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17-04-18 07:37

  本文关键词: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物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性,能与细胞等生物组织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作为生物硬组织的代用材料,可用于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口腔外科、心血管外科、眼外科、耳鼻喉科及普通外科等方面。本文介绍生物陶瓷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医用领域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十年发展方向。根据与生物组织的作用机制,生物陶瓷大致可分为生物活性陶瓷、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主要介绍羟基磷灰石(HA)的特性和其复合材料及其在硬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纳米HA胶/原复合材料及通过复合卵磷脂、生长因子和细胞等来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本文也简单说明了生物活性玻璃和磷酸三钙的特性与应用现状。生物惰性陶瓷主要介绍了临床广泛应用的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生物陶瓷 羟基磷灰石 骨组织工程 生长因子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生物陶瓷是指用作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类陶瓷材料,即直接用于人体或与人体直接相关的生物、医用、生物化学等的陶瓷材料。作为生物陶瓷材料,需具备如下条件: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与生物组织有优异的亲和性,抗血栓,灭菌性并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进入21世纪,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奕,李玉宝,魏杰,严永刚;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常压合成与表征[J];高技术通讯;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马宁;高文信;张明;;骨髓基质细胞与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2 王宙,李智,蔡军;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与现状[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张爱平,林燕萍,王和鸣,徐珏雄;纳米相陶瓷远红外线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张爱平,王和鸣;生物陶瓷远红外线对29例烧伤患者的对照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牟静芳,孙红,唐应武,张复实,吴国是,ChanShek-Kiu;可降解聚酰胺类骨折内固定材料表面的HAP涂层[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6 温波,陈治清,蒋引珊,杨正文,徐勇忠;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细胞相容性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7 杨志明,余希杰,黄富国,解慧琪;外源性Ⅰ型胶原对人胚骨膜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秦湘阁,马臣,孟祥才;磷酸钙生物陶瓷[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田伟,柏树令;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及复合移植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10 孙红,牟静芳,唐应武,吴国是,张复实;聚酰胺类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的HAP-明胶涂层[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君;bFGF基因转染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性质及成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2 黄伟;纳米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注射防治松质骨骨质疏松骨折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唐丽灵;周期性机械拉伸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理活性和力学性质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2年

4 周大利;磷酸钙系新型骨修复复合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邓春富;颌下腺组织工程生物衍生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崔玉明;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及其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孙新君;RhBMP-2/ACBM:一种有潜力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8 韩纪梅;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复合树脂口腔修复材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马宁;rhBMP-2/nHA/Co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辛龙;纳米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大龙;生物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的高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鹏飞;HA及复合材料的微乳模板合成、表征和性能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艳姬;K_2Ti_6O_(13)/Ti基生物医学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田伟;骨重组AECM和Wistar鼠成骨细胞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5 王俊艳;镍钛形态记忆合金与骨组织相容性的形态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6 周爱芳;生物陶瓷体内降解过程模拟与可视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吴振军;磷酸钙盐/Al_2O_3-金属生物复合材料体系的制备与表征[D];湖南大学;2003年

8 高爱国;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王莉丽;羟基磷灰石粉体及其多孔生物陶瓷的制备技术[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柳翔云;纳米仿生骨(NHAC)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家诚,张亚平;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现状和发展[J];材料导报;1991年06期

2 焦永峰;赵磊;;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J];江苏陶瓷;2008年02期

3 孙昌;孙康宁;;生物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J];江苏陶瓷;2011年04期

4 Anne Bernhardt;Anja Lode;Sivadasan Suresh Babu;Antje Vogel;Thomas Hanke;Sebastian Thieme;Hare Krishna Varma;Angela R銉sen-Wolff;Michael Gelinsky;Annie John;;硅酸钙、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三相陶瓷复合物与骨细胞活性的体外鉴定(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6期

5 刘月辉,文三立,肖尊文;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组织相容性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06期

6 陈德敏;生物陶瓷材料[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5年03期

7 赵冰,杜荣归,林昌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新进展[J];功能材料;2003年02期

8 史剑波;沈雪荣;殷明德;;生物陶瓷材料[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1年03期

9 王朝元,段友容,Boban Markovic,C. Hala Zreiqat,Rolfe Howlett,张兴栋;羟基磷灰石陶瓷诱导成骨细胞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杨耀武,毛天球,侯锐,高瞻,曹强,羊书勇,孙文斌;鸵鸟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负载骨髓基质细胞异位成骨性能[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峰;王臻;刘建;卢建悉;常江;张金康;李爱民;;孔径和孔内连接径与生物陶瓷材料体内血管化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2 高月侠;冉均国;王方瑚;苟立;;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粉末制备新工艺[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高家诚;乔丽英;张敏;王勇;;原位合成Y-HA生物陶瓷过程中Y_2O_3的影响[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朝元;Boban Markovic;C.Rolfe Howlett;Hala Zreiqat;;羟基磷灰石陶瓷对成骨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高家诚;乔丽英;张敏;王勇;;原位合成Y-HA生物陶瓷过程中Y_2O_3的影响[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小龙;张西正;胡平;李瑞欣;张春秋;王贵林;;聚羟基丁酸酯/羟基磷灰石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性能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白峰;王臻;刘建;卢建悉;常江;张金康;李爱民;;孔径和孔内连接径与生物陶瓷材料体内血管化的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任杰;;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研究进展[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沈晴f3;孙皎;陆华;黄fb玮;;体内植入多孔β-TCP及HA的新骨形成和化学溶解实验研究[A];2007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罗小秀;柏树令;;β-磷酸三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生物学性能[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志国;国际生物陶瓷技术的新进展[N];广东建设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康琦 文彬 编辑 整理;生物组织工程助推器械产业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记者李彬;南非骨骼再生研究取得突破[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璐薇;微波烧结含CO_3~(2-)的多孔β-TCP/HA双相生物陶瓷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郭希民;基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可降解多孔生物陶瓷材料的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3 王思群;β-TCP多孔生物陶瓷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发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章庆国;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与多孔陶瓷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卢冰;HA/TCP双相生物陶瓷骨诱导性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志强;HA-玻璃-α-Al_2O_3梯度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范纯泉;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仿生制备及促进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伟;焦磷酸盐对β-TCP生物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体外降解性能和宿主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王星烁;生物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刘勇;α-硅酸钙和β-硅酸钙的体外体内降解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孔令云;不锈钢基Ni-HAP生物材料的复合电镀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5 周宏卉;改性羟基磷灰石制备及结构表征[D];四川大学;2007年

6 陈永楠;球形孔结构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7 邢晓洁;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材料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新娟;冷冻干燥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姚新娟;多孔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制备[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任军;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生物学性能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14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8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