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可降解功能性聚氨酯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0 07:28

  本文关键词:可降解功能性聚氨酯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4年

可降解功能性聚氨酯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陈龙  

【摘要】:关节软骨缺乏血管、淋巴管、神经组织,在关节腔内仅仅靠滑液来提供营养,新陈代谢能力低下。关节软骨并不是单一结构的,随着关节软骨的深度变化分为浅表层、过渡层、放射层和钙化层,层与层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软骨细胞自身的增殖能力低下。关节软骨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关节软骨一旦受到损伤往往难以自身修复。现今的临床治疗手段根据病情由轻至重会采用咨询建议、注射透明质酸、关节镜治疗、自体或者异体软骨替换、关节整体置换等。这些治疗手段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咨询建议和注射透明质酸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关节镜治疗也只在一段时间有效,不能根治、自体软骨替换存在供体不足的缺陷而异体软骨移植又存在排异反应、关节整体替换虽然是现今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费用高且风险大,会出现无菌性松动,需要重新翻修等问题。寻找新的有效的软骨修复手段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发展的组织工程的出现为关节软骨修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传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主要是聚乳酸类,其弹性模量高,力学性能可调性不足使其在软骨组织修复中,特别是较为柔软的软骨浅表层和过渡层的修复中受到影响。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可以通过对分子结构进行控制,从而得到不同模量和拉伸率的弹性聚氨酯,这个特性使得其在软骨修复领域的应用收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参照软骨的结构,以分子量为2000的聚己内酯(PCL)作为软段,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作为硬段,分子量为250的聚四氢呋喃(PTMG)为扩链剂,通过调整不同异氰酸酯含量,合成了5组具有不同特性的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并对相应的聚氨酯的分子量、力学性能、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FTIR和1H-NMR的结果证实了聚氨酯的结构。聚氨酯合成中异氰酸酯用量增加会使得分子量减小而杨氏模量和结晶度都增大。在合成的聚氨酯的基础上挑选硬段含量为17.1%和17.8%的两组综合性能最好的聚氨酯,采用热致相分离的方法构建出了三层不同力学层区结构的聚氨酯支架。通过体视显微镜和SEM表征发现,支架层与层之间过渡连续,支架孔径均一,孔与孔之间连通性良好。同时发现支架表面粗糙,这种粗糙的表面对细胞的增殖、粘附与分化都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生物可降解聚氨酯虽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其生物活性任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聚氨酯的生物活性,本研究合成了2,2-丙炔基-1,3-丙二醇(DPPD)这样一个小分子,并将其作为扩链剂引入聚氨酯主链分子中,获得了一种主链带有炔基的可降解聚氨酯材料。H核磁图谱中=2.03的峰,以及红外图谱中2138cm-1的峰证实了炔基成功引入了聚氨酯分子链。当扩链系数分别为1、0.7和1(70%DPPD+30%1,3-丙二醇(PDO))时,最终产物中炔基含量分别为0.396、0.235和0.197mmol/g。将叠氮RGD接枝到聚氨酯主链后,核磁图谱=7.91处的峰表明采用点击化学方法成功地将叠氮RGD分子引入了聚氨酯分子主链。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含炔基聚氨酯没有细胞毒性。将含炔基聚氨酯用DMF溶解后成膜,利用含炔基聚氨酯表面的炔基,将TGF-β1的特异性亲和肽HSNGLPL接枝到聚氨酯的表面,QCM考察了亲和肽对TGF-β1的吸附作用,同时考察了表面募集了生长因子后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接枝了短肽的聚氨酯其XPS的N元素明显增高,说明HSNGLPL短肽已经接枝到聚氨酯的表面。石英微晶天平(QCM)检测HSNGLPL吸附TGF-β1的过程,通过QCM软件进行拟合后金片表面的吸附量为2.11mg/m2。 为了进一步实现功能化,避免手术后感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采用双乳化法将氧氟沙星这种抗生素制成载药微球后和聚氨酯支架复合。但是采用双乳化法包封氧氟沙星制备微球过程中,存在包封率低且突释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氧氟沙星等亲水性药物的包封率,,将介孔硅、透明质酸、多聚赖氨酸加入到内水相中,考察物理吸附以及静电作用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表面形态、包封率以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载药微球;透明质酸内水相组微球平均粒度最大,粒径分布最小;介孔硅和透明质酸的加入提高了微球包封率;三种内水相组的初期爆释均高于对照组;多聚赖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快,透明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慢。释放拟合曲线表明,四组不同内水相的微球,在释放区间内,释放行为都符合slogistic方程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0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婷利;张宏;王韵晴;惠倩倩;赵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功能化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2 陈梅;左保齐;;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综述[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3 李海鹏;刘玉杰;刘智;;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2期

4 张阳;钱齐荣;;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建洪;赵建莉;张明;闫新峰;张延明;;慢速梯度降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附三例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04期

2 黄吉军;邵增务;熊蠡茗;;细胞老化与椎间盘退变[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年04期

3 张逢君;麦碧云;莫羡忠;陈旭东;;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现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孔令玲;李延报;;丝素蛋白支架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5 屈瑞博;;组织工程学及细胞归巢理论在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年17期

6 Ni-jia Song;Xia Jiang;Jie-hua Li;Yong Pang;Jian-shu Li;Hong Tan;Qiang Fu;;THE DEGRAD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WATERBORNE BIODEGRADABLE POLYURETHANES FOR TISSUE ENGINEERING[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3年10期

7 吴业辉;张力;肖逸兴;周子愉;;水性紫外光固化十三氟辛醇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J];电镀与涂饰;2013年09期

8 刘小甜;杨明英;邓连霞;朱良均;;丝素组织工程支架的结构相容性与细胞相容性[J];蚕桑通报;2013年03期

9 王芋骁;孔志杰;黄溪;马林;;交联改性丝素蛋白材料制备和医学应用[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10 何宏;龙柱;戴磊;吕勇;;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己内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芸;聚氨酯脲水分散液及其高内相乳液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胡建中;骨关节炎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系列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张世锋;可降解形状记忆交联聚酯网络合成及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向鑫;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软骨力学生物学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李天友;髋臼发育不良软骨退行性变可逆性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昌耀;外源性透明质酸对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诱导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谢诚;组织工程牙根HA/TCP支架材料的载银抗菌策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8 苏晓川;人参皂甙Rg1对成人软骨细胞及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9 何显运;医用功能性可降解聚氨酯复合体系构建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谢靖;软骨细胞特异性敲除Pten基因导致小鼠发生骨关节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林波,丁建东;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和技术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年01期

2 文鹏飞;宋克东;刘天庆;朱艳霞;;壳聚糖支架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及细胞粘附性能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3 刘朝红,董寅生,林萍华,浦跃朴;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β-TCP支架及生物相容性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李长文;郑启新;郭晓东;全大萍;赵洁;;RGD多肽修饰的改性PLGA仿生支架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性影响的研究[J];华中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5 郭亭,赵建宁;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8期

6 苏佳灿;李明;禹宝庆;张春才;;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生物活性多孔支架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3期

7 孙安科,陈文弦,李东军,崔鹏程;聚羟基乙酸无纺网设计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适用研究[J];现代康复;2001年06期

8 王立春,张旗涛,张宏颖;纤维蛋白凝胶基质材料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与Ⅰ型胶原凝胶和混合凝胶性能特征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6期

9 施咏毅;王根林;杨惠林;卢神州;张亚;蔡鑫;;多孔型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股骨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8期

10 彭超;郭忠鹏;蒋电明;安洪;;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一体化复合支架材料修复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斌,王鹏,谭鸿,李洁华,谢兴益,钟银屏;具有多重抗菌性能的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6期

2 乐以伦,周成飞;多嵌段聚氨酯材料的表面结构与生物相容性[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89年01期

3 刘炼;魏志勇;高军;王沛;齐民;;生物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14期

4 Hartmut Bührer;;医疗器械采用聚氨酯外罩取代钢板外罩[J];现代制造;2010年40期

5 李文波;周晨;曹成波;李木森;;医用聚氨酯材料研究新进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6 冯亚凯;吴珍珍;;可生物降解聚氨酯在医学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7 李春彦;石秀梅;樊小丽;巩丽虹;;医用可降解形状记忆材料聚氨酯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黎兵;张海龙;李智华;鲍俊杰;许戈文;;聚氨酯材料在生物领域上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聚氨酯;2008年04期

9 罗建斌;李洁华;马晨;谭鸿;;硬段侧链含有脂肪族双季铵盐的聚氨酯的表面性质及抗菌性能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10 桑琳;魏志勇;刘克亮;宋克东;王健;张万喜;齐民;;具有X-射线自显影功能的碘代聚氨酯栓塞剂材料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存霞;李利;毛春;周宁琳;章峻;沈健;;生物醫用形狀記憶聚氨酯材料的制備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功能性复合材料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沈吉静;;水性聚氨酯及应用[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魏阳;李建树;钟银屏;何成生;樊翠蓉;;介入诊疗用脂肪族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王鹏;罗建斌;韩静佳;钟银屏;;防水可呼吸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孙奉瑞;宫涛;张昭;邱丽;;水性聚氨酯国内研究进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修福晓;刘海蓉;姚克俭;;高性能仿木聚氨酯的开发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龙;张敏;;聚氨酯运动场面层的生产及环保问题[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栾琪涛;田恒水;朱云峰;缪建军;郝晔;;聚氨酯材料的绿色合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李凤红;孙勇;邹雪梅;姜涛;马少君;;壳聚糖改性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的制备[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静星;李青山;王海燕;;聚氨酯材料紫外老化效应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 张杰;[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冯威力 实习记者 李悦;[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徐岩;[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官杰;[N];科技日报;2014年

5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李魏;[N];青岛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陈培吉;[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陈亮;[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李宏乾;[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康利全 谭峰;[N];深圳商报;2009年

10 严凯;[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浩翔;含氨基酸的生物医用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王婧;谷胱苷肽响应型生物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张军瑞;高性能透明聚氨酯涂层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洪涛;含丝素肽链的聚氨酯纤维与纤维膜[D];东华大学;2011年

5 周玉波;新型聚膦腈/聚氨酯无机/有机共聚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鲍利红;马来酸酐改性蓖麻油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于深;生物启发的高性能聚氨酯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何勇;异氰酸酯单体的结构对聚氨酯的制备和微相分离形态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胡咏梅;生物可降解聚氨酯/5-氟尿嘧啶控释载药体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10 林璟;耐热性聚氨酯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在IMD油墨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亚平;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在运动场地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焕;脂肪族水性聚氨酯抗起毛起球剂的研制与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3 张丽;聚酯型聚氨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低硬度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震;水性聚氨酯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周国英;含聚乙二醇支链的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抗蛋白吸附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吴耿云;高沸醇木质素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来玉兵;氨基硅化合物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李化;类磷脂表面改性有机硅聚氨酯合成及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伟;基于新型三肽衍生物扩链剂聚氨酯的合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龚园园;四重氢键识别聚氨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可降解功能性聚氨酯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5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35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9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