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及MR弥散张量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04-15 06:13

  本文关键词: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及MR弥散张量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及MR弥散张量成像在腮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9例腮腺肿瘤患者的常规超声、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常规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于术前3日内均采用常规超声、MRI、ARFI及DTI检查。(1)常规超声及ARFI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进行腮腺多方位、多切面扫查,并记录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分级情况,选取肿块最大切面,保持图像清晰并转换至ARFI检查模式,将取样框分别置于病灶内呈实性回声处,及相同深度的正常腮腺组织内,记录相关的剪切波速(SWE)。(2)常规MR及DTI扫描常规MR扫描包括横断位、冠状位T1WI、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观察病灶位置、形态、边界、信号强度及周边情况。DTI扫描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0s/mm2和800s/mmm2,运用软件重建ADC图、FA图,于病灶内实性部分选取感兴趣区域,测量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部分各向异性(FA)值,测量3次取均值。(3)以病理为金标准,采用medcalcll.0统计软件,对有统计意义的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临界值,得出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RFI及DTI技术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腮腺肿瘤患者共29例,其中良性肿瘤22例,(多形性腺瘤10例,腺淋巴瘤9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神经鞘瘤1例,血管瘤1例);恶性肿瘤7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腺泡细胞癌2例,多形性腺瘤恶变1例,导管癌1例,基底细胞癌1例)。(1)ARFI技术:腮腺肿瘤良性组和恶性组SWV的平均值分别为(2.02±0.53)m/s.(2.80±0.53)m/s,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腮腺良、恶性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SWV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中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二者SWV平均值分别(2.41±0.26)m/s.(1.58±0.51)m/s,二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沃辛瘤和恶性肿瘤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但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SWV绘制良、恶性ROC曲线,得出SWV值2.62m/s为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临界值,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4%、90.9%。 (2)DTI:腮腺肿瘤良性组、恶性组平均ADC值分别为(1.26±0.37×10-3mm2/s)、(0.94±0.17×10-3mm2/s),良、恶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平均FA值分别为0.21±0.06、0.22±0.0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组中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平均ADC值分别为(1.43±0.19×10-3mm2/s)、(0.89±0.11×10-3mm2/s),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ADC值及FA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但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ADC值绘制良、恶性ROC曲线,得出ADC值1.17×10-3mm2/s为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临界值,二者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54.5%。 结论 (1)ARFI技术可以定量的反映腮腺肿瘤的弹性特征,估测肿瘤硬度,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但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很大重叠性,鉴别较困难。 (2)DTI能反映腮腺肿瘤组织微观结构,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可用于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但对于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鉴别较困难。 (3)ARFI技术与DTI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常见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
【关键词】:腮腺肿瘤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8;R44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探讨14-21
  • 资料与方法14-16
  • 结果16-18
  • 讨论18-21
  • 第二部分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探讨21-29
  • 资料与方法21-23
  • 结果23-25
  • 讨论25-29
  • 结论29-30
  • 附表30-33
  • 附图33-37
  • 参考文献37-40
  • 综述40-52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3-54
  • 学论文评及答辩情况表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斌;刘鹏飞;吴海云;赛因乌力吉;;磁共振波谱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11期

2 王海燕;赵斌;于富华;;DTI常用扫描序列原理及比较[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04期

3 曾广绥;罗葆明;;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新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年01期

4 李巧珍;肖萤;徐乐天;唐宁;黄思;;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腮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年09期


  本文关键词: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及MR弥散张量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07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