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压缩载荷下软骨缺损修复后力学状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7:20

  本文关键词:压缩载荷下软骨缺损修复后力学状态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节软骨组织内无神经、血管、淋巴管,其修复能力有限,使之成为临床疾病的好发部位。目前,软骨组织工程作为修复人体软骨缺损的理想方法已经成为骨科研究的热点,虽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关节的临床病症,但由于植入的软骨组织与周围的宿主软骨不能很好的整合,会引起移植物退化、变性以及宿主软骨退变等现象,这与力学状态有关,所以研究植入软骨的形状和性能、载荷的特性对软骨修复区域力学状态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人体的受压状态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影响因素下软骨修复区域的力学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压缩条件下关节软骨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到软骨的两相结构、黏弹性特征、胶原纤维不同层区的作用和渗透率的变化等,其中包含完整软骨、不同缺损截面形状(矩形、梯形、圆弧形)和修复深度(浅表层、中间层、深层、全层)软骨模型。对于不同缺损截面形状的软骨模型,宿主软骨处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看成是横观各向同性的,而人工软骨看成是各向同性材料。并运用软件中的子程序调用和property模块,借助fortran语言程序实现渗透压和孔隙比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缺损截面形状、修复深度、人工软骨弹性模量、泊松比、压缩量、压缩速率对软骨修复区的Mises应力、纵向应变、孔隙压力、液体流速和孔隙率的影响。运用该软骨有限元模型模拟其他学者软骨的力学实验,模拟显示与实验获得的软骨力学性能分布规律相符,即随着软骨深度的增加应变减小,这增强了模型的可靠性。模拟结果显示,缺损截面形状和修复深度都会影响软骨的力学性能。矩形修复截面形状软骨的承载能力更高,营养传质更充分;当缺损在深层区以上时,修复深度越深越不利于软骨修复,而当缺损深度达到深层区时,全层修复深度反而更有利于软骨的修复。压缩量和压缩速率的增加都会使修复区域的应力应变增加,使软骨修复结合面处出现应力集中,甚至有开裂的危险。人工软骨弹性模量的增加则可提高软骨的承载能力,同时可减小修复区域的变形和流体速度,有利于软骨中营养物质的传送。人工软骨泊松比对软骨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是泊松比的增加却会明显增加修复区的应力和应变,对修复不利。本文主要从仿真方面研究了软骨不同缺损形状和深度、压缩载荷的特性和人工软骨的材料属性对软骨修复的影响,研究比较全面,可为软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和术后康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 组织工程 缺损截面形状 有限元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R318.0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实验研究现状11-13
  • 1.2.2 有限元仿真研究现状13-16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16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关节软骨概述17-24
  • 2.1 关节软骨的生理结构17-18
  • 2.2 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能18-20
  • 2.3 关节软骨损伤20-21
  • 2.4 关节软骨的修复21-22
  • 2.5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关节软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24-33
  • 3.1 软骨力学模型24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4-30
  • 3.2.1 非围限压缩几何模型24-25
  • 3.2.2 材料属性25-29
  • 3.2.3 分析步及边界条件29-30
  • 3.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30-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模型的有限元分析33-62
  • 4.1 不同修复截面形状对修复区的力学影响33-40
  • 4.2 不同修复深度对修复区的力学影响40-46
  • 4.3 人工软骨不同弹性模量对修复区的力学影响46-50
  • 4.4 人工软骨不同泊松比对修复区的力学影响50-54
  • 4.5 不同压缩量对修复区的力学影响54-58
  • 4.6 不同压缩速率对修复区的力学影响58-61
  • 4.7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5.1 全文总结62-63
  • 5.2 前景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8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8-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序全;转化生长因子-β与关节软骨[J];重庆医学;2005年07期

2 刘玉刚;初同伟;周跃;钱奕明;付建军;;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再生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分析[J];重庆医学;2008年10期

3 王祖玉;蒋青;;运动对关节软骨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4 吴几恺;张均一;谢绛利;李振宇;;6—8 关于关节软骨力学性质的研究[J];医学物理;1987年Z1期

5 解志杰,许建中;关节软骨的结构和代谢与年龄相关的变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6 李德达,李世民,尚天裕;关节软骨愈合和再生研究的现代进展(二)[J];中国骨伤;2001年09期

7 孟维春,董启榕;关节软骨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03年01期

8 张洪斌;关节软骨的损伤与修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2期

9 朱宝林,亓建洪,于连祥;关节软骨磁共振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序全,李起鸿,许建中,周强;兔肢体缓慢牵伸延长对相邻关节软骨代谢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声宇;左汝铎;钱玲玲;王克宁;;关节软骨的立体结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孟令图;易桂莲;马连华;;关节软骨三相模型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志钢;马信龙;;失应力条件后恢复应力作用下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丽兰;张春秋;史津平;;关节软骨的非线性粘弹性松弛模型[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鲍岩;张春秋;刘海英;李江;张述卿;;压缩载荷下关节软骨修复区机械力学特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许可;马信龙;;失应力条件下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玉刚;初同伟;;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克隆幼年兔损伤关节软骨再生相关基因[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文光;邱郡;王成焘;;关节软骨及其仿生设计[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邢时通;王丹;石麒麟;武中庆;钟建明;;平衡消肿灌洗液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肖朋朋;高丽兰;门玉涛;张春秋;;关节软骨在滑动载荷作用下力学行为的模拟[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 张一民 记者 李鹏;长时间玩手机磨平关节软骨?[N];北京科技报;2012年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 李儒军 林剑浩;关节软骨 拿什么修复你[N];健康报;2014年

3 衣晓峰 靳万庆;半月板损伤易使关节软骨“遭殃”[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吕伟 衣晓峰;半月板损伤 关节软骨“遭殃”[N];健康报;2006年

5 钱毅;个体化人工关节软骨用于临床[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吴玲娟;快给关节软骨“减负”[N];保健时报;2005年

7 仇逸 陈祖亮;上海组织器官复制研究国际领先[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艾平;服天然骨胶可防关节炎致残[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黄遂柱;半月板损伤 关节软骨“遭殃”[N];家庭医生报;2006年

10 顾德宁;“好好休息”有利于早日康复吗[N];新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自维;力生长因子参与兔关节软骨原位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陈凯;仿生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生物摩擦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杨朝湘;猪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3.0T磁共振T1ρ和T2 mapping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哲;优化递送FGF2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李佳;补肾中药调控骨髓间充质细胞BMP2/BMP4信号通路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田康;Neuroleukin在关节软骨的表达及其对软骨细胞增殖和基质分泌影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冬冬;膝骨关节炎MRI半定量评估及软骨T2 mapping、T1ρ定量成像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孙安玉;关节软骨生物力学特性的超声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包家鹏;Vaspin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钱善华;天然关节软骨的摩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韬;滚压载荷下软骨传质行为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寇博;核磁共振T2-star-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红杰;健步通络熏蒸液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4 李翱翔;温度敏感性瞬时受体通道M4在人类膝关节软骨退变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梁青福;关节软骨下骨缺损植入不同填充物对关节软骨早期组织形态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6 贾昊若;上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对维持表层关节软骨及抑制骨关节炎进展的作用[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金梅;正常踝关节软骨厚度的低场MRI测量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钟立森;磁共振成像对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后移植软骨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9 杨绿林;核磁共振T2-star-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与γ-glutamyl carboxylase在膝骨性关节炎病情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10 徐立岩;制动和PTH对动物关节软骨自我修复能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压缩载荷下软骨缺损修复后力学状态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12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b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