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对HaCaT细胞p62及自噬体形成关键基因Beclin-1、Atg12和Atg3的调控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23:02

  本文关键词: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对HaCaT细胞p62及自噬体形成关键基因Beclin-1、Atg12和Atg3的调控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是其重要的靶细胞,可以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内的蛋白损伤,而有效地清除损伤蛋白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p6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泛素结合蛋白,其C端的泛素相关(ubiquitin-associated, UBA)结合区可识别错误折叠蛋白的泛素部位,p62通过LC3相互作用区域(LC3-interacting region, LIR)与LC3结合,并在泛素化蛋白上共定位,形成的多聚泛素化蛋白-p62复合物通过自噬途径降解。因此p62是联系泛素化蛋白和自噬途径重要的中介物。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生理现象,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变性蛋白质及受损细胞器。研究发现角质形成细胞也存在自噬现象,并可减轻角质形成细胞的炎症。然而,UVB损伤是否可以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p62蛋白表达变化,以及损伤细胞中p62的表达差异是否与自噬体形成产生生物学关联,这些问题的答案目前尚不得而知。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对此问题做出初步探索。通过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初步明确以紫外线损伤是否对角质形成细胞中p62为核心的蛋白降解途径产生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对p62、Beclin-1、Atgl2和Atg3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 方法4.5、10和50mJ/cm2UVB照射HaCaT细胞后4h,使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4.5、10和50mJ/cm2UVB照射HaCaT细胞,照射后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h和12h,同时设相同处理但不照射UVB的细胞为对照细胞。另设观察组,在照射后立即(包括对照细胞),使用含蛋白酶抑制剂E64D(10μg/L)和胃酶抑素(10μg/L)的培养基孵育4h和12h,以阻断对p62的降解。使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HaCaT细胞p62、Beclin-1、Atgl2和Atg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4.5、10mJ/cm2UVB照射后,HaCaT细胞内出现自噬体结构,并且这种结构在4.5mJ/cm2照射后更为多见,然而,50mJ/cm2UVB照射后,细胞中罕有此类结构。50mJ/cm2UVB照射HaCaT细胞后4h,p62表达水平(p62与内参的比值为0.473±0.022)较对照细胞(0.246±0.038)升高(t=15.27,P0.05);阻断溶酶体后,细胞新生p62水平(0.445±0.035)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44±0.016)相比,仍为上调(t=7.62,P0.05)。在4.5mJ/cm2UVB照射细胞后12h,与对照(0.254±0.035)相比,HaCaT细胞p62表达上调(0.497±0.047,t=22.89,P0.05);阻断溶酶体后,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57±0.025)相比,p62表达水平仍然上调(0.548±0.051,t=17.42,P0.05)。4.5mJ/cm2和50mJ/cm2UVB照身寸后4h和12h,对照细胞和照射细胞间的Beclin-1、Atgl2和Atg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止溶酶体对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也未能发现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P0.05)。 结论小剂量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有自噬体形成;而高剂量UVB照射细胞后没有明显的自噬体产生。p62表达在不同剂量UVB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存在差异调控,并且这种调控效应与自噬体形成可能没有生物学联系。
【关键词】:紫外线 角蛋白细胞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Beclin-1Atg12Atg3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缩略语/符号说明9-10
  • 前言10-15
  • 研究现状、成果10-14
  • 研究目的、方法14-15
  • 1、材料15-16
  • 1.1 、细胞15
  • 1.2 、试剂15-16
  • 1.3 、仪器16
  • 2、方法16-24
  • 2.1 、细胞培养16-18
  • 2.2 、UVB照射18-19
  • 2.3 、透射电镜分析19
  • 2.4 、Western Blot实验19-24
  • 3、结果24-34
  • 3.1 、常规细胞形态学改变24-25
  • 3.2 、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25-29
  • 3.3 、UVB照射对HaCaT细胞p62表达的调控29-32
  • 3.4 、4.5 mJ/cm2和50 mJ/cm2UVB对HaCaT细胞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调控32-34
  • 4、讨论34-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2-43
  • 综述、x线治疗某些皮肤病的研究进展43-51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3
  • 附件5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子煜;徐先祥;张小鸿;章圣朋;李俊;李雯静;;夏枯草药理学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07期

2 陈松峰;邵增务;;自噬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年04期

3 王庆国;李晓梅;张敏;李航;温冰;李洪振;高献书;;107例瘢痕疙瘩术后两种分割剂量放疗疗效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4 Liem Minh Phan;Sai-Ching Jim Yeung;Mong-Hong Lee;;Cancer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mportance, main features, and potentials for precise targeted anti-cancer therapies[J];Cancer Biology & Medicine;2014年01期

5 林叶;胡红柳;侯晓明;;小鼠乳腺发育泌乳过程中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的表达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4期

6 郭倩倩;刘志燕;姜丽丽;胡婷华;李东繁;刘莹;刘梦洁;梁璇;南克俊;;营养缺乏对人肺癌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7 刘河;张敏;;自噬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2014年04期

8 黄守耀;焦春伟;梁慧嘉;杨咏善;陈家明;张命龙;洪雅琪;谢意珍;;灵芝水提物活性成分抗皮肤衰老功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6期

9 朱朋飞;秦建民;;细胞自噬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与防治中的生物学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04期

10 孙小霞;姜昕;;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之间的关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紫外线致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自噬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郑慧芬;自噬在系统性炎症所致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黄星;凋亡抑制蛋白XIAP抑制自噬促进肿瘤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臧凌鹤;冬凌草甲素增强U937细胞吞噬凋亡小体的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5 任发亮;西罗莫司诱导自噬对UVB辐照下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初步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6 张浩然;抑制自噬对骨髓瘤细胞药物干预敏感性及DEPTOR在调节自噬和凋亡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7 熊婧;甲氰菊酯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帅;载脂蛋白A-I对脂肪细胞表型及自噬的影响与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3年

9 王亮;活细胞中内吞囊泡和自吞噬囊泡的荧光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朱永健;ARHI基因与自噬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伟;迷迭香酸对放射致DNA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刘婧茹;夏枯草胶囊对桥本氏病患者自身抗体及Th17细胞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3 魏芳;ApoG2对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及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协同效应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苏朋;大鼠脊髓损伤后自噬的变化及高压氧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张涛;放射治疗在皮肤科蕈样肉芽肿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范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7 郭树平;白藜芦醇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8 敬开权;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对大鼠海马自噬作用和HMGB1/TLR4通路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3年

9 刘艳辉;Ox-LDL对THP-1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10 郭新云;血清饥饿处理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自噬的调控效应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对HaCaT细胞p62及自噬体形成关键基因Beclin-1、Atg12和Atg3的调控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422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