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时时刻刻》女性主义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03-22 04:00

  本文关键词:《时时刻刻》女性主义的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迈克尔坎宁安(1952—)是美国当代极为杰出的作家之一,1998年发表《时时刻刻》获得巨大成功,荣获普利策奖和笔会/福克纳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广受关注和好评。因此,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时时刻刻》进行阐述和解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从性别理论,主体间性理论,双性同体理论以及《达洛维夫人》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对著作和电影进行分析。随着女权主义运动如火如荼的发展和女性主义的繁荣,许多女性主义批评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时时刻刻》,但她们都集中在分析女性主体意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女性命运的悲剧性。本文规避常规分析角度,使用女性主义批评关键词:父权制,他者,性别,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重新解读《时时刻刻》以此来分别分析三位女性的反抗并迷失的形象。本文旨在指出在强大的父权制的背景下,作为他者和第二性,弗吉尼亚,劳拉和克拉丽莎,三位具有女权思想但觉醒不彻底的女性对她们的悲剧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和努力,虽然取得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和独立,但并不彻底。因此,在三位女性抗争和追求的过程中,反抗与妥协并存造成她们迷失的形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阐释《时时刻刻》中三位女性的迷失形象。研究发现,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被视为从属地位,也就是他者和第二性。因此,这三位女性反抗与妥协并存的抗争之路的原因既有牢固的父权制制度也有女性自身局限性。本文为女权运动和妇女的真正解放有积极意义。不仅为女性解放提供新道路——女性结盟彻底推翻父权制,而且也引发人们对妇女问题的思考并为女性真正解放继续抗争。
【关键词】:坎宁安 父权制 迷失形象 女性主义批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7-10
  • 1.1 The Author-Michael Cunningham7-8
  • 1.2 The work-The Hours8-10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0-13
  • 2.1 Research abroad10
  • 2.2 Research at home10-13
  • Chapter three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Hours13-21
  • 3.1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13-14
  • 3.2 The Key Terms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14-18
  • 3.3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ed in The Hours18-21
  • Chapter Four Feminist Approach to Three Women's Images21-38
  • 4.1 Revolt of the Patriarchy21-29
  • 4.1.1 Virginia Against Confinement21-23
  • 4.1.2 Laura Facing Herself23-26
  • 4.1.3 Clarissa's Relief from Imprisonment26-29
  • 4.2 Pursuit of the Freedom29-38
  • 4.2.1 Virginia's Death29-31
  • 4.2.2 Laura's Escape31-34
  • 4.2.3 Clarissa's Awakening34-3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38-40
  • Bibliography40-43
  • Acknowledgements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卫平;我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不重要的立场——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J];南方文坛;1998年02期

2 唐敏;肖开莲;;从混沌到明晰——论“五四”至三十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基本框架的形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何春燕;;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过程和方法论原则[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陈静;;中西女性主义批评的横向比较[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郭冰茹;;女性主义批评中国化之反思[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6期

6 张华;任一鸣;;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30年[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曾宪文;;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8 杜艳春;;自由与空间:女性主义批评的范畴[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6期

9 陆兴忍;;日常生活:女性主义批评新的话语生长点[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中强;;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以小说《劝导》的解读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简圣宇;;女性主义批评存在问题略谈[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2 甘婷;;谁来为那些妇女的悲剧命运负责?—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娟;女性主义批评:从单数到复数[N];文艺报;2009年

2 张柠;女性主义的作坊[N];文汇报;2002年

3 王宇;启蒙叙事的另一张面孔[N];文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3年

2 陆兴忍;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荣琼;《时时刻刻》女性主义的解读[D];西北大学;2015年

2 傅美蓉;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解构传统[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育君;“他者”视角与女性主义批评[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科;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之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陆兴忍;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滥觞的本土话语资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莉;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朱翠荣;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8 江功艺;《厨房》—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D];浙江大学;2008年

9 何玲晓;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奥菲利亚的觉醒[D];西北大学;2015年

10 王建成;启蒙变奏下的生存与张扬[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时时刻刻》女性主义的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0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