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青蒿琥酯对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变化及AgNOR颗粒形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8 21:02

  本文关键词:青蒿琥酯对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变化及AgNOR颗粒形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青蒿琥酯 皮肤癌 细胞核形态 AgNOR颗粒形态


【摘要】: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变化影响及Ag NOR颗粒形态影响。方法:购买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细胞株,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培养后,200μmol/L的青蒿琥酯溶液(经10%胎牛血清稀释)1 m 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10%胎牛血清,培养48 h后制作切片;采用HE染色和银染色处理切片。通过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观察两组细胞核形态、细胞结构、Ag NOR颗粒形态以及Ag NOR颗粒分型。结果:1实验后实验组细胞细胞核的面积(P)、周长(At)、最大直径(D),与对照组比较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后实验组细胞细胞核体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平均体积(V)、平均表面积(S)以及三维形状因子(Rsv),与对照组比较均较低(P0.05),实验组核数密度(N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后实验组Ag NOR颗粒的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g NOR颗粒的截面数、面积以及其余和面积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4实验后实验组单一型、核仁内型Ag NOR颗粒所占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而聚集型、弥散型Ag NOR颗粒所占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够使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及Ag NOR颗粒形态趋于规则,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 唐山市工人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青蒿琥酯 皮肤癌 细胞核形态 AgNOR颗粒形态
【分类号】:R739.5
【正文快照】: 皮肤癌是由于暴晒、紫外线照射、长期接触致癌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反复的慢性炎症等作用于皮肤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1]。本病临床表现早期为皮肤红斑,多伴有脱屑和痂皮,容易误诊为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需病理学检查确诊[2]。本病多发于30~70岁人群,据调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勤,吴理茂,赵一,张锡流,王乃平;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J];药学学报;2002年06期

2 杜坤一,杨洪涌,王海玲;青蒿琥酯临床新用途机制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年05期

3 畅灵丽;王光西;;青蒿琥酯抗寄生虫作用研究进展[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7年03期

4 刘金元;杨冬娣;;青蒿琥酯对HSC-T6细胞PKC蛋白细胞内转位的影响[J];新中医;2012年03期

5 侯海霞,周莉玲,李锐;青蒿琥酯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2000年02期

6 金慧玲,张汝芝,高玉祥,唐素兰;青蒿琥酯抗真菌、抗细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1期

7 蒋江红;青蒿琥酯的药理研究纂要[J];中医药学刊;2003年09期

8 吴国东,周慧君;青蒿琥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9 王国江,顾军,张海清;青蒿琥酯对中性粒细胞趋化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7期

10 张燕萍,黄轶昕,梁幼生,许永良,杨坤,洪青标,姜玉骥,奚伟萍,朱荫昌;青蒿琥酯与吡喹酮联用对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度家兔的治疗效果[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周红;;青蒿琥酯联合不同抗生素对四种细菌的抗菌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斌;周红;;青蒿琥酯联合不同抗生素对四种细菌的抗菌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梁爱华;薛宝云;王金华;李春英;;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陈均法;郑智茵;沈建平;刘俊玲;;青蒿琥酯对不同急性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5 沈雪松;汪涛;金美华;赵春霞;秦雪莲;刘汉甫;;青蒿琥酯脂质体对大肠杆菌热活性影响[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周红;李斌;王宁;郑江;张蓉;李军;王俊;丁国富;张乐之;;青蒿琥酯抗炎与抗菌增敏作用在其保护细菌脓毒症模型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许娜;刘晓力;杜庆锋;张晋芳;肖小珍;许露露;骆许静;黄斌涛;;青蒿琥酯对白血病细胞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周磊;葛小刚;林赛峰;郑志强;;青蒿琥酯对腹部肿瘤作用研究进展[A];2012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梁爱华;薛宝云;李春英;王金华;王岚;;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的抑制作用[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10 杜幼芹;肖长义;;青蒿琥酯抗宫颈癌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复轩 本报记者 杨联民;自主创新大有可为[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2 记者 田远进;全力支持做强做大青蒿琥酯产业[N];桂林日报;2006年

3 黎郎;青蒿琥酯被准予治疗危重疟疾[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华;青蒿琥酯治疗危重疟疾[N];健康报;2007年

5 海闻;美批准青蒿琥酯用于治疗危重疟疾[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生 彭旭才 黄理松 本报记者 莫艳萍采写、整理;广西青蒿琥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计划[N];广西日报;2005年

7 ;复兴医药:题材丰富 潜力巨大[N];民营经济报;2005年

8 邓德仁;青蒿琥酯联合用药受到国际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刘玉;国产青蒿琥酯类药物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金通证券 钱向劲;G复星:药业分销龙头[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祥周;青蒿琥酯对破骨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斌;青蒿琥酯抗炎与抗菌增敏作用在其保护细菌脓毒症模型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黄利华;青蒿琥酯对人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王玉亮;青蒿琥酯作为降脂辅助用药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刘金元;青蒿琥酯抗实验性肝纤维化机理的探索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姚琦;青蒿琥酯增加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及相关机制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李世辉;青蒿琥酯抗骨髓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8 王颖;青蒿琥酯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作用和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9 蒋为薇;青蒿琥酯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盛庆寿;青蒿琥酯对H_(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肿瘤组织VEGF、FasL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超;青蒿琥酯与喜树碱偶联物的合成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张媛媛;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杜岩;青蒿琥酯通过神经酰胺合酶—神经酰胺通路抑制肝纤维发生[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倩;中缅边境间日疟原虫青蒿琥酯敏感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5 蒋姗姗;青蒿琥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5年

6 林东;青蒿琥酯干预下Th17/Treg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脾淋巴细胞中的表达[D];桂林医学院;2015年

7 聂寒;青蒿琥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初探[D];桂林医学院;2015年

8 唐燕;青蒿琥酯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9 杜海林;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茹炜炜;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作用的实验研究[D];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696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696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f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