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银屑病易感基因RUNX3与SLE及其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3:03

  本文关键词:银屑病易感基因RUNX3与SLE及其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作为一种多脏器和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并具有多样性。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以为该病是由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下并通过免疫途径导致疾病的发生。自2008年,多个人群的SLE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确定了40多个与SLE相关的基因/位点,同时还发现这些易感基因同时也与其他免疫性疾病相关,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肠病等。银屑病(Psoraisis,Ps)以红斑和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两者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相似,有共享易感基因,其中已发现的银屑病与SLE共同易感基因有TNFAIP3,TNIP1,PTTG1,TRAF6,TYK2,TRAF3IP2,NFKBIA,IL28RA等。近年Nature Genetics杂志报道了RUNX中部分基因与银屑病等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并且所报道SNP位点全部位于RUNX1蛋白的结合位点。以上研究结果表明RUNXs家族成员与免疫疾病相关,但是RUNX3基因是否也与SLE相关还不明确,这也是开展本课题的目的。 目的:1.研究银屑病易感基因RUNX3基因多态性与SLE是否相关;2.进一步分层分析,探讨中国汉族人群SLE临床表型与该基因单核苷多态性rs7536201、rs4649038、rs11249215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从银屑病的易感基因RUNX3中选出3个SNP点,利用SequenomMassarry验证平台在2208个SLE病例和2208个健康对照样本中进行验证,,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SLE分类标准11项表型(1997年美国风湿协会修订)、发病年龄、血管炎、C3进行分层;进行病例阳性-病例阴性分析(如有盘状红斑和无盘状红斑患者),确定与RUNX3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的临床表型,表型阳性/阴性-对照分析(如有盘状红斑/无盘状红斑患者和健康对照),探讨SNPs对不同临床表型所贡献的风险大小。 结果:1. SNP rs4649038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病例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5)。 2.基因型-表型分析结果: 1)SNP rs7536201在病例阳性-病例阴性分析结果中显示该SNP点在盘状红斑和抗核抗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临床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型阳性/阴性-对照分析结果中只显示了该SNP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临床表型ANA中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其它表型中无差异(P>0.05)。 2)SNP rs4649038在病例阳性-病例阴性分析结果中显示该SNP点在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和神经系统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临床表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型阳性/阴性-对照分析结果中显示了该SNP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大多数表型的分布中有明显差异(P<0.05),在发病年龄、口腔溃疡、抗RNP抗体和免疫学异常的分布无差异(P>0.05)。 3)SNP rs11249215在病例阳性-病例阴性分析结果中显示该SNP点与面部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表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型阳性/阴性-对照统计分析结果中显示了该SNP点等位基因频率在所有表型分布中无差异(P>0.05)。 结论:结果显示银屑病易感基因RUNX3SNP rs4649038与SLE相关,并且与SLE多种表型相关,另两个SNP点只与SLE某些表型相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RUNX3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基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63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1 引言11-13
  • 2 试验方法13-26
  • 2.1 研究对象13-15
  • 2.2 实验试剂15-16
  • 2.3 实验仪器及耗材16-17
  • 2.4 一般试验方法17-20
  • 2.5 基因分型20-25
  • 2.6 数据统计分析25-26
  • 2.7 临床表型的评定26
  • 3 结果26-36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26-27
  • 3.2 SLE 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27-28
  • 3.3 SNP rs7536201、rs4649038、rs11249215 的验证实验结果28-29
  • 3.4 基因型-表型分析结果29-36
  • 4 讨论36-39
  • 5 结论39
  • 6 参考文献39-44
  • 附录44-46
  • 致谢46-48
  • 综述48-60
  • 参考文献56-6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继军;陆才生;;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年10期

2 黎伟;罗林海;廖蕴华;杨桢华;;狼疮性肾炎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张泷;徐志泉;;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浅表性血管黏液瘤1例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10期

4 荀新菊;赵勇;荀春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检测及其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3期

5 周雯怡;苏励;;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回顾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12期

6 全美盈;王丹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子代早产儿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12期

7 张晨;边福文;韩大跃;;高频热疗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膝关节坏死1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杨淑娟;胡秦妮;李泽慧;;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甘肃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9 宋艳艳;王桂玲;;RUNX3全长和不同结构域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重组蛋白表达[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10 何善智;丁菱;黄丹平;李时春;梁干雄;邹婵娟;王明霞;王敏;钟伟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及与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海峰;叶冬青;;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永梅;中国汉族人C4基因拷贝数变异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邹延峰;安徽省农村人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率及其环境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杨森;六种常见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白癜风、斑秃、瘢痕疙瘩、花斑癣、雀斑)的遗传流行病学比较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4 游弋;SLE相关候选基因FCRL3,SLAM的SNP分析及其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5 韩建文;中国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袁慧;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冯金保;中国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系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金贝贝;特发性肺纤维化中CDH1及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及其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张东梅;TNIP1/TNFAIP3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冷瑞雪;系统性红斑狼疮Ⅰ型干扰素通路和Th17通路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静;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33例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荣威;TNIP1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黄菲;单核苷酸多态性(rs1913517和rs463426)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表型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陈日新;汉族人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及其活动性的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罗雄燕;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致病作用和血液系统异常的病理机制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1年

6 杨雅骊;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秋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8 王琼;云南大理白族HLA-DRB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9年

9 徐昌娟;安徽籍汉族人群Toll样受体9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杨靖;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银屑病易感基因RUNX3与SLE及其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0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