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基于28S rRNA基因序列的巢式PCR方法快速检测甲真菌病病原菌种

发布时间:2017-08-06 15:12

  本文关键词:基于28S rRNA基因序列的巢式PCR方法快速检测甲真菌病病原菌种


  更多相关文章: 甲真菌病 巢式PCR


【摘要】:目的应用基于28S rRNA基因序列的巢式PCR的方法快速诊断甲真菌病。方法液氮冷冻甲标本,微量法提取DNA,应用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方法扩增DNA。结果本组共收集180例直接镜检和培养均为阳性的甲标本,First PCR 144例阳性,Nest PCR 168例阳性。其中127例标本经PCR扩增可产生约137bp目的片段,为红色毛癣菌;26例标本经PCR扩增可产生约102bp目的片段,为须癣毛癣菌;10例标本经PCR扩增可产生约445bp目的片段,为白念珠菌;5例标本经PCR扩增可产生约170bp目的片段,为曲霉。巢式PCR敏感性为93.33%(168/180),特异性为100%(168/168)。结论此方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甲真菌病的方法。
【作者单位】: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武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甲真菌病 巢式PCR
【基金】:湖北省自然基金(2011CDB303)
【分类号】:R756
【正文快照】: 甲真菌病是指任何真菌引起的甲感染。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丝状菌及混合感染,其中皮肤癣菌约占全部感染的67%-90%,而皮肤癣菌中约80%~90%为红色毛癣菌及须癣毛癣菌[1]。目前国内诊断的主要依据为真菌的直接镜检和培养,前者不能鉴定到真菌的种类,后者敏感性差,耗时。真菌镜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甲真菌病调查协作组;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2 郑岳臣,邬焱卿,祝兆如,陈辉,刘凌;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因素[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3 周文明,杨森,张书梅,刘峥,高怀荃,葛艺方,朱一元,胡晓莉,黄世兰,骆娣凤;208例甲真菌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4 伊曲康唑临床治疗研究协作组;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的疗效特征及其促进甲生长的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5 高谦;甲真菌病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比较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2期

6 刘爱敏,李素平,许静;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32例[J];医药导报;2001年06期

7 孙火宝,顾富祥;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甲真菌病[J];中国厂矿医学;2001年03期

8 金海生,宋为民,周轶清,郑俊惠;267例甲真菌病患者相关知识调查[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9 吴绍熙,郭宁如;提高甲真菌病治疗效果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9期

10 刘力;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28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瑞尧;赵华;李恒进;漆军;冯峥;樊建峰;;5%阿莫罗芬甲漆剂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黄欣;施伟民;贝毅桦;温海;梁广智;班超;王伟平;李永锐;刘丁;郭文丽;;洛阳地区1999年和2006年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的比较研究[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3 蔡蕊;李福秋;庄园;姜辉;;影响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因素的分析[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冰;李福秋;;2011年吉林省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曾建中;杨钰鑫;何文丽;卓音;陶刚;;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临床追踪观察[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耿瑛;;三种方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A];玉溪市第三届性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李筱芳;陈辉;吕桂霞;沈永年;刘维达;田伟;王红;;多重PCR快速诊断甲真菌病的临床研究[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筱芳;吕桂霞;陈辉;沈永年;刘维达;;多重PCR诊断甲真菌病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金海生;洪为松;刘继峰;许爱娥;;147例老年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金海生;洪为松;刘继峰;许爱娥;;147例老年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教授 李福秋;甲真菌病治疗失败之 原因剖析与对策[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雪敏;炎夏逼近:甲真菌抬头 治疗快准狠[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记者 朱国旺;足部真菌病低就医率引专家关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王爱平;口服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记者衣晓峰 靳万庆 通讯员庄磊;临床研究证实甲真菌病病原菌种发生变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衣晓峰 庄磊;甲真菌病病原菌正在不断变迁[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刘伟;甲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戴溱;容易忽视的灰指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2011年吉林省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郝宏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甲真菌病的调查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3 冯姣;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闫军;药物口服治疗甲真菌病的系统评价[D];山东大学;2006年

5 刘昕;2型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者易感因素及病原菌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昌吉;兰州地区手足癣甲真菌病的病原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于思思;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手、足甲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D];首都医科大学;2013年

8 杨阳;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雪;银屑病甲和甲真菌病的皮肤镜表现探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10 刘楠;天津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的流行趋势及病甲形态与致病菌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0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630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