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CC2530的多点无线脉搏检测系统

发布时间:2016-11-19 12:22

  本文关键词:基于CC2530的多点无线脉搏检测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4年

基于CC2530的多点无线脉搏检测系统

苏俊丰  

【摘要】: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呈增长趋势,严重危害到国民健康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脉搏由心脏搏动而引起,经过动脉和血流传至桡动脉处,脉搏蕴藏的生理信息能够反映出心脏和血管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健康状况,因此研究脉搏相关参数,可以检测分析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本文以CC2530为核心的电路板为平台,使用ZigBee无线传输协议,利用Lab VIEW软件,实现了人体脉搏的检测分析与多点无线传输,并通过PC机上的虚拟仪器显示脉搏波的波形及相关特征值参数。可实现不同病房多个病人脉搏数据由无线传输并显示在计算机上的功能,为现代化医疗监护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因而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与使用价值。通过学习与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根据脉搏信号振幅小、频率低等基本特征,以及白噪声和工频信号的干扰,通过分析系统总体要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芯片,采用PVDF压力传感器将人体脉搏信号提取出来,然后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滤波并合理放大,完成脉搏数据的提取工作。 其次,使用CC2530为核心,结合外围电路构成无线收发模块,将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的脉搏电压通过采样节点进行A/D转换,并利用ZigBee进行无线传输,接收端用串口把脉搏数据上传到PC机上。同时,提供简单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第三,应用Lab VIEW将采集到的脉搏波以曲线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并能够计算分析被测者的脉搏特征值信息,对不在正常范围的脉搏进行报警。此外,为了方便记录和观察统计,提供了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功能,进而为后续优化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最后,完成系统各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模块,CC2530平台的A/D采样和无线收发模块,以及Lab VIEW模块,最终实现系统的整体联调。相比于传统的脉搏检测设备,具有多点无线测量、使用方便灵活、低功耗、人机交互简单友好等优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6;TP2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水才,刁越,刘有军,张松;基于脉搏波的新型血流参数检测仪的研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罗志昌,张松,杨文鸣,杨子彬;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3 王国力,赵子婴,白金星;PVdF压电薄膜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4期

4 杨易华;吴效明;岑人经;;基于Zigbee技术的穿戴式脉搏波检测模块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5 李秀农,汪国强;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及由其组成的血压测量仪[J];电测与仪表;1998年03期

6 麻芙阳;崔玉龙;;基于虚拟仪器的无线脉搏检测仪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3期

7 李永安;一种计算无限增益多路反馈滤波器增益的简便方法[J];电子工程师;2005年05期

8 董挺挺;沙超;王汝传;;基于CC242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7年04期

9 蔡轶珩,沈兰荪,黄祥林;脉象分析仪的研究进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爱华;王景辉;;基于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天华,高文秀;阵列式脉象采集探头的设计[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04期

2 张建军;杜莉;;基于ZigBee网络的地下停车场管理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吴水才,刁越,刘有军,张松;基于脉搏波的新型血流参数检测仪的研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罗志昌,张松,杨益民,李旭雯;微循环容积脉搏血流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2期

5 庄志,高上凯,高小榕;零负荷多参数睡眠监测方法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2年01期

6 杜旭,吴水才,侯立亚,任新颖,张松;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便携式心血管血流参数检测仪的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5期

7 刁越;吴水才;刘有军;张松;杨益民;;一种桡动脉脉搏信号的自动检波算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1期

8 周鹏;秦树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脉象采集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9 李达;张松;杨益民;杨琳;张魁星;;基于嵌入式CPU模块的血流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6期

10 张俊利;杨琳;吴广辉;杨娅;李小帅;张松;蔺嫦燕;;基于容积脉搏波血流动力学检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验证[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李娜;冯暖;;基于HK2000传感器的脉搏测试仪前端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2 廉小亲;金亮;;基于脉搏传感器的家用智能心率监控系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崔妍;陈伟;方方;;基于zigbee技术的核数据传输[A];第四届中国核学会省市区“三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方凯飞;鲍芳;汪仁煌;邱雪琼;;基于血压及体温的家庭健康网络的构建[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施叶玲;陈彬兵;;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刁越;吴水才;刘有军;;新型脉搏血流参数检测仪的研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刘澄玉;孙欣;王晓东;刘芳;徐胜鹤;朱其刚;王海涛;刘常春;;基于PVDF压电薄膜的颈动脉脉搏传感器设计[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李勇正;吴效明;;ZigBee技术在远程穿戴式移动监护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杨琳;张松;杨益民;;心血管功能检测系统及在脉搏波速度检测的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张思祥;王建才;;基于虚拟仪器的中医脉诊仪设计[A];’2003天津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蕊;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与拓扑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高广玲;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及适应性保护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林铭振;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罗锦兴;双感测脉诊仪对高血压弦脉的定量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谷磊;海洋微结构剪切流传感器及其载体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司文;足地间三维相互作用力测量方法研究与实验系统[D];上海大学;2011年

7 沙超;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节能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陈彦桥;单元机组模糊多模型协调控制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9 王滨;七种中医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刘峰;中医脉象描述特点及全方位脉象仪器检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俊杰;无线通信技术在设备状态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陈华方;基于WSN和Verhulst位移模型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马丽娜;基于脉搏波的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尚丽丽;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立闯;基于无线网络的公交信息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谢浩元;基于无线倾角传感器的桥梁挠度测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尚华;无线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潘涛;基于ZigBee传感器网络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李昕;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主控中心的软件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鑫;基于ZigBee生命体征监测网络的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同光;微机在脉象测量分析中的应用[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顾瑞红,张宏科;低速无线个域网中的IPv6路由实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罗志昌,程桂馨,王丽娟,费开明,丛克家;由脉搏波计算人体心输出量的方法及在临床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4 杜修力;何立志;侯伟;;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小波阈值除噪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罗志昌,张松,杨文鸣,杨子彬;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6 王超文,吕扬生,黄玉玺;用于ECG信号检测与重建的双正交样条小波滤波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7 李享元,杨宗凯,吴鸿修;基于GPRS网的远程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3期

8 周鹏;秦树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脉象采集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9 程咏梅;夏雅琴;尚岚;;人体脉搏波信号检测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5期

10 黎向宇,钱明,,巩欣州,万明习;脉搏波分析系统的硬件电路与显示菜单设计[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宽久;陈雪峰;;人体脉搏波特征提取算法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奎;农业工程信号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磊;基于ARM7的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庭网络网关中的应用以及嵌入式ucLinux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贺文;基于IEEE802.15.4/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莫霄雁;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式路由协议的研究和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志颖;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血压检测样机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恩星;赵湛;方震;耿道渠;;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电子听诊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叶玲;陈彬兵;;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峥;胡太强;牛长流;李雪源;李建赢;;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报警系统设计[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俊丰;基于CC2530的多点无线脉搏检测系统[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蕴喆;基于CC2530的办公环境监测系统[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风;基于CC2530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杰;降水预报定性验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马磊;基于CC2530的无线数据远距离通信模块的设计[D];安徽大学;2013年

6 李翔;基于CC2530的社区无线抄表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慧;低功耗传感器网络节点在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8 王赫;应用于数据传输与控制的无线多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3年

9 汤克明;基于物联网的教学楼节能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常青;物联网环境下的粮仓环境监测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CC2530的多点无线脉搏检测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82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