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尿液蛋白质组学在IgA肾病激素治疗前后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6-12-31 18:34

  本文关键词:重度病理分级IgA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医科大学》 2012年

尿液蛋白质组学在IgA肾病激素治疗前后的比较

肖姣  

【摘要】:目的:研究初次诊断为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患者应用激素治疗前后尿液蛋白质质谱特点,筛选出IgA肾病患者可能的差异性蛋白;同时对激素的疗效进行评估,探讨尿蛋白质组学对疾病动态监测的意义。 方法:留取健康人(n=6)、新诊断为IgA肾病并满足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n=6)激素治疗前后(应用激素治疗1个月后)的空腹状态下清洁中段晨尿标本,为避免细菌滋长和蛋白质酶解于1小时内放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首先取出18份尿标本,待常温下完全溶解后将样品放于离心机中,以4℃1500g×10minutes离心,取上清以去除尿液中的细胞碎片,然后将所取上清以4℃10000g×10minutes再次离心沉淀,以去除尿液中的其他微粒,取上清,用-20℃预冷过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为乙醇与丙酮按体积1:1配制)按照标本体积与有机溶剂体积比为4:1进行蛋白质沉淀,置于-20℃过夜后,经4℃25000×g离心30分钟,弃上清液,将含尿液蛋白质的沉淀物真空干燥浓缩并存于-20℃待用。浓缩干燥的尿蛋白沉淀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充分溶解后,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Bradford)测定每份样品中尿蛋白浓度,称取每例样品含1mg蛋白质的混合固体,充分溶解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吸附柱)除盐,测的肽峰,获取峰面积及含肽的混合溶液,真空干燥,最后将干燥后的样品充分酶解,并将个样品的的蛋白浓度调整为1μg/μl后进行HPLC-ESI-MS/MS分析,获得的尿液蛋白质多肽序列应用Mascot Daemon软件进行数据检索,应用库为ipi_hunman_v3.71_reverse.fasta,所获得的人尿蛋白序列号在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查询目标蛋白质的名称、作用等相关信息。 结果:1.6份健康人的尿液样品中共鉴定出98种蛋白质,经手工验证后,所有健康人的尿液样品共同表达29种蛋白质; 2.6份新诊断为IgA肾病患者激素治疗前的尿液样品中共鉴定出165种蛋白质,所有IgA肾病患者激素治疗前的尿液样品共同表达11种蛋白质;将这11种蛋白质与健康人尿液所表达的蛋白质进行比较,从中手工剔除相同蛋白质,特异性表达10种蛋白,它们是:免疫球蛋白重链v-iii区(Ig heavy chain V-III region TEI)、Igγ2链C区(Ig gamma-2chain C region)、 а-1抗胰糜乳蛋白酶(Alpha-1-antichymotrypsin)、а-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血红蛋白β链(Hemoglobin subunit beta)、免疫球蛋白IgG轻链(IGL@protein)、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IGK@protein、Anti-(ED-B) scFV和血清铁传递蛋白(Serotransferrin) 结论:1.本实验利用HPLC一ESI一MS/MS技术研究了IgA肾病患者的尿液蛋白质谱特点,共得到165种蛋白质,并与健康人尿液中表达的蛋白进行比较,手工剔除相同的蛋白质,IgA肾病患者尿液中特异性表达的蛋免疫球蛋白重链v-iii区(Ig heavy chain V-III region TEI)、Igγ2链C区(Ig gamma-2chain C region)、а-1抗胰糜乳蛋白酶(Alpha-1-antichymotrypsin)、 а-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血红蛋白β链(Hemoglobin subunit beta)、免疫球蛋白IgG轻链(IGL@protein)、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IGK@protein、Anti-(ED-B) scFV和血清铁传递蛋白(Serotransferrin)可能成为IgA肾病的生物标志物。 2.每例IgA肾病患者自身尿液在使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发现尿液中蛋白的种类略有减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692.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裘红梅;赵彩红;宋光;;联合检测尿液α_1-MG、NAG及尿液Cystatin C对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the Study of Tumor Metastasis[J];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04年03期

3 高学慧,李倩,甘勇,潘蔚如;尿微量蛋白在早期肾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陕西医学检验;2001年02期

4 潘明明;苗华;朱竹先;李文斌;魏勇;崔美玉;王尊松;;麦考酚吗乙酯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附25例报告[J];新医学;2008年04期

5 郭文焕;余英豪;郑智勇;;免疫球蛋白肾病组织学分级系统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年01期

6 王海燕,吕继成,张宏;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成人IgA肾病的治疗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9期

7 林青,阮诗玮,许少锋,郑京,陈康;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脏早期损伤[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青,林斌,李华;三种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意义的探讨[J];安徽医学;2001年02期

2 焦翔;李瑾;张强;王静;;血糖、GSP、D-3H与尿β_2-M/Cr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6年02期

3 梁宁;郑青;陈夏明;;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年06期

4 于大君;聂莉芳;余仁欢;林秀彬;;中医药对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12期

5 王际亮,于本章,李学军,朱新兴;尿微量白蛋白及尿酶谱测定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陈建华,孙伟,梁华,蔡莉;尿酶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自动检测及临床应用探讨[J];重庆医学;2003年12期

7 黄穗,陈福雄,陈涛,蓝淑玲;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尿酶检测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6期

8 宋晓时;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测[J];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1999年05期

9 陈阵,曹华军;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马晓丹,马坚,舒蕾,杨娅华,徐文波,山德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酶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家庆;何楠;周志勇;辛林;毛胜勋;沈威;;应用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对结直肠癌血清蛋白质组的研究[A];江西省第二届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昌明;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食管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侯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围化疗期中药参与治疗回顾性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徐建龙;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及中医药干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系统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4 李浩;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谷永红;Calponin-1介导分娩发动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周东梅;杨群玉教授经验总结及双石汤合二至丸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江怡;重度病理分级IgA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胡集祎;基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吸烟与肺癌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飞;筛选膀胱癌尿液新标记物Gc-globulin的荧光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李悦;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差异蛋白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占玲;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田娟;DN患者血清Cys-c、hs-CRP、UA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郭利芹;517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黎惠芸;185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分期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孔令玉;糖尿病肾病CysC、尿微量白蛋白和Ccr的相关性分析及益气养阴活血方的干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周萍;糖化血红蛋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程水进;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维峻;中西医结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痰瘀阻络证)及其早期肾损害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9 王丹枫;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敏;157例IgAN患者临床、病理与预后的研究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为民,张名均,王宁;α_1-微球蛋白、β_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评估[J];重庆医学;2002年02期

2 程艳杰,李士军,王旭,范存琳,陈洁,滕美君;乳胶增强法检测CystatinC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7期

3 林青,许少锋,阮诗玮,郑京,陈康;尿微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4 张淑兰,王铭超,李青果;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5期

5 魏有仁,侯林浦,王玫,湛玉良,朱立华;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5年02期

6 梁馨苓 ,史伟 ,郝文科 ,黄凌红 ,刘双信 ,梁永正 ,李远红;环磷酰胺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的研究[J];新医学;2003年01期

7 孙华宾,郑克立,陈立中,王长希,邓春华;霉酚酸酯静脉滴注及口服序贯给药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附28例报告[J];新医学;2003年02期

8 陈香美;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年02期

9 朱立华;肾脏疾病的生化、免疫检测技术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林青,阮诗玮,许少锋,郑京,陈康;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脏早期损伤[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丘余良;郑健;;尿液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病研究应用近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年08期

2 马骏;沈汉超;;尿液蛋白质组学在泌尿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年01期

3 侯香华;关广聚;;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4 王玲;倪兆慧;牟姗;严玉澄;顾乐怡;李稻;;基于荧光差异二维电泳技术的临床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探讨[J];中国血液净化;2009年07期

5 卢海涛;牛超;倪茂巍;朱忠欣;丛维涛;金利泰;;尿液蛋白质组学中样品前期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4年01期

6 郭山脉;王伟铭;;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年05期

7 乔滨;梁义怀;金泰廙;廖萍;施志冲;项翠琴;;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镉中毒大鼠尿液蛋白质组学变化[J];毒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国顺;赵兴绪;张勇;武小虎;刘珊珊;陶金忠;;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媛;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初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金蕾;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3 肖姣;尿液蛋白质组学在IgA肾病激素治疗前后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相关作者

>肖姣 >付勇

>王媛 >金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重度病理分级IgA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29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