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硬式腔镜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11 21:16

  本文关键词:硬式腔镜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临床已广泛应用的内窥镜的清洗效果,探寻有效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无菌手术器械,从而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院感染。 方法: 从吉林省某三甲医院术后硬式腔镜器械中随机抽取,抽出两组腔镜器械,每组100件,分别使用手工清洗法和手工清洗+超声清洗两种器械清洗方法。采用裸眼目测法、5倍放大镜目测法、特殊棉签擦拭法、细菌学检测法、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分析。 结果: 腔镜器械在手术室内首先进行初洗,随后回收分组。不同的工作区域环境均符合《新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1.裸眼目测法显示四个部位,手工清洗组的检测合格率均低于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其中,把手清洗合格率在四个部位中最高,合格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的轴关节,咬合齿和凹凸槽部位的检验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合格率均高于手工清洗组,P值<0.05。手工清洗组四个部位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经两两比较,把手合格率高于轴关节和咬合齿(P0.05)。 2.5倍放大镜目测法显示各个部位的检测中,手工清洗组的检测合格率均低于工清洗+超声清洗组。轴关节,咬合齿,凹凸槽检测的合格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其中,把手清洗合格率在各个部位中最高,把手合格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工清洗+超声清洗,器械的各个部位合格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特殊棉签检测法显示器械管腔,凹凸槽和咬合齿,手工清洗组与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相比合格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清洗组四个部位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经两两比较,管腔部位的合格率低于咬合齿和凹凸槽部位(P0.05)。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的器械各个部位合格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组间两两比较,管腔部位的合格率低于咬合齿和凹凸槽部位(P0.05)。 4.细菌学检测显示对硬式内镜的管腔,凹凸槽和咬合齿进行菌落数检测,结果显示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器械合格率均高于手工清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清洗组四个部位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经两两比较,凹凸槽部位合格率高于管腔和咬合齿部位(P0.05)。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器械的各个部位合格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组间两两比较,凹凸槽部位合格率高于管腔和咬合齿部位(P0.05)。 5. ATP生物检测显示管腔,凹凸槽和咬合齿部位手工清洗组的合格率均比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低,各部位的检测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工清洗组四个部位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经两两比较,凹凸槽部位合格率高于管腔和咬合齿部位(P0.05)。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器械的各个部位合格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组间两两比较,凹凸槽部位合格率高于管腔和咬合齿部位(P0.05)。 结论: 对硬式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手工清洗加超声波清洗合格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清洗。通过不同的清洗方法和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腔镜的管腔、轴节、咬合齿部位难清洗,尤其是管腔部位,是以后清洗工作的重点。选择科学、规范、标准的清洗方式提高清洗质量,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关键词】:硬式内镜 超声清洗 手工清洗 效果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08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微创手术的使用情况12
  • 1.2 医疗器械清洗的重要性12-13
  • 1.3 目前内镜器械清洗遇到的问题13-14
  • 1.4 负责腔镜器械清洗人员及设备14-15
  • 1.5 器械及人员管理15-18
  • 1.5.1 选择合适的清洗和检测工具15
  • 1.5.2 腔镜器械接收和预处理15-16
  • 1.5.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16-18
  • 1.5.4 与手术室勤沟通,改善清洗质量18
  • 1.6 集中式管理腔镜的反馈及现状18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18-19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19-25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工具19
  • 2.3 研究方法19-22
  • 2.3.1 抽样方法19-20
  • 2.3.2 清洗方法20
  • 2.3.3 相关概念及理论20-22
  • 2.3.4 清洗结果的检测方法22
  • 2.4 质量控制22-24
  • 2.5 统计学分析24-25
  • 第3章 结果25-29
  • 3.1 硬式腔镜器械清洗的检测结果25-29
  • 3.1.1 裸眼目测法检测结果25
  • 3.1.2 5 倍放大镜目测法检测结果25-26
  • 3.1.3 特殊棉签检测法检测结果26-27
  • 3.1.4 细菌学检测检测结果27-28
  • 3.1.5 ATP 生物检测检测结果28-29
  • 第4章 讨论29-33
  • 4.1 清洗效果的检测方法比较30-31
  • 4.2 两组清洗效果的比较31
  • 4.3 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组腔镜器械清洗效果合格率高的原因31-33
  • 第5章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作者简介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靖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09年03期

2 杨萍;吴开进;莫健莲;杨华;李远;;软式内镜活检钳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9年11期

3 张小君;;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2年08期

4 王彩霞;张月芳;;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19期

5 陆云;张勤;朱娅萍;;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建筑装修介入管理[J];护理研究;2007年22期

6 刘素贞,路英智;护士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11期

7 陈星红;;超声联合多酶溶液清洗对腹腔镜器械清洗和维护的效果评价[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7期

8 何泳红;邓颖辉;;2种清洗方法对HBsAg阳性患者妇科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年12期

9 李冰;马晓楠;昌亚慧;;手术室器械清洗与中心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30期

10 王彩霞;任杰;;信息化管理在内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硬式腔镜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99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b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