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伍尔夫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3:03

  本文关键词:伍尔夫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伍尔夫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男性形象 悲剧化叙事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伍尔夫在其作品中关注妇女问题,在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来展现两性社会地位的悬殊,并试图寻求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使女性被承认,拥有自由和话语权,她用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女性独一无二的价值,告诉世人在男权社会中妇女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经历了战争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她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其小说中对两性关系的剖析和都市发现都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张爱玲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作品来展现女性的价值,认真发掘个人隐蔽的内心,紧紧贴近现实生活,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这两位女性作家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然而其创作却有着相似之处,她们都有很强的女性意识,在动荡的社会中以女性的视角来向社会呐喊,在作品中以变革的社会为背景,从而更加真实地向人们展现女性的生存现状,呼吁女性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还要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拥有独立生存的勇气和能力;她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女性形象之间以及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之间的对比来向人们揭示女性之所以会处于此种地位的根源所在;两位作家在其作品中还通过弱化男性形象来向人们展示男性群体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并且强调了男性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不成正比的,女性应该彰显自己独特的价值,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立之路,这也充分彰显了其强烈的女性意识;然而面对战争前后充满衰落气息的社会及家庭生活,她们苦闷彷徨,在作品中提出社会问题,并向人们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却把解决问题的答案留给人们去思考,她们自身作为动乱社会的一员,也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并且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死亡意识和孤独情绪。伍尔夫与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初的女性作家,在进行女性主义创作的过程中既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展现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又表现了女性独特的价值和遭受的压迫,虽然她们的创作也有不同之处,然而这也是她们独特创作风格的体现,都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和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为理论指导,主要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两位作家的代表性小说作品的分析来对伍尔夫与张爱玲以女性视角进行的女性主义创作进行比较研究,比较这两位女性作家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语境下女性主义创作的异同,女性作家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再只是单纯地抒发个别女性的心声,而是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来全方位地书写整个社会,关注女性在大的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现状以及问题的根源所在,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同时面对社会现实,也表现出了希望与迷茫的矛盾,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虽然发展缓慢,但为之后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伍尔夫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男性形象 悲剧化叙事
【学位授予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6-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第一章 呐喊的女性10-24
  • 1.1 女性意识的觉醒10-11
  • 1.2 在社会变革中呐喊11-21
  • 1.3 苦闷与彷徨21-24
  • 第二章 弱化的男性24-30
  • 2.1 丈夫形象的衰落24-26
  • 2.2 父亲形象的异化26-27
  • 2.3 年轻的男子形象27-30
  • 第三章 悲剧化的叙事30-40
  • 3.1 女性悲剧后的家庭悲剧31-33
  • 3.2 死亡意识33-40
  • 第四章 相似的原因及不同之处40-43
  • 4.1 相似的原因40
  • 4.2 不同之处40-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49
  • 附件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丽丽;;追寻传统母亲的记忆:伍尔夫和莱辛比较研究[J];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2 董丽敏;;“性别化”张爱玲:一种文化政治的解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宋文;;现代性与女性都市空间的建构——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解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吕洪灵;走出“愤怒”的困扰——从情感的角度看伍尔夫的妇女写作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5 李掖平;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532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32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