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1 17:29

  本文关键词:医用钛合金表面氧化处理及功能组装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 2010年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陈姗姗  

【摘要】: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深宽比的特性,从而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传感器、微电子、生物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极大发展前景。 阳极氧化法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成本低廉,且制备出的纳米管排列均匀整齐。本论文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规则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研究了不同电解液体系和不同反应时间对二氧化钛纳米管生长的影响。之后着重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在生物医学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本论文研究了经过表面纳米级修饰后的纯钛片对猪骨髓基质细胞(BMSCs)黏附、分化、生长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钛片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后有助于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领域,本论文分别在纯钛片基底和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并分别采用前端照射和后端照射的方法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测试两者的光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图录10-12
  • 表录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8
  • 1.1 二氧化钛纳米管概述13-15
  • 1.2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15-19
  • 1.2.1 模板合成法15-16
  • 1.2.2 水热合成法16-17
  • 1.2.3 阳极氧化法17-18
  • 1.2.4 研究现状18-19
  • 1.3 二氧化钛纳米管形成的影响因素19-20
  • 1.3.1 阳极氧化电压19
  • 1.3.2 电解液pH 值19
  • 1.3.3 阳极氧化时间19-20
  • 1.3.4 电解液组成20
  • 1.4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应用20-26
  • 1.4.1 纳米管阵列在生物方面的应用20-22
  • 1.4.2 纳米管阵列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22-26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26-28
  • 第二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机理研究28-43
  • 2.1 实验方法和仪器28-30
  •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28
  • 2.1.2 阳极氧化法28-30
  • 2.2 纳米管阵列理化性质的表征30-32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30
  • 2.2.2 X 射线粉末衍射30-31
  • 2.2.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31
  • 2.2.4 原子力显微镜31-32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32-40
  • 2.3.1 金属钛片上制备纳米管阵列情况32-37
  • 2.3.2 FTO 导电玻璃上制备纳米管阵列情况37-40
  • 2.4 实验机理研究40-41
  • 2.5 本章小结41-43
  • 第三章 纳米管阵列在生物方面的应用43-53
  • 3.1 前言43-44
  • 3.2 实验原料及设备44-45
  • 3.3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45-47
  • 3.3.1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45-46
  • 3.3.2 二氧化钛纳米孔的制备46-47
  • 3.4 生物实验研究47-51
  • 3.4.1 钛片表面细胞的粘附情况47-49
  • 3.4.2 钛片表面细胞的增殖情况49
  • 3.4.3 钛片表面细胞的生长形态49-50
  • 3.4.4 BMSCs 骨架蛋白的观测50-51
  • 3.5 本章小结51-53
  • 第四章 纳米管阵列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53-66
  • 4.1 前言53
  •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53-54
  • 4.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54-59
  • 4.3.1 纳米管薄膜电极的制备54-56
  • 4.3.2 染料的配制56-58
  • 4.3.3 电解质的配制58
  • 4.3.4 电池的封装58-59
  • 4.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形式59-61
  • 4.4.1 后端照射59-60
  • 4.4.2 前端照射60-61
  • 4.4 电池性能与讨论61-64
  • 4.5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5.1 全文总结66-67
  • 5.2 发展与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6
  • 致谢76-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77-7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冉海琼;医用钛合金表面氧化处理及功能组装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彭莞婷;二氧化钛纳米管微图案化的设计构建及生物学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孟狮;杨靖华;周心艳;;TiO_2纳米管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2 战德松,赵宝红,田维明,崔福斋;RGD修饰纯钛表面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5年03期

    3 吕笑梅,方靖淮,陆祖宏;敏化TiO_2纳米晶太阳能电池[J];功能材料;1998年06期

    4 付敏,原鲜霞,马紫峰;TiO_2纳米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5年01期

    5 郑冰;牛海军;白续铎;;有机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J];化学进展;2008年06期

    6 邵颖,薛宽宏,何春建,陈巧玲,陶菲菲,沈伟,冯玉英;TiO_2纳米管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光催化降解[J];化学世界;2003年04期

    7 张哲,周保学,葛伟杰,熊必涛,郑青,蔡伟民;染料敏化纳米TiO_2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电荷复合[J];科学通报;2005年18期

    8 刘超,成国祥;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3年04期

    9 马锋;王建华;赵华强;吕宇鹏;王克涛;魏奉才;;不同直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对成骨细胞代谢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7年02期

    10 万澎波;陈万涛;贺捷;张小农;周晓健;;纯钛表面塑性变形纳米化对Saos-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成军,李大成,周大利,刘恒,钟本和;纳米TiO_2的光催化原理及其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4年02期

    2 李廷龙;张云;陶伟;;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10年04期

    3 伍增勇;彭娅;童荣柏;王柯;;PVP在医用聚氨酯表面润滑改性中的研究及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3期

    4 刘长坤;孙作凤;吴健春;张玉波;宋庆功;黄婉霞;;纳米TiO_2+SiO_2改性外墙涂料的耐候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5 孟凡明;肖磊;孙兆奇;;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胡涛,毛文钦;抗菌涂料的应用进展[J];安徽化工;2005年05期

    7 闫桂甫;;有序介孔TiO_2溶剂挥发自组装法的合成研究[J];安徽化工;2010年05期

    8 许茂东;吴昌文;刘文岸;吴之传;;纳米Al_2O_3/PVA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胡文娜;刘伟;;可见光催化剂Ag_3VO_4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莉;宋俊密;陈强;;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兵;桂祖胜;;TiO2/4A沸石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赵占西;赵建华;马骏;;铝合金阳极氧化n-SiC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试验[A];第九届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哲;郑经堂;周磊;隋吴彬;吴明铂;;分段煅烧法制备纳米TiO_2[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4 曾翎;姜华昌;杜王钻;;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V-TiO_2光催化剂及其亚甲基蓝降解[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晓杰;欧阳欣;闫鸿浩;;环境温度对空气氢气爆轰系统气相合成纳米TiO_2的影响[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高川;万怡灶;何芳;;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的制备和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顾群;黄翔;杨建忠;王进美;;纳米光催化材料在功能性空气过滤材料改性整理中的应用研究探讨[A];第四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翔;赵丽宁;狄育慧;;弱光源纳米光催化活性碳纤维滤料净化室内甲醛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涵;张华;;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及发展趋势[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冉东凯;储德清;;纳米二氧化钛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A];第八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芬;涉海抗菌耐蚀性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爱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在模拟海水中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夏明霞;高结晶度一维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和修饰及光电性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孙松;TiO_2基光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光催化降解VOCs性能与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刘海津;新型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伏振兴;稀土掺杂氟化物频率上转换及荧光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迪;微波辐射法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波;新型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强;基于优化血液相容性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表面设计与改性[D];江苏大学;2010年

    10 王宪;二氧化硅核壳结构及无机氧化物空心球的构筑[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纳米CeO_2-TiO_2复合介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河北大学;2009年

    2 贺睿;AZ81基稀土镁合金组织与腐蚀性能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庞宇;纳米T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对聚氨酯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孙伟杰;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对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曜峰;碳纤维负载TiO_2复相光催化材料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俞晓晶;PMMA微球表面过渡金属氧化物壳层聚集体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友强;中孔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8 苗委然;铕、铽掺杂的下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刘伟娜;自制改性TiO_2可见光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贺明辉;TiO_2、SnO_2复合纳米膜的制备及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永锋,李均明,蒋百灵,符长璞;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因素的分析[J];表面技术;2001年02期

    2 信世堡;;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新进展(上)[J];表面工程资讯;2009年02期

    3 王永钱;江旭东;潘春旭;;钛及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及应用[J];材料保护;2010年04期

    4 任伊宾,杨柯,梁勇;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和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2期

    5 陈飞;周海;夏杨建;;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1期

    6 刘达理;冯波;鲁雄;陈建敏;;两段式阳极氧化法制备大管径TiO_2纳米管[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2期

    7 张雅萍;刘向东;吕凯;乌迪;南海;;电解液中Li_2SO_4含量对Ti6Al4V微弧氧化膜特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5期

    8 钟涛生,蒋百灵,李均明;微弧氧化技术的特点、应用前景及其研究方向[J];电镀与涂饰;2005年06期

    9 卢立红,沈德久,王玉林;工艺参数对铸造铝-硅合金微弧氧化层特性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01年01期

    10 徐勇;国内铝和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研究动态[J];腐蚀与防护;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喜臻;Ti-6Al-4V表面微弧氧化生物陶瓷层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达理;钛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Ti-TiO_2-HA复合涂层[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徐玲;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工艺及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3 冯志远;钛合金表面介孔—大孔TiO_2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雍兴平,卢柯;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现状[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3期

    2 陈颖,王宝辉,张海燕,董佐强;纳米级TiO_2光催化氧化聚丙烯酰胺[J];催化学报;1999年03期

    3 戴清,郭妍,袁春伟,奚荣彪,林保平;二氧化钛多孔薄膜对含氯苯酚的电助光催化降解[J];催化学报;1999年03期

    4 王芹,陶杰,翁履谦,宋申华,陶海军;氧化钛纳米管的合成机理与表征[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4年05期

    5 梁建,马淑芳,韩培德,孙彩云,许并社;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合成及其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2期

    6 孙锦玉,赵东元;“面包圈”状高有序度大孔径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卜林涛,邵青,戴乐蓉;阳离子与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模板合成介孔SiO_2[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8 张莉,王艳芹,杨迈之,高恩勤,蔡生民;Ru(bpy)_2(NCS)_2染料敏化CdS/Zn~(2+)TiO_2复合半导体纳米多孔膜的光电化学[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7期

    9 李晓红,张校刚,力虎林;TiO_2纳米管的模板法制备及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杨少凤,赵纯,宋利珠,赵敬哲,王子忱,徐慧芳,李伯符;异相晶核法液相合成金红石型TiO_2纳米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王晓冬,杨建军,张顺利,金振声,张治军;高比表面积TiO_2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J];化学研究;2002年03期

    2 陈超;杨学灵;徐悦华;;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管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09年10期

    3 ;二氧化钛纳米管研究获系列进展[J];硅谷;2011年17期

    4 ;利用太阳能和纳米管由水制取氢气[J];金属功能材料;2009年01期

    5 ;柔性二氧化钛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技术取得重要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S1期

    6 ;柔性二氧化钛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技术取得重要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4期

    7 唐逾;;我国科学家在二氧化钛纳米管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09年03期

    8 ;中科院兰化所:柔性二氧化钛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技术取得重要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09年04期

    9 杨旭一;黄其煜;;有机电解液在阳极氧化法制备TiO_2纳米管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9年01期

    10 李欢欢;陈润锋;马琮;张胜兰;安众福;黄维;;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纪伟;张经纬;王晓冬;吴志申;金振声;张治军;;镍担载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鸿;张英鸽;黄唯平;;二氧化钛纳米管支持的纳米金属硫化物的合成、 表征及其气敏特性(英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3 李鸿;张英鸽;黄唯平;;二氧化钛纳米管支持的纳米金属硫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气敏特性(英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4 李培强;赵国华;;桩式结构TiO_2-NTs/Sb doped SnO_2电极光电催化氧化苯甲酸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王国玮;黄勇虾;胡仁;耿志旺;林昌健;;微纳米结构有序磷酸八钙/银复合涂层的电化学法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周明华;张爱勇;周启星;;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控制制备及其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林志群;;基于表面处理的高效率染料敏化TiO_2纳米管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梁宏;廖斌;吴先映;马芙蓉;张旭;刘安东;;Zn离子注入增强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效应[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兰;二氧化钛纳米管吸附Ag、Pt团簇体系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董斌;聚合物/碳纳米管及二氧化钛管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丁红春;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及其新型COD测定方法与仪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新丽;新型含钨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环戊烯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伍昱;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掺杂与表面功能化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热稳定性与阻燃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陈秀勇;钛材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建、改性及生物学评价[D];重庆大学;2012年

    7 邵智斌;硫化镉敏化二氧化钛纳米管和表面凹陷钯纳米多面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韩霄;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其在直接电化学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顾昕;二氧化钛纳米管材料成骨及抗菌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0 李运林;TiO_2纳米管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耦合制氢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亮;二氧化钛纳米管/多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京峰;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光催化剂的制备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马影超;高压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江峰;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及其温敏药物控释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付丽;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柳静;微波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陈思;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海洋;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黄亮;贵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SERS与气敏效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10 彭莞婷;二氧化钛纳米管微图案化的设计构建及生物学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医用钛合金表面氧化处理及功能组装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37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