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左旋棉酚介孔硅纳米粒子制备及其体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02:16

  本文关键词:左旋棉酚介孔硅纳米粒子制备及其体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左旋棉酚作为一种针对Bcl-2、Bcl-XL及Mcl-1蛋白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剂,临床上对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经美国FDA批准已经进入III期临床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然而,其自身结构不稳定、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及给药途径单一等缺点,极大的影响了它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广发应用。 鉴于以上原因,改变左旋棉酚的给药方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设计并合成抗肿瘤活性高、治疗效果最大化并同时减少毒副作用的载药系统就成为左旋棉酚研究的一大热点。介孔硅纳米粒子具有介孔结构、无毒的本质、大的表面积和孔体积、良好的稳定性及灵活多样的表面修饰方法等特点,功能化修饰后的多功能介孔硅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较长的药物疗效,高的生物利用度等特点,作为药物传输工具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左旋棉酚所存在的缺点,利用介孔硅为药物载体,设计并合成一种多功能左旋棉酚介孔硅纳米粒子,该粒子具有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良好的体外缓释效应等特点,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该粒子能够有效的被肿瘤细胞所识别进入肿瘤细胞内,具有很好的抑制肿瘤细胞效果,同时也发现,通过介孔硅制备的左旋棉酚纳米粒子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之间发生内吞。
【关键词】:左旋棉酚 介孔硅纳米粒子 药物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研究背景7
  • 1.2 棉酚和棉酚衍生物的研究概况7-9
  • 1.2.1 棉酚及其理化性质8
  • 1.2.2 左旋棉酚及其生物学特性8-9
  • 1.3 棉酚和棉酚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9-13
  • 1.3.1 棉酚的抗肿瘤机理9-11
  • 1.3.2 左旋棉酚的抗肿瘤作用机制11-13
  • 第二章 纳米载药系统及其纳米药物制剂应用研究概况13-21
  • 2.1 纳米载药系统13-16
  • 2.1.1 纳米载药系统的概念13
  • 2.1.2 纳米载药系统的类型13-16
  • 2.2 纳米药物制剂的应用研究16-18
  • 2.2.1 纳米药物制剂的优良性状16-17
  • 2.2.2 纳米药物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17-18
  • 2.3 介孔硅纳米微球作为载药系统的研究概况18-20
  • 2.3.1 介孔硅纳米微球及其生物学特性18-19
  • 2.3.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应用前景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左旋棉酚的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21-43
  • 3.1 实验部分21-26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21-22
  • 3.1.2 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组装和工艺优化22-24
  • 3.1.3 Zeta 电位及粒径24
  • 3.1.4 多功能介孔硅粒子中左旋棉酚含量的测定24-25
  • 3.1.5 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粒子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25
  • 3.1.6 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体外缓释实验25
  • 3.1.7 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形态观察25-26
  • 3.1.8 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稳定性分析26
  • 3.1.9 红外光谱分析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结构26
  • 3.1.10 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验证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组成26
  • 3.2 结果与讨论26-41
  • 3.2.1 介孔硅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考察和工艺优化26-30
  • 3.2.2 载药介孔硅粒子的合成过程30-33
  • 3.2.3 多功能介孔硅粒子中左旋棉酚含量的测定33-35
  • 3.2.4 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物化性质35-39
  • 3.2.5 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体外缓释实验39-40
  • 3.2.6 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粒子的稳定性考察40-41
  • 3.3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左旋棉酚的多功能介孔硅纳米制剂的体外研究43-49
  • 4.1 实验部分43-45
  • 4.1.1 对象与方法43
  • 4.1.2 细胞培养43-44
  • 4.1.3 内吞实验44
  • 4.1.4 MTT 评价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纳米制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44-45
  • 4.2 结果与讨论45-48
  • 4.2.1 载药介孔硅纳米制剂内吞能力检测45-47
  • 4.2.2 载药多功能介孔硅纳米制剂的体外抗肿瘤作用47-48
  • 4.3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9-51
  • 致谢51-53
  • 参考文献53-57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及成果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昆泉,宋明珍,雷海鹏;棉酚对人红细胞K~+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2 马如焕,蒋长松,李枫,吴熙瑞;棉酚对植物神经若干机能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1期

3 石朝周,周守义,王章元,丁惟培;新的免疫抑制剂:牛磺酸钠棉酚的合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年02期

4 王友芳,唐敏一,韩美玲,朱燕宁;棉酚对人子宫肌瘤及子宫壁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5 薛社普,梁德才,费仁红,陈啸梅,叶世隽,吴[?婉,游美梅,郭秀云;棉酚抗精子发生的亚细胞作用位点及其作用机理假说[J];中国科学B辑;1982年12期

6 叶惟三,梁婵娟,徐道觉;棉酚对加入S9的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7 符云\

本文编号:304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04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