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混合信号诱导的大鼠骨髓干细胞复合支架成牙的体内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21:03

  本文关键词:混合信号诱导的大鼠骨髓干细胞复合支架成牙的体内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究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混合信号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双相陶瓷骨(PVA-DCCP)三维(3D)打印支架材料复合在体内环境中的成牙潜能。方法:将取自SD大鼠的BMSCs与牙胚细胞在b FGF和BMP-2混合信号诱导的微环境中共培养后分别接种于明胶海绵及3D打印的PVA/DCCP复合支架材料上,然后回植入同种异体SD大鼠肾被膜下。受试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A组-单纯信号(牙胚细胞)诱导BMSCs/明胶海绵组;B组-混合信号(牙胚细胞、bFGF及BMP-2)诱导BMSCs/明胶海绵组;C组-单纯信号诱导BMSCs/PVA-DCCP三维打印支架组;D组-混合信号诱导BMSCs/PVA-DCCP三维打印支架组;E组-完整牙胚组织。在回植后的第1、3、7、14、28天采集回植物样本,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成牙基因成釉蛋白(AMBN)、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型胶原蛋白(Collagen-?)以及同源异型盒基因1(DLX1)的mRNA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测各组样本的组织学改变。结果:RT-PCR定量分析得,除Collagen-?的表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外,AMBN、DMP1、DLX1三个基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各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与完整牙胚(E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㩳0.05)。上述四个成牙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不同支架材料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㩳0.001);不同成牙信号组之间对各个基因有影响,但不如支架材料明显。HE染色可见,牙胚组织(E组)植入肾被膜28天后形成大鼠正常磨牙样形态结构;经牙胚细胞、bFGF及BMP-2混合信号诱导的BMSCs种植于明胶海绵回植后可形成不完整的类牙样结构(B组),但与正常牙组织形态有一定差别;A、C、D组未见明显的类牙样矿化组织形成,但在PVA-DCCP三维打印支架组(C、D)组支架材料吸收不完全。结论:在体内模拟环境下,混合信号较单纯信号诱导的大鼠BMSCs与支架材料复合后能够更快地增殖、分化并强化表达相应的成牙基因,促进组织工程牙胚的形成。优选支架材料并构建合适的组织工程牙模型对实现非牙胚源性细胞向牙源性细胞方向的转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3D打印 聚乙烯醇-双相陶瓷骨 组织工程牙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83.1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2
  •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8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12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见表 112
  • 1.2 实验材料12
  • 2. 实验内容及方法12-16
  • 2.1 实验分组12-13
  • 2.2 实验方法13-16
  • 3. 统计学处理16-17
  • 4. 技术路线图17-18
  • 结果18-33
  • 讨论33-38
  • 小结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 综述42-50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50-51
  • 导师评阅表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笪虎;程建华;冯大军;顾少华;薛书生;杜云翔;;骨软骨复合支架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25期

2 笪虎;刘建;穆云静;;隔离层在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支架中的作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年12期

3 张世旺;马远征;杨飞;李大伟;刘宝霞;王天天;雷鹏蛟;;抗结核药物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年03期

4 应根东;朱能;;复合支架组织修复颅底缺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年06期

5 莫小慧;李沁华;陈健苏;;胶原用量对聚乙烯醇-糖胺聚糖-胶原复合支架性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5期

6 赵安莎;张海燕;黄楠;张炳春;杨柯;李占全;赵红岩;;载药复合支架的抗血管组织增生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04期

7 季金苟;李曦;周治国;胡承波;夏之宁;黄锐;;多孔Nano-dHA/PLA/BCP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3期

8 冯学艺;刘正尼;汤睿;胡恒瑶;;构建可控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支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03期

9 林晓艳;骨修复用胶原复合支架材料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2期

10 刘正尼;汤睿;周致圆;顾岩;;构建生物可降解性复合支架修复腹壁缺损的可行性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力;候理;谭竞;汤克勤;夏和生;刘霆;;生物相容性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2 刘璐;李瑞欣;张莉;郭勇;陈学忠;王亮;董丽芝;张西正;;透明质酸改性壳聚糖-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静;薛岳;郭源;;聚酯基复合支架的构建、理化特性及体外生物相容性初探[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4 李瑞欣;徐成;任婷婷;侍才洪;郭勇;张西正;;微、纳米HA/CS复合支架的制备及酶降解性能[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吴求亮;朱慧勇;;rhBMP2缓析复合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体外混合培养及体内成骨实验[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燕;李瑞欣;樊瑜波;郭勇;王亮;侍才洪;朱东;张西正;;壳聚糖/羟基磷灰石/脱钙骨基质复合支架材料的微结构及力学特征[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伟;包志明;李莉;李结良;潘继伦;;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支架的制备和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8 张胡静;徐水;朱良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研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9 刘威;莫秀梅;廖素三;Seeram Ramakrishna;;纳米纱与水凝胶可注射性复合支架用于骨组织再生[A];2011年第十一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进展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龚忠诚;魏丽丽;熊卉;孟庆功;李健;龙星;;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负载TGF-β1缓释载体构建颞下颌关节盘的实验研究[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潘宇;用于骨缺损修复的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改性及性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汪学军;增强型聚乳酸基纳米结构复合支架的制备与性能[D];青岛大学;2009年

3 洪昊;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复合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瓣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谢恩;新型仿生BMP-BG-COL-HYA-PS复合支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笪虎;致密层在骨软骨复合支架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中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邓诚;智能水凝胶—去细胞瓣复合支架制备和生物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艳红;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支架负载BMP-2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郭超;Ⅰ型胶原蛋白-P3/4HB组织工程瓣膜无纺复合支架的体外构建及表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赵洪石;二级三维多孔天然胶原—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构建及其生物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何R

本文编号:327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27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