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重组α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致斑秃5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8 12:20

  本文关键词:重组α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致斑秃5例临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抗乙型肝炎病毒 α干扰素 流感样综合征 乙型肝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纤维化 干扰素α 血细胞减少 一线用药 细胞因子


【摘要】:正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诊治不及时、不规范而伴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1-2],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干扰素作为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一线用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大大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然其在治疗中因流感样综合征、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精神异常、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脱发等不良反应而影响患者依从性和疗效常有报道;但α干扰素在治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关键词】抗乙型肝炎病毒;α干扰素;流感样综合征;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纤维化;干扰素α;血细胞减少;一线用药;细胞因子;
【分类号】:R512.62;R758.71
【正文快照】: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诊治不及时、不规范而伴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1-2],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干扰素作为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一线用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大大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然其在治疗中因流感样综合征、一过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Yong-jian Ji;Wan-hua Ren;Fei-fei Li;Jian-ting Fang;Xi-zhen Sun;Cheng-yong Qin;;The Change of Quantitative of HBeAg Can Predict the Efficacy of Peg-IFN-α 2a in HBeAgpositive CHB Patients[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3年03期

2 黎明;吴锦瑜;徐冠军;张琴;陈志勇;刘珍花;;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3 李旭红;赖江琼;张小曼;李奕鑫;王崇国;;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再治疗干扰素治疗失败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6期

4 侯沙沙;高燕;王宇;武帅;朱晓明;郭炳冉;张巍;徐元基;阎瑾琦;于继云;;可复制型抗乙肝免疫基因治疗剂pSVK-HBVE的构建与表达[J];免疫学杂志;2014年09期

5 李萍;马健;;3项指标联合检测肝硬化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22期

6 马素平;赵文霞;刘光伟;李艳敏;郝尧坤;;健脾清化方联合干扰素治疗脾虚湿盛型慢性乙型肝炎90例[J];河南中医;2015年07期

7 谢随兰;马丽敏;;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15期

8 张凯;陈红;鲁明霞;王霏霏;万卉;张立婷;;病毒性肝病抗病毒治疗期间新发肝癌7例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33期

9 Li-Ping Chen;Jun Zhao;Yan Du;Yi-Fang Han;Tong Su;Hong-Wei Zhang;Guang-Wen Cao;;Antiviral treatment to prevent chronic hepatitis B or C-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2012年06期

10 吴舒;欧启水;;影响干扰素治疗CHB患者效果的因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免疫学;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艳;TLR4通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殷建华;乙肝病毒变异和抗病毒治疗在肝细胞癌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唐利波;MxA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4 廖宝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黄璇;白细胞介素-21在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侠;甘肃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特征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2 于伟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特征对核苷(酸)类似物疗效的预测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长仔;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治疗后辅助干扰素治疗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仕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综合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转归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黄醒;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HBsAg血清转换后病情复发的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谢志伟;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预测因素的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蒋高霞;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孙西龙;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荟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罗凤;2010~2013年广西社区肝癌和鼻咽癌联合筛查及追踪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张凯;慢性HBV感染的核苷类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及相关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恩;贾继东;尤红;;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近况[J];传染病信息;2000年01期

2 范巧云;许礼发;李朝品;王克霞;;扇贝多糖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4期

3 毛敬珍,王卉;甘泰联合潘生丁抗乙型肝炎病毒远期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1997年02期

4 王宇;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5 陈成伟;姚光弼;;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药10年[J];肝脏;2009年05期

6 廖丹;段雪琳;;壮药汗衣台配伍组方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年07期

7 米抒;傅希贤;;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及现状[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1年05期

8 王新华;抗乙型肝炎病毒植物药叶下珠发现和研究的历史[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Z1期

9 曹建彪,秦绍明,赵书云,张宏光,李燕,陆虹;中药“软肝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年S1期

10 贾继东,尤红,王宝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近况[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辉;;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预防、监测和救治[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贾继东;尤红;王宝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近况[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曾文;王平;张舒;秦山;;阿昔洛韦和中药1号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王蕾;王立新;;我院2010~2011年门诊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应用分析[A];《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全国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庄辉;;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药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陈仙琼;钟丽萍;李艳辉;谭顺梓;罗屹华;张春红;;臭氧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近期疗效观察[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曾文;王平;张舒;秦山;;阿昔洛韦和中药1号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李娟;齐燕飞;徐坤;;杂多化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及机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冯志华;周永兴;王胜春;蒋永培;;3种五灵胶囊提取液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对比研究(摘要)[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朱晓虹;;2005~2010年我院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应用分析[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碧芳;广州药业斥资千万研发基因药物[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2 记者 张亮;阿德福韦酯获批 闽企研制出乙肝新药[N];医药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荻;MCC-478衍生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洪;新型多酸化合物Cs_2K_4Na[SiW_9Nb_3O_(40)]·H_2O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吕志良;新型2-吡啶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夏昶;抗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机制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春花;异丙景糖酐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丹丹;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分子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初探[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成丽;泰诺福韦特戊酸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吴小桃;抗乙型肝炎病毒潜在药物靶标的筛选和验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倪艳;调控表达TNF-α抗乙型肝炎病毒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6 韩思源;APOBEC3G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段伟奇;甘草次酸和脱氧甘草次酸唾液酸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丁晓然;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靶标的筛选和验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9 张敏;HMGN2分子的分离纯化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熊莺;6H-[1]苯并噻喃并[4,,3-b]喹啉系列抗乙型肝炎病毒化合物的合成[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84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84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