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人软骨糖蛋白-39与银屑病关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20 09:02

  本文关键词:人软骨糖蛋白-39与银屑病关系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人软骨糖蛋白- 银屑病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系统性的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清,遗传、环境和感染因素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人软骨糖蛋白-39即YKL-40,是一种新发现的炎性因子,与急、慢性炎症有关。近年研究发现YKL-40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炎性标志物,对病情的评估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人软骨糖蛋白- 银屑病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分类号】:R758.63
【正文快照】: 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又称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是一种糖蛋白,作为几丁质酶样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和它的鼠类同源物BRP-39一样,本身缺乏几丁质酶活性。YKL-40最早于1989年由Jo-hansen发现,其同源物BRP-39在小鼠乳腺细胞中发现[1]。研究发现,在某些涉及炎症、组织重建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京海,金岚,吴惠t ,秦立模,朱丽芬,吴文媛,秦万章;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与银屑病疾病活动的相关性[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2 刘涛峰,张学军,杨森,王福喜,魏生才,陈珊宇;银屑病诱发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5期

3 张力军,杨雪琴,樊建勇,刘秀清;银屑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4 冯素英,靳培英;饮酒和银屑病[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4期

5 孙军红,方跃明,郑茂荣;银屑病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5期

6 李占国,秦社玲,张素红,张长军;整体综合思维在银屑病诊治中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00年02期

7 曹序浦;老药新用治疗银屑病[J];天津药学;2000年03期

8 陈英,智强,朱年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0年04期

9 霍秀琪;银屑病治疗的进展[J];医学文选;2000年05期

10 樊建勇,杨雪琴,张力军,刘秀清;银屑病患者血中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mRNA的测定及其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斌;李斌;;银屑病与肥胖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范平;张禁;黎超;;127例长期缓解的银屑病共同点调查分析[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郑厚峰;;根据三个基因分类的银屑病临床特征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涂彩霞;齐晓怡;;银屑病治疗的整体观——生活方式和饮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雪琴;;对银屑病30年的研究和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6 付翔宇;陈宏;;银屑病的危险因素(摘要)[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王刚;;特殊类型银屑病的治疗[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沙海松;;陈凯教授对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银屑病中医药防治交流会暨赵炳南学术思想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9 樊建勇;杨雪琴;张力军;刘秀清;;银屑病患者血中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mRNA的测定及其意义[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潘德海;张晓艳;郑占财;刘永生;;染发剂过敏诱发银屑病8例[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牧童;银屑病怎样防[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严少卫;银屑病诊治应重视心理疏导[N];健康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海霞 吴大卫 夏厦;关爱银屑病患者[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郭艳丽;引起银屑病的4大因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本报记者 徐亚静;银屑病宁可不治莫乱治[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英栋;治银屑病当重疗心[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顾泳;上海银屑病发病率约0.2%[N];解放日报;2010年

8 记者 田雅婷;我国银屑病患者仅15%接受正规治疗[N];光明日报;2012年

9 胡雯 刘佳;“罕见突变”对银屑病的影响或有限[N];中国医药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栾仁东;专家指出:银屑病当重日常调摄[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平;银屑病激发因素的调查与防治对策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2 李龙年;汉族人群与欧美人群银屑病易感基因的遗传异质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姚凤鸣;插入/缺失变异与汉族人群银屑病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徐丽敏;银屑病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及相关药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陈静;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LR9、IRF-7、IFN-αmRNA表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高春芳;转化生长因子βs及受体在银屑病皮损和外周血中的表达与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唐玲;银屑病患者朗格汉斯细胞异常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李波;银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陈小红;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支杆菌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10 孙联文;抗银屑病相关药物及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系统中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军;银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罗庆;银屑病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3 吉莉;银屑病患者的疾病感知和应激、应对[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为;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关联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5 田雅;527例银屑病住院患者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6 赵艳霞;银屑病的发病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刘爱花;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梁兴龙;62例银屑病住院患者回顾性临床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李俊丽;银屑病治疗现状及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吕艳;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血脂影响的回顾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7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67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