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评价理论视角《红字》主要人物角色构建

发布时间:2017-04-17 06:11

  本文关键词:评价理论视角《红字》主要人物角色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霍桑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红字》更是文学史上一部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该小说通过刻画海斯特,丁梅丝代尔,齐林沃斯和小珠儿这四个主要人物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生动地体现了清教主义对人性的禁锢和人们追求幸福之间的矛盾。小说着重心理描写,人物刻画内涵丰富。整部小说充满了人际意义色彩。 马丁的评价理论是对韩礼德功能语言学下人际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系统功能语言学就通过语言看“作/读者”或“说/听者”对事态的观点和立场这一点,没有完整体系。评价理论填补了这块空白。 《红字》自从进入中国以来,汉译的复译一直层出不穷。但是对翻译的研究中,尚没有学者从关注作者和读者情感反应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熊玉鹏和姚乃强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与苏福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从评价理论的角度,按照作者对四大主要人物的塑造进行选段,对两个译本和所对应原文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深度分析和对比,在应用中验证了用评价理论评估翻译的可行性,进而对以后的文学翻译指导提出新的维度。
【关键词】:《红字》 汉译 评价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7
  • ABSTRACT7-8
  • Contents8-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4
  • 1.1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The Scarlet Letter9-10
  • 1.2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10-12
  • 1.3 Rsearch Objectives and Methodology12-13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3-14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4-17
  • 2.1 Study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carlet Letter14-15
  • 2.2 The Appraisal Perspective Study on Chinese Translation15-17
  • Chapter 3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ppraisal Theory17-24
  • 3.1 The ATTITUDE System18-21
  • 3.2 The ENGAGEMENT System21-23
  • 3.3 The GRADUATION System23-24
  • Chapter 4 The Appraisal Perspective Study of Hester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Its Two TranslationVersions24-38
  • 4.1 Case Study One:The Market-Palace24-29
  • 4.2 Case Study Two:Hester at Her Needle29-33
  • 4.3 Case Study Three:Another View of Hester33-36
  • 4.4 Summary36-38
  • Chapter 5 The Appraisal Perspective Study of Other Characters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Its TwoTranslation Versions38-44
  • 5.1 Arthur Dimmesdale:The Interior of A Heart38-40
  • 5.2 Roger Chillingworth:The Leech and His Patient40-42
  • 5.3 Pearl:Pearl42-43
  • 5.4 Summary43-44
  • Chapter 6 Conclusion44-46
  • References46-49
  • 学位论文数据集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继英;;评价意义与译文意识形态——以《阿Q正传》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2 冯巧娥;;评价系统视域下的企业外宣网页翻译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简介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刘晓琳;;评价系统视域中的翻译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为例[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4 陈明瑶;;新闻语篇态度资源的评价性分析及其翻译[J];上海翻译;2007年01期

5 张先刚;;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7年06期

6 高娟;;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谈胡允桓的《红字》译本[J];文学教育(上);2011年11期

7 夏云;李德凤;;评价意义的转换与小说人物形象的翻译效果——以《飘》两个译本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7期

8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钱宏;;运用评价理论解释“不忠实”的翻译现象——香水广告翻译个案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韩广义;;《红字》两个译本的比较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评价理论视角《红字》主要人物角色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2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