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Lenstar及传统方法测量lasik术后眼球相关生物参数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3 05:12

  本文关键词:Lenstar及传统方法测量lasik术后眼球相关生物参数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比较Lenstar及传统方法测量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手术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以及眼轴长度的结果。 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特殊检查中心轻中度近视LASIK术后患者40例(80只眼),分别行Lenstar及传统方法测量眼部生物参数,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LS900组与角膜地形图组角膜曲率(k1+k2/2)分别为39.57±1.65和39.25±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7,P=0.000),相关分析示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972,P=0.000);LS900组与A超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469.05±37.95和465.93±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6,P=0.001),相关分析示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991,P=0.000);LS900组与A超组前房深度分别为3.11±0.20和3.1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3,P=0.001),相关分析示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1.000,P=0.000);LS900组与A超组眼轴长度分别为25.05±0.76和24.94±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0,P=0.000),相关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969,P=0.000)。 结论在LASIK术后患者眼部生物参数的测量中,,LS900法与传统方法测量角膜曲率(K)、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及眼轴长度(AL)的测量二者差异较大,临床上不可替代使用;LS900法明显较传统测量法准确,在眼屈光手术、IOL度数计算等临床和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LS900角膜厚度 角膜曲率 前房深度 眼轴长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79.63
【目录】:
  • 英文缩略词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前言9-11
  • 2 资料和方法11-13
  • 3 结果13-19
  • 4 讨论19-25
  • 5 结论25
  • 6 展望25-26
  • 参考文献26-30
  • 附录30-31
  • 致谢31-32
  • 综述32-46
  • 参考文献41-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跃春;张士倩;顾永昊;;单纯晶状体摘除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J];安徽医学;2009年08期

2 张德恕;王芳荣;张伟;胡全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高婧;黄旭东;姜雅琴;;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相关因素[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齐建平;张媛梅;项广珍;王跃丽;王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配合[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朱映芳;曾祥嵩;郭世宏;刘玉君;樊闻华;胡春香;;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袁波;;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7 王双喜;刘跃芬;;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04期

8 易双梅;;心理干预对高度近视眼患者行LASIK术的心理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05期

9 郭永红;赵瑞博;郝淑琳;朱赛林;;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动态变化[J];当代医学;2010年26期

10 唐阳明;徐云立;;24例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探讨[J];当代医学;2010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仲臣;;预装型注入式可折叠人工晶体手术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赵语;聂绩;;白内障围手术期用药分析[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3 李娜;;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及护理[A];2012年河南省五官科优质服务护理管理与专科护士培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丰;基于个性化眼模型的人工晶体设计及其特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梅;基于个性化眼光学结构的人眼色差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买志彬;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LASIK术后角膜形态和视觉质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梁春;视网膜细胞成像中波前复原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沈建新;基于准分子激光消融的屈光与波前像差矫正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6 齐艳秀;丙酮酸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7 彭秀军;大鼠晶状体海水浸泡伤致伤机制及病理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8 叶寒;基于波前像差的角膜切削模型及其装备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张运海;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关键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陈冲达;通过Epi-LASIK与LASEK术的实验研究探讨术后haze形成的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立涛;不同切口矫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前角膜散光的疗效评价[D];承德医学院;2010年

2 毕宏生;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对屈光系统波前像差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闫亚红;白内障MSICS+IOL术的角膜地形图研究及中医证型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何剑;人工晶状体眼传统验光和医学验光的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晓雯;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付田丽;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谢飞;中低度近视眼患者LASIK和LASEK术前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连义;同轴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卉;20s Proteasome在人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新;MMP-9, MMP-3及TIMP-2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ECs中的表达及意义[D];昆明医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Lenstar及传统方法测量lasik术后眼球相关生物参数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21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