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27 09:35

  本文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特应性皮炎 dermatitis 遗传倾向 atopic 适应性免疫 辅助型 调节型 炎症反应性 润肤剂 皮肤屏障


【摘要】:正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性皮炎,在儿童中较常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易复发的炎症反应性皮肤病,常伴有剧烈瘙痒,同时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1]。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试图去解释AD中的炎性病变:第一种假说是关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不平衡性,该理论主要认为AD是由于T细胞的失衡,尤其是辅助型T细胞1、2、17、22亚型和调节型T细胞的失衡[2];第二种假说则是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dermatitis;遗传倾向;atopic;适应性免疫;辅助型;调节型;炎症反应性;润肤剂;皮肤屏障;
【分类号】:R758.2
【正文快照】: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性皮炎,在儿童中较常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易复发的炎症反应性皮肤病,常伴有剧烈瘙痒,同时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1]。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试图去解释AD中的炎性病变:第一种假说是关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不平衡性,该理论主要认为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鹤飞;柏冰雪;;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年11期

2 任发亮;顾恒;;中外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02期

3 刘炽;陈达灿;赵巍;;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结合目标治疗的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4 王焕丽;刘玉梅;;FLG基因与特应性皮炎[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舒;何蕊;吕进;于楠;宋秀军;江其生;;50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与临床血液学检测的对比性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年05期

2 冯明;李华;陈素芳;;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年11期

3 闫伟伟;李成荫;吴勉华;章永红;;益气方药对肿瘤疾病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4 刘影;胡燕;;维生素D在特应性皮炎发生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年04期

5 杨玉环;;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中医干预效果研究[J];光明中医;2015年04期

6 周动机;杨文彪;胡毅强;余健锋;李丁纯;杨美霞;;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早期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海南医学;2014年14期

7 刘军麟;袁丞达;;小剂量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年17期

8 王胜春;宋俐;许庆强;王胜;;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屏障功能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08期

9 赵瑞珍;刘艳荣;;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应用他克莫司软膏的疗效和安全性[J];河北医药;2014年17期

10 胡学涛;;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冬青;表皮葡萄球菌脂肽抑制伤口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调节炎症应答的分子免疫学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芳芳;单链抗体融合人血清白蛋白的制备及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的抑制作用[D];延边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恒,陈祥生,陈],颜艳,曹宁校,邵长庚,叶干运,金泓,陈秀琴;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鹰,刁庆春;特应性皮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年03期

2 高敏;特应性皮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05期

3 钟卫红;中医辨证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2年01期

4 程培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04期

5 郝飞;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特应性皮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06期

6 田美华,毕志刚;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年02期

7 徐秀莲,孙建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02期

8 曾凡钦,王晓琳;特应性皮炎治疗研究近况[J];广东医学;2003年09期

9 李其林;特应性皮炎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2003年09期

10 郭庆,唐增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特应性皮炎[J];广东医学;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春平;邢环;马琳;;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汤建萍;树叶;张丹;曾迎红;;血清特异性IgE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意义[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邹先彪;李蕾;;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徐艳;钟白玉;黄云辉;郝飞;戴玮;钟华;;重庆地区35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及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健;;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申春平;邢环;马琳;;153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陈茜岚;石梅;张卉;陶建凤;祁怀山;干皆诚;姜嫒芳;余红;梁健莹;杨丽萍;陈洁;庄寅;闫明;郭一峰;顾艳;余霞;冯晓博;姚志荣;;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征和随访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8 刘强;薛慧;王志;;39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IgE检测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9 周芳;李萍;王海俊;秦万章;;抗敏一号方治疗青年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卫风蕾;;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就诊和非药物治疗模式[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 张建中;特应性皮炎该用什么药[N];健康报;2008年

2 周艳青;冷水擦洗可治特应性皮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徐述湘;特应性皮炎治疗应讲究“用药艺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省妇幼征集150名特应性皮炎患者[N];湖北日报;2009年

5 哈医大一院皮肤科 郑淑云 (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 张新浩;家庭防治特应性皮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出诊医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项蕾红;特应性皮炎总反复 须分期用药[N];健康报;2012年

7 张炎;别把特应性皮炎当普通湿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中国消费者报 张静波;特应性皮炎需远离激素[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李其林;三种病原体与特应性皮炎密切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何佳颐;特应性皮炎要远离激素[N];健康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勇梅;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莫秀梅;培土清心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多维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黄业坚;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郭亚南;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5 马蕾;特应性皮炎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丝聚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李扬;中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迟慧彦;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8 刘炽;清心培土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IL-2/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和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吕志荣;特应性皮炎的综合高通量研究:通过OMICS手段探讨疾病的核心蛋白与生物标志物[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刘俊峰;培土清心方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n-6 EFAs及行为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梅;29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存涛;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患病率的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冬梅;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锌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梁慕芝;特应性皮炎患儿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郭小燕;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鲅鱼蛋白过敏原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6 黄楚君;特应性皮炎主症量表的研制及其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的初步评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娟;特应性皮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肖卫棉;淮莲饮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饶美荣;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张秀钦;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致病真菌定植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0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80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