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汉译佛经的造词模式看语言接触和文化交融

发布时间:2017-07-18 03:12

  本文关键词:从汉译佛经的造词模式看语言接触和文化交融


  更多相关文章: 造词模式 佛经翻译 语言接触 文化交融 演变


【摘要】:汉译佛经是一种"佛教混合汉语",具有中介语的特征。东汉时期的佛经文献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接触的产物。本文以东汉支谶译经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究译经中新兴的造词材料和造词方式,另一方面考察译经对汉语原有造词模式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语言借入还是语言干扰,归根结底都是以语言接触和文化交融为动因。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在语言上的反映。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
【关键词】造词模式 佛经翻译 语言接触 文化交融 演变
【分类号】:H711;H141
【正文快照】: 佛经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原始佛经主要由梵语、巴利语以及中亚语言写就,它们多属于屈折语(inflected language),而汉语则是典型的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为了弘扬佛法,早期的西域僧人要把佛经原典翻译为汉语。东汉译经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具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年02期

2 苏新春;;当代汉语外来单音语素的形成与提取[J];中国语文;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武曦;;试论语言接触引发的羌语对当地汉语的干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李智广;刘忠平;;Thomason的借用等级说:以古英语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靳开宇;;网络流行词语衍生的制约因素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靳开宇;;叶斯柏森语言功能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禹存阳;;基于新词新语的词语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6 林煜;;五四运动时期汉语语法欧化的主要特点[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7 衣玉敏;;论现代外来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2011年05期

8 戴毓庭;邓文韬;;连系式在英语和古汉语中之异同[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郭立萍;;现代汉语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和词缀化过程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10 廖慈惠;李向奇;;文化接触、语言接触与美国英语演变的类型和机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袁善来;比工仡佬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7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吴茗;现代汉语常用语素项属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10 孙锐欣;元音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勤;汉语字母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杨阳;海峡两岸传媒语言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玉;现代汉语音译地名用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畅;元白话讲章的语言学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关执印;英语强势对现代汉语影响的欧化表征之多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卢欣;杭锦后旗方言词汇的几个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坤;潍坊方言事态助词“来”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万云文;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向塘(新村)方言语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金波;“况”类连词功能差异及历时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敏;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方言词汇变异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保党;吕乐;;词汇化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3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刘乃叔;探寻“内部形式”是研究汉语造词法的又一途径[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5 李仕春;;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黎锦熙;汉语构词法和词表研究(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9年05期

7 王宁,黄易青;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陈绍炎;《论语》复音词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9 陈宇涵,任汇江;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肖模艳;;基于语料的比喻词构词规则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水经注》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阎玉文;《三国志》复音词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车淑娅;《韩非子》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志峰;东汉石刻砖瓦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梅;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欣;高诱《吕氏春秋注》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2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邓志强;《幽明录》复音词构词方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丽云;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论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林金强;《太平经》双音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美霞;现代汉语双音节缩合词语语素选择的制约机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张正霞;《五十二病方》构词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钟海军;《国语》复音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智;《孟子》的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萍;《洛阳伽蓝记》_┮舸恃芯縖D];西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霞;从命名实验看造词策略和音义联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2 钱乃荣;“酷语”在造词上的新特点[J];语文建设;2001年12期

3 李君;试析改革后简缩造词现象[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丁桂英;吴寿松;;刍议新词与生造词的判定标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周园园;;英汉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比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张纯;;动物隐喻人造词特征浅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7 ;造词热 中国大陆去年诞生594条新词[J];国际新闻界;2012年06期

8 段曹林;曾翠媚;;汉语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以“171条新词语”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钟舟海;;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嬗变[J];文化与传播;2012年02期

10 金欣;;浅谈现代汉语变调造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楚群;;“别解”造词理据及规范问题分析[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建民;;粤语造词的文化心理浅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吴礼权;刘风玲;;认知视野中的比喻造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孙曼均;;生造词问题的再思考——兼议词汇规范与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熊前莉;;网络语言的词汇理据分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天星;;借代的词汇功能[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化学者 常江;造词之风:创意还是才尽?[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一年“造词”近六百 六成“新词”速消亡[N];文汇报;2012年

3 张意轩 祝伟;草根造词热 催生“词媒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江苏 余占涛;用王码五笔造词[N];电脑报;2003年

5 甘肃 郭洵;“自造词组”的备份和恢复[N];电脑报;2002年

6 北京 韩继军;把我的词库带回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吴妍;畅销书名制造流行语[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邑生;没了“WiFi”,,拿什么与世界沟通?[N];中国艺术报;2014年

9 广西 周惠卓;加些自己常用的词组[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10 黄长著;从“信息化”等词语的翻译看学术界的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萍;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栾妮;《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陈敏;宋人笔记与汉语词汇学[D];浙江大学;2007年

5 邵燕梅;现代汉语商业隐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王洁;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永杰;汉语委婉造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莉芳;现代汉语词汇修辞造词[D];河北大学;2007年

3 刘婧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修辞造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王鑫;现代汉语修辞造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羽;汉英比喻造词比较[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媛媛;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探析汉语造词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红霞;现代汉语修辞造词考察[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春兰;中草药命名及文化内涵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孙娜;经济类新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孔丽;新词语修辞造词考察及认知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5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55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