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粘接耐久性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6:04

  本文关键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粘接耐久性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部分喷砂处理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问粘接耐久性的影响目的:研究喷砂处理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之间粘接强度及其耐久能力的影响。方法:120片可切削二氧化锆陶瓷块经切割并烧结后,用240、400、600目砂纸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其中60片瓷片表面接受50 μm粒径A12O3颗粒喷砂处理。使用三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研磨和喷砂的二氧化锆陶瓷表面的粗糙度进行测量。同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砂前后试件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喷砂前后的陶瓷片分别与6种自粘接树脂水门汀:Biscem(BC)、G-Cem(GC)、 RelyX U100(RU)、Multilink Speed(MS)、Maxcem (MC)、SA Luting(SL)进行粘接。各组粘接试件分为两个亚组(n=10)分别接受0、10000次冷热循环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量。在立体显微镜下放大20倍观察试件的断裂模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多重比较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喷砂组二氧化锆陶瓷表面Ra值显著高于研磨组(P0.05)。观察二氧化锆陶瓷表面形貌图像,研磨试件表面有明显的划痕;而喷砂处理后的试件表面没有明显的划痕。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冷热循环降低了所有实验组的粘接强度(P0.001),其中未喷砂陶瓷片与MS组(11.07±2.05MPa)及SL组(9.8±1.3MPa)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与BC组(6.18±1.46MPa)、GC组(5.6±1.15MPa)、RU组(6.29±0.93MPa)和MC组(3.31±1.59MPa)的,喷砂处理显著提高了BC组(12.05±2.51MPa)、GC组(10.1±2.39MPa)、RU组(9.73±1.26MPa)、MC组(5.03±0.83MPa)和SL组(15.22±2.94MPa)的粘接强度,但对MS组(11.23±1.25MPa)没有显著影响。立体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发现,无论冷热循环前或后,所有试件的粘接断裂模式均为陶瓷与树脂水门汀间的粘接界面断裂。结论:不同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间的粘接耐久性不同,喷砂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间的粘接耐久性。第二部分 光照射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粘接性能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的光照射时间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的聚合能力及其与二氧化锆陶瓷与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225片可切削二氧化锆陶瓷块经切割并烧结后,用240、400、600目砂纸对其表面进行打磨。1)打磨处理后的135个瓷片分别与3种自粘接树脂水门汀:{Biscem(BC),G-cem(GC), SA Luting (SL)}在不同的光照时间:5s、20s、40s下进行粘接。37℃蒸馏水中保持0.5h及24小时后取出,将每组试件再均匀分为3个亚组(n=10),一组直接在0.5h及24小时后接受剪切实验,另一组24小时后在冷热循环仪上接受5000次冷热循环后接受剪切实验。在立体显微镜下放大20倍观察试件的断裂模式。2)90个瓷片分别与3种自粘接树脂水门汀:{Biscem(BC), G-cem (GC),SA Luting(SL)}在不同的光照时间:5s、20s、40s下进行粘接。37℃避光保存,0.5h及24 h后接受努氏显微硬度测试。每个实验组制作5个试件。3)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两两比较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光照后24h相比于0.5h,除了G-Cem的40s光照射组和SA Luting的20s和40s光照射组外,光照后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了其余各组的粘接强度。24h后,除G-Cem的40s光照射组和SA Luting的20s和40s光照射组外,冷热循环显著降低了其余各组的粘接强度。冷热循环后,3种树脂水门汀的20s光照射组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5s和40s光照射组的,同时Biscem和G-Cem的5s光照射组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40s光照射组的。立体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发现,无论冷热循环前或后,所有试件的粘接断裂模式均为陶瓷与树脂水门汀间的粘接界面断裂。2)光照后24h,相比于0.5h各组的努氏显微硬度值均显著提高,同时3种树脂水门汀20s和40s光照射组的努氏显微硬度值显著高于5s光照射组的,只有Biscem的40s光照射组的努氏显微硬度值显著高于20s光照射组的。结论:光照射时间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的聚合能力及其与二氧化锆陶瓷与粘接强度和耐久性有显著影响,但照射时间延长并不能有效提高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效果。
【关键词】:二氧化锆陶瓷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粘接强度 粘接耐久性 Al_2O_3喷砂 二氧化锆陶瓷 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 光照射 粘接强度 显微硬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3.1
【目录】:
  • 前言5-7
  • 摘要7-10
  • abstract10-14
  • 文献综述14-22
  • 参考文献19-22
  • 第一部分 喷砂处理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粘接耐久性的影响22-34
  • —、前言22
  • 二、设备和材料22-23
  • 三、方法23-26
  • 四、结果26-29
  • 五、讨论29-32
  • 参考文献32-34
  • 第二部分 光照射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粘接性能的影响34-44
  • 一、前言34
  • 二、设备和材料34-35
  • 三、方法35-37
  • 四、结果37-41
  • 五、讨论41-43
  • 参考文献43-44
  • 致谢44-45
  • 附录一: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45-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瑾;赵莉;王晓东;赵克;;3种粘接材料与氧化锆陶瓷粘接抗剪切强度的比较[J];广东牙病防治;2013年08期

2 田福聪;王晓燕;高学军;;温度循环对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3 刘云鹏;;第二代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改性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14年11期

4 刘艳;张祖太;何敏;丁宁;;齿科氧化锆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15年02期

5 张一;刘玉华;周永胜;钟国雄;;碳化二亚胺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5期

6 陈晨;谢海峰;宋鑫;章非敏;;氧化锆处理剂和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陶瓷粘接的效果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7 吴建中;谢海峰;陈晨;;热酸蚀刻法粗化处理氧化锆陶瓷表面的初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8 杨瑞;张修银;韩智慧;;三种基底材料的吸水膨胀性实验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3年04期

9 谭权昌;吴子祥;雷伟;;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体积收缩的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14年02期

10 廖楚航;田鲲;朱琦;;不同人工老化强度对氧化锆陶瓷粘结强度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翔;新型长链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对瓷修复体粘接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李明星;一种新型底涂—冲洗牙齿粘接方法和牙本质粘接快速老化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宁;季铵功能单体对牙本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姜海敏;循环加载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粘结界面微渗漏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3 徐雅妮;酸蚀时间对正畸粘结剂粘结强度及去粘结后牙色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4 陈怡;纳米尺寸无定形磷酸钙修复脱矿牙本质对其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5 张南;Ⅰ型胶原纤维降解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6 谭静;不同树脂粘结剂对ZrO_2瓷贴面修复模拟四环素牙的实验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4年

7 张永强;表面预处理工艺对涂层结合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洪艳;含nACP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和长期牙本质粘接强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粘接耐久性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27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