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麻风病中的水平和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05 23:17

  本文关键词: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麻风病中的水平和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的慢性传染病,是导致人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人类是麻风分枝菌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主要是多菌型患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行传染。但有研究表明,在与传染性麻风患者同等接触的条件下,只有少数人发病,这是因为麻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缺陷,但其细胞免疫缺陷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研究表明Th细胞不同亚群功能紊乱在麻风病的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Th1、Th2、Th17和Treg的失衡状态可能导致麻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促发和加剧患者的病情变化。麻风病的不同型别表现是众多细胞因子及细胞共同协同作用的结果,Th细胞亚群释放的众多细胞因子在麻风病的各个阶段发挥网络调节效应。不同的细胞因子在发病、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着复杂的促进和(或)抑制作用。因此,对Th细胞不同亚群细胞因子的网络调节效应研究,可能有助于我们阐明麻风病的发病发展过程,并进一步研究Th细胞不同亚群在麻风病发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目的 研究麻风病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田胞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6、 IL-10、TNF、 IFN-γ和IL-17七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以上七种细胞因子在各型麻风患者外周血中的失衡状态常,探讨其在麻风病的发病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 实验组共69例,分为治愈组、现症组、现症新发组、麻风反应组、现症多菌组、现症少菌组、治愈多菌组、治愈少菌组。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流式微球技术检测外周血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七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用SPSS19.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现症组、治愈组、现症新发组和麻风反应组外周血中IL-2、IL-4、IL-6、 IL-10、TNF、IFN-γ和IL-17七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现症组外周血中IFN-γ、IL-10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风反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现症新发组外周血中IL-4、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现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现症多菌组、现症少菌组、治愈多菌组和治愈少菌组外周血中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七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现症少菌组外周血中IL-10和IL-17水平均高于现症多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现症多菌组外周血中IL-2、IL-4、IL-6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愈多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7、现症少菌组外周血中IL-17、IL-10、TNF和IFN-y水平均显著高于治愈少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在麻风病的发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IL-17可能在麻风患者保护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在麻风病的发病早期多菌型患者以Th2型反应升高为主。 4、IFN-γ、IL-10和IL-17的水平高低可能与麻风反应的发生有关,相对低水平的IFN-γ、IL-10和IL-17可能更易发生麻风反应。 5、少菌型患者机体免疫反应(Th1、Th2和Th17型)强于多菌型。 6、多菌型患者机体免疫反应可能以Th1和Th2型免疫反应均升高为主,少菌型患者机体免疫反应可能以Th1、Th2和Th17型免疫反应均升高。 7、已治愈的麻风患者虽然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但机体的免疫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可能只是处于暂时相对平衡状态。
【关键词】:麻风 细胞因子 Th1细胞 Th2细胞 IL-17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5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8
  • 材料与方法18-26
  • 结果26-48
  • 讨论48-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6
  • 综述66-74
  • 参考文献71-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一作者)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泉,吕均香,王传珍,渠鹏程,刘永华,尹格平;麻风病患者外周血相关免疫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7期

2 于益芝;麻风患者及麻风反应期的血清TNF及IL-1水平[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3年03期

3 李泓馨;王华;高天文;;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年11期

4 翁小满,胡永秀;麻风病免疫中的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3期

5 吴勤学;王洪生;;麻风病中的免疫反应[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04期

6 王波,王道若,蒋中华;瘤型麻风动物模型血浆Ig的变化及其对LL—2产生的动态观察[J];免疫学杂志;1989年02期

7 刘君炎;喻德华;单万水;刘胜武;戴桂祥;;结核特异性转移因子及IL-2对结核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保护效应[J];湖北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8 张洋;苏玉虹;巴彩凤;潘兴瑜;;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7期

9 姜昱;雷立清;叶楠;周颖;张艳彩;;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_4,CD_8检测及免疫调节剂对其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高远征,贾素华;IL-2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露;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麻风发病中的作用[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康恺;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IL-17与麻风发病的关系[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3 冯建华;麻风皮损中Th17细胞及RORγt的表达及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彩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麻风病中的水平和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麻风病中的水平和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424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