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结合强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5:02

  本文关键词: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结合强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对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结合强度进行了研究。人工心瓣包括人工机械心瓣以及生物瓣,本文所研究的是人工机械心瓣,下文所说的人工心瓣皆指人工机械心瓣。在各种涂层材料中,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炭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耐磨性,弯曲强度大,弹性模量低,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和血液相容性,因此广泛用作人工心瓣的涂层材料。人工心瓣一旦植入人体,一年需要启闭四千万到五千万次,输送血液总量达四千万吨,在这样的环境中需要持续工作数十年,而目前瓣膜的耐久性尚不能完全保证如此长的使用时间,因磨损、腐蚀、疲劳和断裂等结构损坏引起的失效时有发生。热解炭涂层与石墨基体的界面是整个结构中比较容易失效的部位,一旦界面处出现裂纹、开裂、脱粘等情况,人工心瓣就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因此,提高热解炭涂层与石墨基体的结合强度对于延长人工心瓣的整体寿命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综合考虑了多种涂层基体结合强度的表征方法,根据热解炭涂层与石墨基体的材料特性以及样品制备的特殊性,选择改进的剪切测试法定量测量了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的剪切结合强度值。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在承受剪切应力时,涂层厚度、涂层弹性模量以及残余应力对涂层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此外由于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也很容易发生接触破坏,较高的接触应力会使系统产生细小的裂纹或者加速原先存在的裂纹的扩展,因此在有限元基础上,对热解炭涂层的赫兹接触进行了模拟,分析球形压头压入涂层表面时整个系统的受力情况,以及涂层厚度、弹性模量对赫兹接触下涂层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采用改进的剪切测试法,,自行设计及制作夹具,在瑞格尔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上进行定量测量,得到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的平均剪切结合强度为。 (2)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的加载及约束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界面最大剪切应力值为,界面平均剪切应力值为,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3)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得到在承受平行于界面的剪切应力时,较薄的涂层厚度以及较大的涂层弹性模量有利于热解炭涂层与石墨基体的结合。 (4)同样基于,采用热结构耦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的沉积温度下界面剪切应力的变化,通过沉积温度建立起残余应力与界面结合强度的关系,沉积温度较低时残余应力较小,对界面结合有利。 (5)同样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球形压头压入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系统表面时整个系统的受力情况,分析得到最易发生失效的部位是涂层表面与球形压头接触的区域以及该区域正下方的第一层界面处。 (6)分析在承受接触应力的情况下涂层厚度以及弹性模量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涂层厚度较厚、弹性模量较小时,对热解炭涂层与石墨基体结合较为有利。
【关键词】:人工心瓣 界面结合强度 剪切测试 有限元分析 赫兹接触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1章 绪论11-26
  • 1.1 引言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2
  • 1.4 涂层/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22-24
  • 1.4.1 涂层/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22-23
  • 1.4.2 涂层/基体结合强度改善方法23-24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24-26
  • 第2章 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制备26-30
  • 2.1 引言26
  • 2.2 人工心瓣热解碳沉积材料选用26
  • 2.3 人工心瓣热解炭沉积机理26-27
  • 2.4 人工心瓣热解炭沉积装置27-28
  • 2.5 沉积工艺中影响涂层制备的因素28-30
  • 第3章 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界面结合强度试验研究30-38
  • 3.1 引言30
  • 3.2 样品制备及界面微观结构30-32
  • 3.2.1 样品制备30
  • 3.2.2 界面微观结构30-32
  • 3.3 试验方法选择及原理32-33
  • 3.3.1 试验方法选择32
  • 3.3.2 试验原理32-33
  • 3.4 试验仪器及夹具设计33-34
  • 3.4.1 试验仪器33
  • 3.4.2 夹具设计33-34
  • 3.5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34-36
  • 3.5.1 试验过程34-36
  • 3.5.2 结果分析36
  • 3.6 小结36-38
  • 第4章 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界面结合强度有限元分析38-48
  • 4.1 引言38
  • 4.2 有限元简介38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38-40
  • 4.4 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系统参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40-43
  • 4.4.1 涂层厚度对界面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40-41
  • 4.4.2 不同材料性能对界面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41-43
  • 4.5 残余应力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43-46
  • 4.6 小结46-48
  • 第5章 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赫兹接触应力分析48-58
  • 5.1 引言48
  • 5.2 接触力学48
  • 5.3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48-49
  • 5.4 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系统应力分析49-53
  • 5.5 热解炭涂层/石墨基体系统参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53-57
  • 5.5.1 涂层厚度对系统应力的影响53-55
  • 5.5.2 热解炭涂层弹性模量对系统应力的影响55-57
  • 5.6 小结57-58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8-61
  • 6.1 总结58-59
  • 6.2 展望59-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富学,韦成藻;电刺激成骨热解炭极头的研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87年01期

2 ;研制并首次临床应用国产人造碟型二尖瓣成功[J];人民军医;1979年03期

3 高林;马玲;;羟基磷灰石-热解炭表面涂层炭/炭复合材料牙种植体的研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吴世锋;生物体中的炭材料[J];甘肃冶金;1995年04期

5 姜开宇,段旭明,王敏杰;工艺参数对炭/炭人工骨骼RPM-CVI复合成形效果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4年06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力;吴峻峰;白朔;;含硼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石墨化研究[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洁;于澍;熊翔;;PAN基碳纤维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及其对热解炭沉积的影响[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上册)[C];2010年

3 刘树和;白朔;成会明;;热解炭[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伟刚;赵俊国;王美珍;朱永平;张泰华;;从纳米到微米:碳的微观结构[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白朔;吴峻峰;刘树和;徐红军;罗川;周序科;成会明;;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启忠;谢志勇;张福勤;苏哲安;张明瑜;梁锦华;高莹;;CVI炭/炭复合材料喇曼光谱微区分析[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梁秀清;张轩;贾斌;张翠;刘双喜;;废轮胎热解炭表面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薛宁娟;苏君明;肖志超;谷立民;李睿;;甲烷CVI致密C/C飞机刹车盘的研究[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文军;张伟刚;;氧化铁表面沉积热解炭及气化[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10 邱海鹏;罗京华;孙明;李秀倩;朱耘玑;;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军 哈布尔;伊金霍洛旗经济商务局改进作风提高效率[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2 记者 谢国庆;三利新能源项目通过验收[N];商丘日报;2009年

3 ;市政协优秀提案选登(一)[N];商丘日报;2009年

4 记者 乔地;热解炭化技术让秸秆“山鸡变凤凰”[N];科技日报;2010年

5 林振衡;商丘、商丘三利与能源环境的宣言[N];商丘日报;2010年

6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 陈国强;低碳经济为碳素工业带来机遇[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李慧君;伊旗百余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推进[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8 张小平 田心普;林振衡:将秸秆变废为宝 谱写绿色环保新篇章[N];中华建筑报;2010年

9 陈瑞申 赵宏伟;抢占再生能源研发制高点 营造绿色能源产业链[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伊新;汇能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进展顺利[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彦雪;热解炭与活化炭理化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廖寄乔;热解炭微观结构对C/C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张志霄;废轮胎回转窑热解特性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腾飞;炭纤维坯体结构及增密方式对炭/炭复合材料界面及性能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张群;抑制溶损反应改善焦炭热性质[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6 叶霞;基于超疏水和流变减阻理论的仿生心脏瓣膜的基础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张明瑜;C/C复合材料的多元物理场CVI制备过程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赵伟;直拉单晶硅炉用炭素材料防护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闫大海;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产物应用及热解机理和动力学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江鸿;C/C-Ta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瑞轩;块体各向同性热解炭的制备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孙海博;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邢兴;人工心瓣热解炭力学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建青;电磁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各向同性热解炭及微观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韦静;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结合强度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学鹏;人工心瓣热解炭断裂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周岩;基于生物质催化热裂解的炭活化及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杨欢;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金晶;废轮胎热解炭脱味降灰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文世恩;废轮胎回转窑热解炭特性分析及品质提升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结合强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11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