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浅析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发布时间:2016-11-09 14:49

  本文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浅析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日期:2011-07-15 来源: 作者:论文代写

      西方资本主义经过两三百年才走到了今天后工业时代,而我们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在短短三十年间就跨过了西方漫长的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之迅猛造成当下人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而这个社会现实直接并迅速影响到我们的大学校园,造成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心理的相应变化,在校大学生的思维导向与社会现实、经济发展呈现平行同步的态势, 简言之,就业的形势迫使我们的学生选择与之就业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和学科,而与之关系不甚紧密的课程必然遭受学生的抵触和排斥。这种浮躁心理在对待外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态度上就显得尤为突出,据笔者与学生交流以及从网络和其它媒体渠道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与英美文学这一课程相比较, 外语专业学生更喜欢上与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实用型课程,而不喜欢难度大、与之就业关系没有直接联系的知识型课程。

      面对这样的形势,英美文学课程必然遭到一些学生的抵触。在如此形势下我们一些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却思想滞后,从骨子里不愿承认和接受这一事实,还一味认为:英美文学课历来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中之重的主要课程,尤其对于正规本科生来说,更是一门必修主干课,它对于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修养,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性情,发展性格, 开拓视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正是这种陈旧的观念形成了我国外国文学教革新的内在阻力。教育部高教司外语处1998年4月委托北京外国语大学何其莘和殷桐生、华东师范大学黄源深和南京大学刘海平四位教授在《面向21世纪外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北方和南方两个课题报告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认为,大多数教师熟悉的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课程已经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们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它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他们的工作中外语是一种工具。培养这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 61求,是新时代的需求。”(何其莘等,1999)这个基于调查现实之上的《意见》清楚地告诉我们:英美文学课的地位在当下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已经从历史上的主角变为配角、从中心走向了边缘,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形势变化导致英美文学课的昨日风光已难再延续,如果教师不随之改变陈旧的观念,势必会造成学生厌学。

       面对形势的巨变,我们所能反省的应是如何改变英美文学课堂的授课内容和方式。眼下,英美文学课程所处的尴尬境况值得反思。根据调查,今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态度有这样的三类:一类感兴趣,另一类不感兴趣,还有一类态度居中,未置可否,三类比例各占1/3。另根据调查,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态度从总体上看不如以前,如复旦大学的朱教授感叹地说:“学生兴趣减弱,课后阅读量不大。”福州大学的陈教授则干脆明了地指出: “学生不爱学。”(程爱民等,2002)因此,英美文学课堂形成两个极端:一方面学生在应付,另一个方面教师在抱怨。

      学生甚至课后也在应付作业,如读书报告、心得或评论等也自有高招,他们从网上截取资料下载后经过剪刀糨糊的功夫后充当作业交给老师, 让教师哭笑不得。就学生方面而言,他们更青睐英语基础课,也即囊括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精读课 (也叫阅读/写作课)以及一些外贸、函电和科技英语等的实用课程,似乎认为,课程的实用性,就是所谓的外语课的本质内容。学生的理解当然有一定的偏差,反映了他们受社会和外界影响浮躁的求学心理, 但不管怎样,我们不能不考虑,社会经济转型期出现的浮躁心理直接冲击了我们的英美文学课堂,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文学课的价值和意义。

您正在阅读的论文:浅析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 上一篇:探究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 下一篇:英美文学课面临的困境与教学改革措施
  • 相关内容


      本文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9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