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04-17 05:14

  本文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远程医疗监护特别是远程心电监护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国际上共同关注和迅速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国内外远程心电监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监护基站——远程监护中心”的三层结构框架,并在此框架上结合大量实际的设计经验,设计了一个完整、适用、先进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 1.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远程医疗技术和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系统所采用的“心电信号采集终端——远程监护中心”的两层结构框架的优缺点,结合实际应用的情况采用一种更为实用的“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监护基站——远程监护中心”的三层结构框架,并研究设计了实现方案。 2.研究了心电信号的形成原理,针对心电信号的特点和测量时出现的干扰,设计了心电信号采集终端,并就硬件和软件实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3.采用了基于无线片上系统(SoC)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用于心电信号采集终端和监护基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并根据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了无线通信协议。 4.建立了远程监护中心的结构模型,基于这一模型设计了监护基站与远程监护中心的应用层通信协议,采用了MIT-BIH存储格式存储心电信号数据,并开发了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
【关键词】:远程医疗监护 远程心电监护 无线片上系统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 监护基站 远程监护中心 无线通信协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H772;R5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引言10-11
  • 1.2 远程医疗概述11-15
  • 1.2.1 远程医疗的概念11-13
  • 1.2.2 我国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概况13-14
  • 1.2.3 我国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14-15
  • 1.3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概述15-19
  • 1.3.1 远程心电监护的背景15-16
  •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16-18
  • 1.3.3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究意义18-19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9-22
  • 第二章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方案设计22-32
  • 2.1 系统总体结构22-25
  • 2.1.1 系统总体结构的研究22-24
  • 2.1.2 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24-25
  • 2.2 系统实现方案25-32
  • 2.2.1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25-26
  • 2.2.2 下位通信网络26-29
  • 2.2.3 监护基站29-30
  • 2.2.4 上位通信网络30
  • 2.2.5 远程监护中心30
  • 2.2.6 总结30-32
  • 第三章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研究与设计32-60
  • 3.1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概述32-38
  • 3.1.1 心电信号的形成原理32-33
  • 3.1.2 心电图的导联33
  • 3.1.3 典型的心电波形33-34
  • 3.1.4 心电信号的测量分析34-36
  • 3.1.5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设计难点36-38
  • 3.1.6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技术指标38
  • 3.2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硬件设计38-49
  • 3.2.1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总体结构设计38-40
  • 3.2.2 心电信号的提取40-44
  • 3.2.3 心电信号的处理44-45
  • 3.2.4 心电信号的传输45-49
  • 3.3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软件设计49-57
  • 3.3.1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软件设计概述49-50
  • 3.3.2 单片机对无线片上系统的配置与操作50-54
  • 3.3.3 单片机对无线片上系统的编程技巧54-57
  • 3.4 本章小结57-60
  • 第四章 监护基站的研究与设计60-78
  • 4.1 监护基站概述60-61
  • 4.1.1 嵌入式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60
  • 4.1.2 监护基站的技术指标60-61
  • 4.2 监护基站的硬件设计61-66
  • 4.2.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61-64
  • 4.2.2 监护基站的总体结构64-66
  • 4.3 监护基站的软件设计66-77
  • 4.3.1 监护基站软件的设计方案67-69
  • 4.3.2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69-70
  • 4.3.3 对嵌入式处理器操作系统的移植70-73
  • 4.3.4 监护基站与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的通信协议设计73-77
  • 4.4 本章小结77-78
  • 第五章 远程监护中心的研究与设计78-100
  • 5.1 远程监护中心概述78
  • 5.2 远程监护中心的通信设计78-83
  • 5.2.1 远程监护中心与监护基站之间的应用层协议79-80
  • 5.2.2 远程监护中心与监护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格式80-83
  • 5.3 远程监护中心心电数据的存储83-86
  • 5.3.1 存储格式的要求83-84
  • 5.3.2 MIT-BIH存储格式84-86
  • 5.4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86-99
  • 5.4.1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86-87
  • 5.4.2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UML建模87-92
  • 5.4.3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92-96
  • 5.4.4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96-99
  • 5.5 本章小结99-10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100-104
  • 6.1 总结100
  • 6.2 改进与不足100-101
  • 6.3 展望101-104
  • 参考文献104-108
  • 作者简介108-110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新;李磊;;基于UML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05期

2 王彬,戴连奎,吴铁军;TCP/IP网络的动态模型描述[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4年01期

3 萧f,

本文编号:312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12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0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