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8 15:48
  目的针对3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验方法在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患者标本首先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其中336例阳性患者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两种血清学检测。临床上明确诊断为梅毒的23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来我院就诊的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TP-ELISA试验的S/CO值的升高,TPELISA与TPP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随之升高。TPPA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7.47%、99.16%;ELISA分别为98.32%、98.00%;RPR分别为78.57%、94.00%。RPR对于早期与潜伏期梅毒的实验室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TPPA、ELISA(P<0.05),而三种方法对晚期梅毒实验室检测阳性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TPPA与ELISA方法检验梅毒螺旋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是良好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适用于筛查和确诊,RPR适用于判断梅毒疗效及观察病情进程。TPPA或ELISA联合RPR实验可作为各期梅毒检测的可靠方法。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1.2.2 检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10273例患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的一般情况
    2.2 336例TP-ELISA阳性,3例TP-ELISA弱阳
    2.3三种检测方法敏感度、特异度
    2.4三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分期梅毒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1至2016年梅毒患者抗体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 夏欢,邱梅花,巫翠云.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8 (03)
[2]ELISA和TPPA检测无偿献血者中梅毒的结果与分析[J]. 吴卫国,田丰,徐郁萍,赵家珍,沈羽兰,金丽琴,袁月仙,朱逸,季华杰,郑宇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12)
[3]TPPA-凝胶结合法用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实验研究[J]. 陈稼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94)
[4]梅毒实验诊断程序研究进展[J]. 童曼莉,刘莉莉,林丽蓉,张惠林,杨天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 (11)
[5]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J]. 文伟,彭雪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17(08)
[6]探讨TPPA、TRUST及TP-ELISA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J]. 邓细球.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 (06)
[7]TP-ELISA、TPPA、RPR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叶霞,徐清芳,魏靖,黄丹.  热带医学杂志. 2017(05)
[8]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 陶锐,曾霓,陈龙庆,董泽令,曹碧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02)
[9]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J]. 门守山,商发奎,韩春花,宋金香,韩景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1)
[10]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J]. 孟保福,宋红林,李翠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0)



本文编号:3651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651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