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哈金小说的生命意识

发布时间:2017-04-17 19:11

  本文关键词:论哈金小说的生命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今美国主流文坛,哈金是最具特色和最受关注的知名华裔作家。他的小说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奖项,可以说是代表了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其作品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着重研究哈金小说所体现的生命意识。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哈金及其作品,概括哈金研究概况,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哈金“身份危机”的生活经验和俄罗斯文化思想对其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三章主要是对哈金东方叙事作品的分析,总结出几种生命意识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对生命的姿态、爱欲与破坏欲之交织、生命的虚妄荒诞及生命本真的追寻这四个部分深入开掘,揭示哈金小说既关注形而下的生存状态,又思考形而上的生活意义这一特点。第四章以异域题材的作品为对象,通过异质文化空间中身份认同的尴尬与焦虑、在爱情中寻求温暖和希望,以及在家园记忆中追寻精神寄托三个方面来探究时空转换下新移民的命运及生存的意义。论文第五章为结语部分。
【关键词】:哈金 小说 生命意识 身份认同 精神家园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 绪论8-12
  • 1.哈金及其小说创作8
  • 2.哈金研究概况及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8-12
  • 二 个体生命意识探寻12-16
  • 1.生活在边缘12-13
  • 2.俄罗斯文化的浸染13-16
  • 三 东方叙事中个体生命意识的多样化呈现16-28
  • 1.生命的姿态:坚韧和纯良16-18
  • 2.爱欲和破坏欲之交织18-21
  • 3.生命的虚妄荒诞21-24
  • 4.生命本真的追寻24-28
  • 四 异质文化空间中对命运的思索28-37
  • 1.身份认同的尴尬与焦虑28-31
  • 2.在冰冷的异质文化空间相互取暖31-33
  • 3.在家园记忆中追寻心灵安宁33-37
  • 五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吴格非;萨特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对人的“存在”的探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耿晓京;;解读默多克《砍掉的头颅》中道德操纵和施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童晓燕;;命定的自由:析勃朗特和萨特二人自由思想的契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严俊;李江;;绝望的时空旅行——《五号屠场》的存在主义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6 耿庆伟;;女性强己意识的呼唤——丁玲延安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试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刘军;;一位存在主义的英雄——论《圣经》中扫罗的人物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李娟;;爱欲解放: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乌托邦构想——评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吴双彤;;萨特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哲学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代丽君;;借良药以拯世人,求新声于审美——浅谈审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翁珲珲;;莫里森笔下弱小黑人女性的叛逆声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树榕;;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与“草原歌曲”[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5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廖和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浅析——兼论社会主义自由建设[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初清华;;人类生存境遇的解构与重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生命哲学试析[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8 许斗斗;;休闲的社会责任[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4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丽娜;自由的大学[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白云;萨特与马克思他人观的比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高明;日本武士电影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张如勇;论人的悖论性存在及其超越[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晓晨;关于历史的互文性叙述[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睿;马克思人性理论视角下的腐败问题探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鲍传友;关于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拥军;权利生成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周华;阅读俄狄浦斯情结[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周咏樨;以人为本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哈金小说的生命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4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