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医用红外测温仪及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0:07

  本文关键词:医用红外测温仪及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红外测温是目前最主要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之一。它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红外测温仪在用于体温检测时其测量温度范围应在 24.0 ℃到 45.0 ℃之间,精度要求为±0.1 ℃。但目前使用的红外测温仪即使其精确度指标为 1%,也远远达不到测量体温的精度要求。另外,在 24.0 ℃到 45.0 ℃的温度范围内,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精度很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其测量误差增大。同时红外测温仪的精度和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减小外界环境因素对红外测温仪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针对目前医用红外测温仪的现状,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温度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热释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被测物体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作为参考量,根据其差值的大小确定补偿量的多少。通过数字测温芯片测量环境温度,采用软件补偿的方式,避免了以往用热敏电阻的缺点。 在红外测温系统中,红外信号经过光学系统的汇聚、斩波器的调制和热释电探测器的接收后转变成频率为 20 Hz 的脉冲信号。此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整形和 A/D 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送到单片机中进行数据的处理、补偿和显示。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采用 Wave6000 单片机仿真系统对单片机进行调试。为了保持各部分之间正确的时序关系,软件全部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系统经过定标和测试表明:本系统在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上有所提高。
【关键词】:红外测温仪 热释电探测器 发射率 温度补偿 单片机 定标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H77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11
  • 1.2 红外测温仪的分类11-14
  • 1.2.1 全辐射测温仪11-12
  • 1.2.2 单色测温仪12-13
  • 1.2.3 比色测温仪13-14
  • 1.3 发射率和环境因素对红外测温仪的影响14-16
  • 1.3.1 发射率对红外测温仪的影响14-15
  • 1.3.2 环境因素对红外测温仪的影响15-16
  • 1.4 医用红外测温仪的现状16-17
  • 1.5 课题的意义和内容17-18
  • 1.5.1 课题的意义17
  • 1.5.2 课题的内容17-18
  • 第2章 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18-37
  • 2.1 红外测温仪的光学系统18-21
  • 2.1.1 红外测温仪光学系统特点18
  • 2.1.2 常用红外光学系统结构18-21
  • 2.2 红外光学系统设计21-24
  • 2.2.1 透镜成像公式22-23
  • 2.2.2 透镜成像的误差及对策23
  • 2.2.3 透镜参数的确定23-24
  • 2.3 光电转换24-36
  • 2.3.1 红外探测器的种类24-34
  • 2.3.2 热释电探测器34-36
  • 2.4 本章小结36-37
  • 第3章 电路系统设计37-47
  • 3.1 红外信号的调制37-41
  • 3.1.1 斩波器的设计37-38
  • 3.1.2 斩波器的驱动38-41
  • 3.2 信号的放大和滤波41-46
  • 3.2.1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42-44
  • 3.2.2 信号的放大和整形44-46
  • 3.3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数据的采集和显示47-59
  • 4.1 数据采集47-51
  • 4.1.1 A/D 转换器的选择47
  • 4.1.2 ADS7824 功能简介47-50
  • 4.1.3 单片机与A/D 转换器的接口电路50-51
  • 4.2 环境温度的检测51-56
  • 4.2.1 DS18B20 功能简介51-52
  • 4.2.2 1-wire 单总线原理52-56
  • 4.2.3 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56
  • 4.3 数据的显示56-58
  • 4.3.1 可编程IO 扩展口的设计56-57
  • 4.3.2 数码显示电路57-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环境温度补偿及系统实验59-69
  • 5.1 传统温度补偿方式及其不足59-60
  • 5.2 课题中温度补偿模型的建立60-61
  • 5.3 温度补偿的实验61-62
  • 5.4 系统实验62-68
  • 5.4.1 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62-63
  • 5.4.2 主程序流程图63-64
  • 5.4.3 中断子程序流程图64
  • 5.4.4 软件仿真64-66
  • 5.4.5 系统框图及实验步骤66-67
  • 5.4.6 系统误差分析67
  • 5.4.7 减小误差的措施67-68
  • 5.5 本章小结68-69
  •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4-75
  • 致谢75-76
  • 作者简介7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文星;具有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红外测温仪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毅;电站锅炉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雅;基于液晶热光效应的非电读出热探测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4 鞠晓君;一种新型非接触常温测量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勇;基于红外测温的炉内温度场重构方法初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朱金涞;接触网线夹温度的在线监测[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王大振;多通道热电偶和双色红外测温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医用红外测温仪及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05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