礼貌原则视角下《今夜秀》中模糊限制语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杨海静;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6 赵溧涓;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英语政治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秦丽挺;顺应论视角下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曹冰;电视访谈节目中模糊限制语顺应论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9 王琼琼;合作原则视角下英语经济演讲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10 郎磊;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对比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文民事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境顺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54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