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莎乐美》中欲望的精神分析法解读

发布时间:2017-07-04 00:13

  本文关键词:《莎乐美》中欲望的精神分析法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莎乐美》 欲望 精神分析 恋父情结 凝视 死亡本能


【摘要】: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爱尔兰作家,诗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主张艺术只是为自身之美而存在,艺术没有功利主义的价值并且与道德无关。虽然英年早逝,王尔德的创作却十分丰富,在诗歌,童话,散文,评论文,戏剧,小说等众多领域都有涉足,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独幕剧《莎乐美》。《莎乐美》是王尔德唯一的悲剧作品,也是唯一一部由法语写成的作品。这部改编自圣经故事的独幕剧,自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作为一个擅于模仿和融合的作家,王尔德集众家所长,重新演绎了莎乐美的故事,将圣经中面目模糊的犹太公主化为魅力非凡的致命少女,以七重面纱之舞为高潮,为读者奉上了一场欲望盛宴。本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莎乐美》,通过深入研究剧中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分析他们的欲望起源,表现及最终结局,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认识到剧中人物疯狂举动背后的欲望驱动力,为读者理解该剧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故事的一开始,剧中人物就展示出了对他人的欲望。叙利亚人对莎乐美的欲望来自于自恋之情,莎乐美对先知乔卡南的欲望来自于未解的恋父情结,希律王对莎乐美的欲望来自于贪婪。在剧中,男性凝视和女性凝视构成了剧中人物主要的交流方式。男性人物投向莎乐美的凝视是权力的象征,代表了对莎乐美的占有、消费,从而将她置于欲望对象的客体地位。但是莎乐美挣脱男性凝视的束缚,表达出自己作为一个主体的欲望,向男性主体发出挑战。她在凝视乔卡南的过程中获得征服男性社会的快感。同时,欲望催生了死亡。叙利亚人的自杀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死亡本能的胜利。乔卡南是莎乐美欲望下的牺牲品,他的死亡是对其宗教信仰的献祭。莎乐美的死亡是对刹那快感的升华。在故事的结尾,莎乐美作为一个欲望主体,以一种毁灭性的精神拥抱死亡,获得了自我欲望的永生。
【关键词】:《莎乐美》 欲望 精神分析 恋父情结 凝视 死亡本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2.0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5
  • Chapter One The Origins of Desire15-27
  • 1.1 The Youth of Narcissus16-19
  • 1.2 The Unsolved Electra Complex19-23
  • 1.3 The Tetrarch of Greed23-27
  • Chapter Two The Manifestations of Desire27-37
  • 2.1 The Gaze at Salome27-30
  • 2.2 The Gaze at Iokanaan30-34
  • 2.3 The Gaze at Moon34-37
  • Chapter Three The Deaths under Desire37-46
  • 3.1 The Triumph of Death Instinct38-41
  • 3.2 The Victim of Desire41-43
  • 3.3 The Sublimation of Instant Pleasure43-46
  • Conclusion46-48
  • Bibliography48-52
  • Acknowledgements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学平;国内王尔德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515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15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5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