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3:01

  本文关键词: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文学作品中既有时间因素也有空间因素,这亦是读者理解作品与感知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福楼拜的研究大多立足于现实主义的时间性维度,探究小说的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手法。这样的研究进路往往忽视了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即“空间维度”。作为一位时空体验强烈的作家,福楼拜不仅描述了时间的短暂易逝、倏忽腐蚀给个体生命带来的悲剧性体验,更由于现实生活中自身的创伤体验——空间恐惧的影响,蕴育出一种思考个体与空间二者之间关系的个体性的空间感知方式,正是这种独到的感知方式昭示出空间叙事的转向:超越以往传统的作为固定场景的“典型环境”空间的运用,以及为20世纪小说的空间化奠基。而对这种转向背后的叩问来自作家的空间恐惧,空间恐惧是福楼拜创作的内在深层机制贯穿其创作的始终,同时作为创作成果的外化文本形态既表征着作家的空间感知方式又是克服空间恐惧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以福楼拜的小说作为参照文本,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从“空间恐惧”这一关键词入手,结合空间叙事学、作家创作论、文化地理学等有关理论,对福楼拜小说中空间叙事转向内涵、空间恐惧的内在成因、叙事空间的表现模态以及作为结构性空间形式的运用进行阐释,揭示其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的原因与空间恐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力图从中探究福楼拜空间叙事转向的背后所流露出的对人之存在的本体性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作家现代性的成就。论文首先对目前既有的福楼拜小说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梳理,指出研究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的重要意义,并对“空间恐惧”这一关键性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因此,本论文在此基础上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部分为“空间叙事转向的内涵”纠正传统叙事研究对空间的漠视乃至遮蔽,摆正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关系,指出文本中空间叙事转向的内涵:超越以往传统的“典型环境”空间的运用,为20世纪小说的空间化奠基。进而提出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的特点:参与情节进程、加深人物性格、表现深化主题。第二部分为“空间叙事转向的内在成因”着力分析作家自身的创伤体验——空间恐惧,对空间恐惧进行界定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在这种创伤影响下外在表征:主体性的审视“看”与“被看”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恐惧的内在向度”即一种面向虚无的述说。第三部分“叙事空间表现模态”是作家思考个体与空间二者关系的反映也是对人之存在关注的本体性折射。作为外化的文本形态既表现出作家内在的空间恐惧又是克服这种恐惧创伤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文本中主要存在三类空间表现模态:第一类属于客观性的空间,包括人物活动与事件展开的具体的场所或地域构成的辩证性的物理空间。包括固定物理空间与活动物理空间;第二类指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特征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所建构的流动的潜在性权利空间;第三类是纯粹主体性的复杂心理空间。第四部分为“结构性空间形式的运用”我们通过“空间形式的选择”、“空间形式的手法”以及“情节的空间化”三个方面来研究福楼拜小说中作为结构性的空间形式的运用。为理解小说中结构性的空间形式,要求读者积极参与建构,并通过“反映参照”的阅读机制,打破文本的传统线性叙事和故事发展的时序性,把散落在文本中的“词语”、“句子”、“片段”等因素“并置”起来,进而形成某种圆融自洽地解读,共同发现作为结构性的空间形式。综上所述,立足于空间叙事,通过对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的研究,我们发现,福楼拜空间叙事转向在整个西方文学谱系中具有前瞻性与预见性。无论来自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作家们都从中受益。由此,我们看到他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空间恐惧作为一种创伤体验,由于作家的刻意规避,却成为一种个体性的独到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在利用文本进行创作时,流露出对个体与空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之存在本体性的深切关注,进而从另一个视角成就了作家的现代性。
【关键词】:福楼拜 空间叙事 空间恐惧 空间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5.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7
  • 一、研究现状与文献10-14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15-17
  • 第一章 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的内涵17-28
  • 一、叙事中的时间与空间17-19
  • 二、空间叙事理论的发展19-22
  • 三、文本中空间叙事的转向22-28
  • 第二章 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的内在成因28-46
  • 一、空间恐惧产生的原因28-35
  • 二、空间恐惧的外在表征35-39
  • 三、空间恐惧的内在向度39-46
  • 第三章 福楼拜小说叙事空间表现模态46-67
  • 一、辩证性物理空间47-56
  • 二、潜在性权力空间56-59
  • 三、复杂性心理空间59-67
  • 第四章 福楼拜小说结构性空间形式的运用67-77
  • 一、空间形式的选择67-73
  • 二、空间形式的手法73-74
  • 三、情节的空间化74-77
  • 结语77-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83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让—保尔·萨特 ,杨剑;关于《福楼拜》的谈话(节录)[J];当代外国文学;1987年02期

2 王钦峰;论“福楼拜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4期

3 玉尔;;福楼拜的“一姙说[J];宁夏文艺;1962年02期

4 王钦峰;从主题到虚无:福楼拜对小说创作原则的背离[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5 王钦峰;福楼拜“非个人化”原则的哲学基础[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6 王钦峰;;二十世纪福楼拜研究中的意识批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丁世忠;;试论福楼拜的女性意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彭俞霞;;站在萨特背后的福楼拜——析萨特对福楼拜的评论[J];法国研究;2011年03期

9 江小平;法国纪念福楼拜逝世一百周年[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1期

10 程云章;能这样解释福楼拜的局限性吗?[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庆标;;福楼拜的“面相”:书信与传记的考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小芹;羽笔文人福楼拜的征途[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黄荭;走近福楼拜[N];文学报;2003年

3 沈志明;认识双重福楼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高维生;文学不是“驴皮大鼓”[N];文学报;2013年

5 止庵(学者);俯视人间的完美主义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6 丁伟;“你制造凄凉,而我制造慰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李景端;仿佛小说的“另类”人物传记[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金荣;《福楼拜的鹦鹉》中的创伤[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栾义平;从《布瓦尔和佩库歇》看福楼拜创作的现代主义美学特征[D];山东大学;2016年

4 蓝可染;《福楼拜的鹦鹉》中的虚构世界[D];暨南大学;2009年

5 李慧洋;论福楼拜《情感教育》创作风格的现代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梅秀;《福楼拜的鹦鹉》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赵广全;试论福楼拜小说的创新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媚;福楼拜小说的文体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丁冬;欲望的毁灭——福楼拜的历史小说《萨朗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英娣;《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宗教神学解读[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福楼拜小说空间叙事转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76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