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超临界CO_2发泡法制备PLGA多孔组织工程支架

发布时间:2017-04-01 14:08

  本文关键词:超临界CO_2发泡法制备PLGA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超临界CO2(SC-CO2)发泡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多孔支架材料,研究了PLGA分子量和组成、发泡过程温度、压力以及泄压速率等对泡孔尺寸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GA组成中乳酸含量的增加,泡孔平均孔径增大且连通性增强;提高过程压力易形成孔径小且泡孔密度大的微孔结构材料;降低泄压速率,泡孔易合并形成大孔.聚合物处于高弹态时,较低的发泡温度易导致特殊的多面体结构大孔的形成;而当温度较高时,泡孔塌缩形成球形微孔结构,且泡孔尺寸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SC-CO2发泡法能有效地去除有机溶剂,避免在高温条件下操作,可以实现5~500μm范围内孔径可控的PLGA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关键词】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超临界CO 发泡 多孔支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2127622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基金号20110101110032)资助项目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组织工程学的提出为众多具有组织缺陷和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因其能够避免自体移植中的附加损伤和并发症、以及异体移植中资源有限和排斥反应等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支架材料的开发对推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组织工程学中应用的支架材料,应具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传宝;应三九;肖正刚;;竹纤维改性聚丙烯超临界CO_2发泡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1年12期

2 田虹;樊瑜波;;PLGA多孔支架降解与成骨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吕蔚;;超临界工艺制备聚乳酸泡沫技术研究[J];化学世界;2008年03期

4 孙兴华,李刚,廖霞,何嘉松;分次降压法研究微孔聚合物发泡的成核及增长过程[J];高分子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润,邓政兴,李立华,周长忍;用超临界CO_2法制备聚乳酸三维多孔支架材料[J];材料研究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俊;王丹;张霞忠;曾彬;;一种新型竹纤维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J];有机化学;2016年06期

2 郝明洋;王昌银;蒋团辉;张纯;何力;龚维;;支化改性聚乳酸及其对发泡行为的影响[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3 张敏;刘瑞来;赵th云;江慧华;陈良壁;;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制备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11期

4 薛丽;聂涛涛;马海云;;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结构的精密调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07期

5 李勇;;超临界CO_2发泡PLA(聚乳酸)工艺技术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年12期

6 钱爽;戴歆;任浩;刘波;刘鹤;;慈竹木质素酚与聚羟基丁酸酯复合膜性能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15年02期

7 汤静芳;万晓巧;赵莹;王赛;王郝为;刘小玲;;分散染料对乙基化木粉/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染色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4年11期

8 李珊珊;何继敏;颜克福;;聚乳酸发泡成型方法研究现状[J];塑料科技;2014年07期

9 杨志云;蔡业彬;张铱(钅分);;聚乳酸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沙桐;王豪;韩丰;陈配缘;詹世平;;聚乳酸的合成与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4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祁冰;许志美;刘涛;赵玲;;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可控形貌的聚乳酸微孔材料[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2 孙兴华,李刚,廖霞,何嘉松;分次降压法研究微孔聚合物发泡的成核及增长过程[J];高分子学报;2004年01期

3 石桂欣,王身国,贝建中,夏照帆,肖仕初,刘旺;皮肤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构筑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2年03期

4 丁珊,李立华;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1期

5 廖凯荣,全大萍,高建文,罗丙红,卢泽俭;聚(L-丙交酯)/聚(DL-丙交酯)的结晶性能及相溶性[J];高分子学报;2002年02期

6 ;Prepara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s of PLA/chitosan composite materials[J];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01年04期

7 王进,程兴国,袁明君,何嘉松;超临界CO_2在微孔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清;刘卫;徐辉碧;杨祥良;;载三氧化二砷的PEG-PLGA隐性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7年06期

2 ;Effect of degradation of PLGA and PLGA/β-TCP scaffolds on the growth of osteoblast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10期

3 王晶,周庆颂,袁悦,莫凤奎;生物降解聚合物PLGA-PEG-PLGA的合成及表征[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曹颖光,王戎,王华均,吴慧华,胡立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GA体外附着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5 于家傲;路来金;李玲玲;刘志刚;邹广田;;高压合成HA/PLGA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体内外降解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6 徐国富;牟申周;蔡惠;廖素三;陈蕾;尹志民;;三层式nCHAC/PLGA复合膜体外降解行为的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年02期

7 郭晓东;;Surface Modification of Biomimetic PLGA-(ASP-PEG) Matrix with RGD-Containing Peptide:a New Non-Viral Vector for Gene Transfer and Tissue Engineering[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06年03期

8 李艳妍;李立新;孙智辉;尹一子;;含紫杉醇PLGA缓释微球的研制及理化性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年05期

9 陈剑;樊新;周忠诚;阮建明;;PLGA材料仿生改性的最新进展[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6期

10 李双燕;;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与展望[J];国外丝绸;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强;潘志军;薛德挺;李杭;李建兵;;纳米PLGA/HA复合物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汉杰;苏文雅;廖振宇;王生;常津;;PLGA/Liposome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光林;吴辉;;联合静电纺丝法和转筒接收法制备PLGA—胶原—丝素纳米神经导管[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赵洁;全大萍;廖凯荣;伍青;;含不同侧氨基密度的ASP-PEG-PLGA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黄艳霞;任天斌;张丽红;吕凯歌;蒋欣泉;潘可风;任杰;;PLGA/NHA-RG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06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Synthesis of PLGA Labeled with ~(125)I[A];2006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艳辉;崔媛;张慧敏;关秀文;;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PLGA表面固定胶原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何树;毕龙;刘建;扈刚;孟国林;董鑫;郝赋;赵轶男;;新型PLGA/HMS-HA复合微球载体支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Preparation of PLGA Ultrasound Microbubble Loaded Hematoporphyrin and optimization of formulation[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志宏;武继民;汪鹏飞;陈学忠;黄姝杰;关静;张西正;;BMP/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白毅;合成温敏型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尹东锋 钟延强;聚合物 药物 制备工艺 附加剂[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李博;“人造红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华;载阿伦磷酸钠PLGA微球的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髁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周璇;RGD靶向微泡与载药微球在肝脏创伤渗血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陶春;可注射镶嵌载生长因子壳聚糖微球的PLGA多孔复合微球支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封水彬;生物降解型缓释微球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鲍文;靶向纳米载药系统DNR-PLGA-PLL-PEG-Tf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体内、体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王晨晖;装载蛋白药物的PCADK/PLGA混合微球研究及在重组人生长激素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7 卢明子;载血红蛋白PEG-PLGA纳米粒子的构建、生物学作用及其靶向性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8 张皓轩;载辛伐他汀PLGA微球/磷酸钙组织工程骨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李青;新型高效靶向ROS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系统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齐峰;粒径均一的PLGA颗粒制备及在长效缓释体系和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刚;复合肌腱修复材料—载细胞用防粘连性隔离/支架型PLGA膜的体外研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唐冠男;微流控技术原位合成多形貌PLGA/TiO_2复粒子及其体外药物释放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文秀;形貌可控的PLGA/PCL复合粒子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的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黄卓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PLGA纳米粒经皮治疗大鼠糖尿病溃疡的作用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闻继杰;含胺基修饰beta-环糊精的可降解两亲性聚酯的合成及其对蛋白质和抗癌药物的控制释放[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翠伟;基于点击化学制备PCL/PEG两亲性共网络聚合物以及不同支臂PLGA作为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7 王共喜;PLA/A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及PLGA纤维的表面改性[D];复旦大学;2014年

8 刘青;植入体材料与PLGA载药微球的复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张科技;蚕丝-PLGA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15年

10 黄晓君;关节腔注射用青藤碱-PLGA微球—温敏凝胶的制备及评价[D];广东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超临界CO_2发泡法制备PLGA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