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语料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分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语言特点

发布时间:2017-02-25 17:06

  本文关键词:构建语料库促进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语料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分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语言特点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12-6-16 12:46:13

一部分单词使用了特殊的拼写形式,即所谓的视觉方言(eye dialect),如上文所述中的jest (just),looky(look), yaller (yellow),afeard(afraid),ruther (rather)等等。马克·吐温在文中使用大量的方言,在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美国,是极富开创性的,表达了各族人希望听到本族的声音的心声。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非主流种族的声音在吉姆的身上有了一定的体现。这表明了美国文学中多元化并存的现象,所以既有着特殊种族的特殊性,也有着整个国家多种族在磨合过程中各种声音的共同性。
  此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专注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语言特点的赏析,自然地理解文本的特征。这种语料库语境共现的优点在于集中、大量地把文章特点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容易快速地找出规律,从而较好地理解黑人英语和方言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表现形式,掌握分析的方法。另外,教师把语料和设计的问题直接交给学生,可以避免教师主导课堂(teacher-centered),而让学生主动学习(student-centered learning)、参与思考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使用可靠充分的实例来评论著作语言特点,而不是凭教材上只言片语的总结,学生印象将更加深刻。
  (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汤姆·索耶历险记》语料对比分析
  再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方法对《汤姆·索耶历险记》进行检索得出wordlist,参照BNC得出keywords的列表,从关键词列表中仅找出属于非标准英语的两个单词:ain’t以及bout。
  再使用wordsmith tool 考察两部小说中上述两词的分布。
  可见,这为数不多的非标准用语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也使用的非常审慎。再对比前文中《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中所出现的大量使用非标准英语的情况,足见两部小说虽然同为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上存在某些共同点,在角色上也类似,但语言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从出版时间上来看,它们都是在马克·吐温创作的鼎盛时期完成的。《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年出版,《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年出版,从时间和内容上来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一书的延续。但是二者的主题完全不同,《汤姆·索耶历险记》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纯儿童小说,没有很深的寓意以及道德说教,,因而语言也是简单标准的英语。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有着鲜明的主题,就是反对蓄奴制,文章与前者截然不同地使用了第一人称,通过“我(哈克)”的视角和叙述,展示当时美国的全景以及作者的主张,在讲述时运用大量的黑人英语和方言是作者现实主义写作的体现,令人耳目一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是马克·吐温在语言使用上的突破,在美国文学史上是一次创举,正如海明威所评价的:“它是我们至今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作品,现代所有美国文学作品都起源于这部书。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任何作品会象它一样优秀。”[5]
  学生在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或《汤姆·索耶历险记》单独进行文本泛读或者精读时不一定发现其异同,而对语料的对比检索分析可客观地展现这些特点,既能体现马克·吐温写作的变化轨迹,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的本质和主旨。
四、结语
  从实践来看,自建小型英美文学语料库由于其目标明确、语料更新自由方便、检索快捷灵活而适合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由于其能充分揭示语言生态(linguistic ecology),通过真实的自然语料,结合计算机的统计和人工定量、定性分析,揭示典型的语言特征,发现文本语言的实际规律,避免了对作品语言判断和描述的任意性和不可靠性,从而为英美文学的教学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不仅有助于实现语言学习所需的可理解性输入,便于学生将课堂内容内化,也有助于其实践研究中分析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显平.构建语料库促进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132-135
[2]李文中,濮建忠.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20-25
[3]傅顺,罗永胜,杨劲松.自建小型学生作文语料库教学功能探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2009(6):20-30
[4]Twain, Mark.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M]. Great Clarendon Stre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2
[5] Fishkin, Shelley Fisher. Was Huck Black·--Mark Twain and African American Voices[M]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9

上一页  [1] [2] 

上一篇:经典故事《米芾学书》考析   下一篇:浅谈抗战前民国政府的货币政策

相关文章


  本文关键词:构建语料库促进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45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