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文字的定义、属性、特点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7-07-03 01:15

  本文关键词:文字的定义、属性、特点和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字 定义 属性 特点 作用


【摘要】:文字定义过去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原始文字是否记录语言,民族文字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始文字同样记录语言,只是记录的精确性存在差异,故文字均与具体语言相联系。文字具有符号性、可视性、与语言联系性、系统性和工具性。文字不同于其他符号的特点是文字具有自我说明性。文字与语言、图画、原始记事等其他符号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文字的主要作用在于延伸语言,另外还有文化识别作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文字 定义 属性 特点 作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2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5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一等项目(2013M530293)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SWU1409109)
【分类号】:H02
【正文快照】: 文字学中有一些基本问题,迄今为止还比较模糊。如关于文字的定义、属性、特点、作用以及与其他符号的关系等,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辨证分析。一、文字的定义(一)关于文字定义的分歧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在文字定义问题上,语言文字学者分狭义和广义两派。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小丽;纳西东巴文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对应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黄育才;正确看待当前的汉英混用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李晓丹;;广告作品意蕴传播的特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5期

5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周志高,刘县军;《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林一鸣;;从“敦”字读音演变看汉语多音字的音义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宋时磊;;侦探、知识与玫瑰——对艾柯《玫瑰之名》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徐黄鹂;;从语言学角度看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江耘;;香港电视新闻之特点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鲁川;;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确立汉语基元单位和构建角色序列模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陈昌芳;;异体字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武雄;;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以妈祖信仰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文忠祥;;土族婚礼歌演唱模式初探——以民和土族婚礼情境为例[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芝;职教师资培训中双元制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海良;本义探求法在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妮;论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及其深化[D];西北大学;2010年

6 刘金凤;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汉语句子语义知识库构建研究[D];鲁东大学;2009年

7 李姝瑶;感官代偿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8 王斐;城市路灯造型设计形态语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梁燕;中国传统文字装饰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吴钰琼;中国大陆男性时尚杂志(电子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淮青;表动作行为的词的意义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2 孙常叙;从图画文字的性质和发展试论汉字体系的起源与建立——兼评唐兰、梁东汉、高本汉三先生的“图画文字”[J];吉林师大学报;1959年04期

3 王元鹿;由若喀字与鲁甸字看纳西东巴文字流播中的发展——兼论这一研究对文字史与普通文字学研究的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元鹿;朱建军;;“坡芽歌书”的性质及其在文字学领域中的认识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史燕君;纳西东巴文形声字形成过程初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邓章应;;“东巴文”的科学定名[J];中国科技术语;2010年04期

7 李静;;东巴文合文研究[J];兰州学刊;2008年12期

8 刘悦;;东巴文同形字初探[J];兰州学刊;2011年12期

9 杨杰宏;张玉琴;;东巴文化在学校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06期

10 刘扬武;景颇族的以物代信[J];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斌;东巴文异体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甘露;纳西东巴文假借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静;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钟耀萍;纳西族汝卡东巴文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陈永生;古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表词方式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淑芬;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意象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宝芝;《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婚俗经典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佳;《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祝福语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晓亮;洛克《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艳花;纳西东巴文经书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小希;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类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史燕君;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范常喜;甲骨文纳西东巴文会意字比较研究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舒勉;市场转型中的当代东巴群体分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李静;《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学胜;周文晶;;文字系统的历时演化与自组织[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徐世璇;;论多重文字现象[J];民族语文;1993年03期

3 徐世璇;论文字系统的科学性──对文字创制改革的理论思考[J];民族语文;1994年04期

4 刘隽;;文字起源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5 唐健雄;文字属性刍议[J];河北学刊;1996年06期

6 连登岗;;关于文字一些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励耘学刊(语言卷);2006年01期

7 邱子雁;;从汉字传播的角度比较日本、朝鲜的文字系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4期

8 赵守辉;尚国文;;全球语境下文字改革与规范化的经验:变与不变之间[J];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01期

9 李敬国;;普通文字学的文字分类对象和分类方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周有光;;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规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桂娣;;未来世界文字系统的发展和预测[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有光;;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规律[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3 邓章应;;文字的命名理据与命名原则[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朱志荣;;商代甲骨文字形的审美特征[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5 聂鸿音;;说“日”字——非汉民族借用汉字的早期证据[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6 徐宁;;有关“字”这个概念的几点看法[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涛;我国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N];北京日报;2003年

2 杨锡彭;文字要适应于语言[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3 刘国挺 袁国亮 杨志有;打开中华汉字的大门[N];河南日报;2005年

4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张书岩;汉字能统一成“繁体字”吗?[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单晓伟;秦文字疏证[D];安徽大学;2010年

2 周波;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吴建伟;战国楚文字构件系统分析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一)》文字考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小丽;殷商甲骨文与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造字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魏红;中国古代文字崇拜现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唯茵;汉字展示的视觉序列刍议[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文字的定义、属性、特点和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字 定义 属性 特点 作用




本文编号:511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11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