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NFKB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4:30

  本文关键词:NFKB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寻常型银屑病(PV)是皮肤科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它是由多因素(遗传、免疫、环境)引起的,以浸润性红色斑块及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该病的发病因素不明,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加剧了此病的发生。据统计,汉族人群中该病的发生率为0.123%。本课题组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及靶向测序数据分析发现NFKB1的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与银屑病显著关联,通过研究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与PV临床表型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探讨PV的发病机制提供遗传依据。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NFKB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与中国汉族人PV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目的对PV发病年龄、皮损类型及有无家族史进行分层研究,探索NFKB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与PV临床表型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寻常型银屑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9946例患者和9906例正常对照的临床资料通过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位于NFKB1基因上的rs1020760的基因分型资料均来源于先前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靶向测序研究中的分型数据。本研究用PLINK1.07软件对基因型-表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 NFKB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和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等位基因=1.76×10-8,,OR等位基因=1.12,95%CI等位基因=1.08-1.66;P基因型≤2.38×10-4);将病例组按照有无家族史、发病年龄、发病类型分组后分别与对照比较,NFKB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各表型组与对照组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3.0×10-4);2.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家族史阳性PV患者与家族史阴性PV患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1.11,95%CI=1.03-1.20);3.急性点滴型PV患者与慢性斑块型PV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24, OR=0.96,95%CI=0.91-1.03);4.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早发型患者和晚发型患者间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40, OR=1.03,95%CI=0.96-1.12)。 结论NFKB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20760与中国汉族人家族性PV相关;与汉族人PV的初发年龄、皮损类型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NFKB1基因 基因型 表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63
【目录】:
  • 英文缩写词表6-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13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13-21
  • 2.1 研究对象13
  • 2.2 调查表的设计及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录入13-14
  • 2.3 临床表型的评估14-15
  • 2.4 SNP rs1020760 基因型分型15-20
  • 2.5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靶向测序20-21
  • 2.6 统计学处理21
  • 3 结果21-26
  •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1-22
  • 3.2 NFKB1 基因多态性 rs1020760 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22
  • 3.3 NFKB1 基因多态性 rs1020760 位点与银屑病表型相关性分析22-26
  • 4 讨论26-31
  • 4.1 NFKB1 基因的研究26-27
  • 4.2 NFKB1 基因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7-29
  • 4.3 SNP rs1020760 与银屑病临床表型分析29-31
  • 4.4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不足31
  • 5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8
  • 附录38-40
  • 致谢40-42
  • 论文综述42-53
  • 参考文献48-5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亚欣;于卫健;梁晓华;段莹;;辽宁汉族人群NFKB1基因启动子区域-94 ins/del ATTG多态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04期

2 丘新凤;吕国友;谭桥枝;张能云;;82例银屑病临床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年06期

3 赵倩;孙悦;石玉;魏波;邹美香;孙铁民;李yN亮;;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阿普司特[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04期

4 王康生;;NB-UVB联合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轻度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年28期

5 苏传丽;罗殿中;陈罡;覃新干;;特异性DcR3-siRNA对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年12期

6 刘志军;;Ad5F35-IκBαΔN重组腺病毒对K562/DNR细胞耐药性逆转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4期

7 李艳;周继福;;黄连解毒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8例[J];河南中医;2014年01期

8 刘娜;吴晓莉;穆艳顺;张宝玺;赵晓庆;;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进展[J];河北医药;2014年10期

9 王妍妍;朱蓓蓓;曹春艳;;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年10期

10 纪玉强;刘佩勇;谢梅;赵朝;程曼丽;;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L1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Hong Li;L Gao;Z Shen;CY Li;K Li;M Li;YJ Lv;CX Li;TW Gao;YF Liu;;Association study of NFKB1 and SUMO4 polymorphism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琳;Foxp3,Fas,FasL,COM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冯燕艳;新疆维吾尔银屑病候选易感基因多态性及候选易感基因ERAP1表达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熊志敏;中国人群寻常型鱼鳞病及寻常型银屑病Filaggrin突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张娜;VEGF与P21活化激酶1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在银屑病致病机制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芳芳;miR-203与SOCS3的相互作用及其在HaCaT细胞中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孟祥光;开发中国人药物基因组信息库及观察早期肾移植术后病人CYP3A和ABCB1基因多态对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7 朱晓芳;紫草素对IL-22介导的HaCaT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赵一;姜黄素影响HaCaT细胞增殖的靶点及对TPA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盛宇俊;中国汉族人银屑病外显子测序发现3个新的易感位点[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孙军;姜黄素促HaCaT细胞凋亡机理及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治疗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SUMO4基因163A/G多态性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路小茸;兰州地区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QA1*0104、0201的相关性[D];兰州大学;2012年

3 余斌;IP-10及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效应[D];郑州大学;2013年

4 黄立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TL1A的表达及其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崔光雪;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因子PPARγ mRNA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吕晓敏;TL1A及其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7 潘倩;高加索人群银屑病易感位点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孙中斌;MiR-486-3p抑制角蛋白17表达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陈飚;银屑病患者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基因表达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周鸿飞;S5a结合死亡受体6,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的分化[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NFKB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86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