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5-28 02:00

  本文关键词: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福克纳是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深深扎根于美国南方社会,追溯美国南方的变迁史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变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创作于1930年的《我弥留之际》,作为福克纳“神品妙构”和最富盛名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也是其众多家庭小说中的一部。作者凭借娴熟的“意识流”手法和“多重叙事角度”的运用,讲述了南方穷苦白人本德仑一家的家族悲剧,并且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折射出了南方种植园经济的衰败和北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等伦理环境的变化对南方人伦理关系,南方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近几年国内文学批评界在总结深厚的文学伦理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本文将借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中的伦理环境、伦理关系、伦理责任等观点来探索这部伦理悲剧内涵。正文部分首先对《我弥留之际》这部悲剧的伦理环境做了简要的介绍;其次通过对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分析来探讨本德仑一家家庭伦理观的缺失,社会伦理观的坍塌,和宗教伦理观的解体。最后一章则通过分析南方妇道观,父权制和清教传统对南方人民的影响,进而探索福克纳本人的伦理道德期望。结论部分,指出了福克纳对各种非人道德,宗教,社会势力对人性摧残的谴责,表达了作者对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伦理道德环境和伦理关系的愿望,同时为更好地理解福克纳的作品和他的人道主义立场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我弥留之际》 伦理环境 伦理关系 伦理期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昌富;;浅论《我弥留之际》异化主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1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