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理论的发展与汉语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02:05

  本文关键词:《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理论的发展与汉语隐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 术语 汉语 字面意义


【摘要】: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其研究表明,多义现象主要就是通过隐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是人类认知概念化的结果。为此,“隐喻”的基础在于“认知概念化”。2003年,拉科娃著作《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一词多义以及概念理论》)问世,开启了隐喻研究的新篇章。其中主要观点是,赞同隐喻的认知本质,从多义现象和概念结构的方面来探讨何为隐喻意义,何为字面意义等,对世界范围内的语言学研究、词汇语义学研究有诸多启示。在汉语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结合该理论,探究其对汉语研究的参照价值。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客观引介和纵深分析,尝试进行了理论的微细观点与术语内涵的比较,对这一重要的理论著作进行首次研究、创新探讨,说明了其对与汉语语义学、词汇学及相关应用研究的启示意义。主体结构上,介绍了学界对《字面意义的疆域》和隐喻的相关研究,概括阐释其主要内容,展现了拉科娃对隐喻的创新,探究了其中重要术语的阐释,并对隐喻进行分类,对隐喻的内涵给予细致的再现,解释其与汉语词汇学的关联、启示及实践认识意义。最后指出,《字面意义的疆域》对隐喻理论的提升发展,对莱考夫隐喻理论与拉科娃隐喻理论进行了比较,结合汉语词汇学探究的实例,列举例证,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隐喻理论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隐喻 术语 汉语 字面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第一章 绪论:关于隐喻理论8-15
  • 一、《字面意义的疆域》与隐喻8-9
  • (一)著作作者及内容介绍8
  • (二)学界研究与隐喻定义8-9
  • 二、本课题对理论的引进及与汉语的结合9-15
  • (一)对《字面意义的疆域》的研究9
  • (二)对传统与新阶隐喻的研究9-12
  • (三)结合汉语进行的隐喻理论研究12-15
  • 第二章 《字面意义的疆域》概述15-32
  • 一、引言与背景16-19
  • 二、经验主义19-22
  • 三、多义词与双功能形容词22-27
  • 四、词汇、认知、非多义性27-31
  • 五、简短结语31-32
  • 第三章 《字面意义的疆域》主要术语分析32-43
  • 一、Primary meaning的对应解释33-36
  • (一)原始意义33-34
  • (二)首要意义34-36
  • 二、Embodiment的对应解释36
  • (一)化身、体现36
  • (二)具身化体现36
  • 三、Denotation的对应解释36-38
  • (一)所指意义、明指意义36-37
  • (二)外延意义37-38
  • 四、Only one meaning(标准假设)理论的解释38-43
  • (一)关于标准假设38-40
  • (二)对标准假设的分析40-43
  • 第四章 英语与汉语研究对隐喻的不同解析43-49
  • 一、隐喻内涵的主要解释43-47
  • (一)来自于域的改变43-44
  • (二)是说话者的意义44-46
  • (三)是一个基本图式46-47
  • 二、汉语隐喻理论成果及分析47-49
  • (一)语义冲突是汉语隐喻的条件47
  • (二)汉语隐喻存在着概念特征置换47-48
  • (三)汉语的特征关联与隐喻48-49
  • 第五章 《字面意义的疆域》对隐喻的发展与汉语研究49-61
  • 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经典隐喻理论49-54
  • (一)方位隐喻51-52
  • (二)实体隐喻52-53
  • (三)结构隐喻53-54
  • 二、《字面意义的疆域》对隐喻理论的发展54-58
  • (一)经验主义论54-55
  • (二)概念和意义55-58
  • 三、借鉴隐喻理论分析汉语的隐喻用法58-61
  • (一)概念在感知之前58-59
  • (二)概念而是心理实体59-61
  • 参考文献61-6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霞;郭金秀;;认知领域的隐喻理论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2 赵毅,花勇;亚里斯多德的隐喻理论[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李福印;介绍《当代隐喻理论:从汉语的视角谈起》[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4 倪传斌;从说话者和听话者互动角度评塞尔的隐喻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9期

5 蔡龙权;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姚敏;隐喻理论的认知本质与理解[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丹丹;;从认知功能谈隐喻理论的类型与本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李剑霞;杨彩玉;陈娟;;试论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何爱晶;;隐喻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陈玉华;;隐喻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科技资讯;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道明;;当代隐喻理论研究若干问题探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毛帅梅;;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两种隐喻理论的比较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齐振海;晋小涵;;再论“心”词语的认知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吴文辉;;隐喻的关联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雨圻;张积家;陈穗清;;聋人的时间水平方向隐喻的跨通道特性[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刘先宽;孙若红;;网络交流语的隐喻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洋;《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理论的发展与汉语隐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彩丽;隐喻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2010年

3 周海娟;塞尔隐喻理论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4 朱娟娟;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颜卡跃;隐喻探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国静嘉;意象图示和隐喻理论在介词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其己;基于隐喻理论的初中英语介词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8 高蕾;文学隐喻的认知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相龙烽;西方隐喻范畴的美学内涵[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汤天颖;基于隐喻理论的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5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55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