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生物网络调控的方剂研究模式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28 20:17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物网络调控的方剂研究模式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方剂的证候效应及其多靶点作用的科学阐释是目前方剂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我们引入和发展了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提出从生物网络调控角度研究方剂原理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方证关系和方剂协同作用机制等研究实例,包括从寒热证候网络构建与模式分析角度探讨方证关系,以血管新生为例构建疾病相关网络,从寒性方剂中提取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组合并研究其网络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生物网络的角度可较好地解释方证、病证关系,方剂协同作用的"涌现"可能来自方中多成分在作用靶点上的网络联系。提示基于生物网络及其调控的方剂研究模式,结合"中医药生物信息学"、"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计算与实验方法,可望为方剂研究开辟新途径。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中药方剂学 证候 生物信息学 系统生物学 网络联系 抗血管新生 多靶点 协同作用 中医药 方剂研究
【基金】:863项目(No.2006AA02Z311) 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No.104009)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No.200366) 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
【分类号】:R289;R318
【正文快照】: 中药方剂的证候效应以及方剂整合调节作用的科学阐释是方剂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随着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前沿科技的进展、生物医药领域数据的迅增以及计算能力与实验手段的快速进步,中药方剂的研究已突破单生物学因素和单纯实验手段的限制,使得从“关系~网络~功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梢,王永炎,季梁,李衍达;复杂系统意义下的中医药学及其案例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11期

2 申维玺,刘玉梅;细胞因子网络与中药的作用机理[J];世界科学技术;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圣宝,刘光伟,张雪冰;高血压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进展[J];安徽医学;2001年06期

2 夏天,李刚,王宗仁,张仲海;脾虚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变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李言;许冠荪;刘广霞;王茎;;针灸督脉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和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韩美君,宫晓虹,王善利,张丹,赵彩虹;TNF-α与中医阴虚证相关性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吴水生,傅晓晴,林求诚;中医衰老学说评述[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赵益业,文旺秀,严夏;中医学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J];光明中医;2000年02期

7 任小巧,卢跃卿,郭秀珍,郭晓玉,高寒河;肝肾阴虚证与神经内分泌网络关系探讨[J];河南中医;1998年06期

8 李梢;从维度与阶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标准化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张其成;五脏调节模型的意义与不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李梢,杨宝琴,王永炎;新病入络及其证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晓平;唐益明;郑利平;;复杂系统仿真对复杂系统研究与创新的意义[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贾振华;李叶双;吴以岭;高怀林;西广成;陈静;谷春华;陈建新;袁国强;吴相春;魏聪;;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艾铁民;;基因组学为中医药现代化奠基[A];2001’全国药用植物与中药院士论坛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小平;;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屈静;丁元庆;;从络病理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A];首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荣;;人生先天之本后天之用的命门系统调节论[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琴;天灸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脑退行性变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马淑然;中医学肾脏调控理论探讨及“肾应冬”调控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苗明三;大枣多糖补气生血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高艳青;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药味配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杨凤珍;艾滋病元气虚损证机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任文英;补肾清热毒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与机理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金黎明;甲壳素衍生物促进骨缺损愈合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商洪才;丹酚酸A神经保护效应评价及机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9 赵彦青;脑出血诱发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及扶正护脑胶囊对其干预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薛恺睿;“肾藏精”的理论探讨及补肾法防御拟除虫菊酯损害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操红缨;二至丸对阴虚模型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2 吴振武;活血祛痰、平肝益气治法方药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李刚;脾虚证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功能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黎鹏程;衰老的五脏虚衰病机及临床抗衰老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1年

5 刘敬伟;从求证到解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成博;中医基础理论与复杂性科学观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张磊;CH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效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魏孟玲;右归饮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性激素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9 丁媛元;更年归肾丸对雌性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免疫及自由基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于向阳;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及其诱发脓毒症的治疗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铜华,叶传蕙;肾衰宁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新铮,罗菊明,胡敏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转化的初步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吴元黔,陈国信;关于“虚证”与“实证”概念的商榷[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3 胡铮;略谈祖国医学对脑溢血的认识(附治验二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4 谢正富;八纲辨证的辩证思想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5 吴元黔;试从控制论方法的角度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意义[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6 朱钧;对《伤寒论》里有关汗法的认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7 李泮英;肺结核辩证和辩病的相互关系(86例临床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8 张志民;《伤寒论》方的运用方法[J];新中医;1980年01期

9 邓铁涛;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J];新中医;1980年02期

10 张问渠;赵锡武老中医治疗咳喘的临床经验[J];新中医;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益强;胡随瑜;张翔;王勇华;鄢东红;刘爱平;朱崇学;;中医肝脏证候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及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2 余朝骏;陈楠;候健;吴永康;谢明国;黄云瑞;;肺胀各证候胸部平片X线征象研究分析[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苏尔云;;三焦论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4 刘志诚;孙凤岷;;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5 范冠杰;吕仁和;;糖尿病肢端坏疽的治疗[A];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二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6 李瑛;张延群;和贵章;韩清;孔祥梅;曾平安;仝润芍;王保亮;;2080例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关系[A];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二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张延群;和贵章;韩清;李瑛;孔祥梅;刘宏选;贺明安;曾平安;汪青;仝润芍;张绮桂;王保亮;;2080例糖尿病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报告小结[A];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二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颜红;;糖尿病性肠病的中医辨治体会[A];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二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魏执真;韦一心;李祖珍;黄丽娟;夏军;许心如;;真心痛180例临床分析及其病机探讨[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10 王如沾;;Ⅱ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初探[A];第四届全国糖尿病(消渴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宝瑕;黄芪五加复方制剂探究[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2 汪少林 汪培玲;舌纹与脏腑三焦的辨证[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太阳温病风温浅探[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陈石;五脏致咳的成因及特点[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广州中医药大学 黎敬波;建立临床证候诊断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6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彭清华 朱文锋;眼科专科辨证体系的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和建清;从《伤寒论》太阳病坏病变证看中医医源性病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8 朱克俭;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观察主体的选择及其相关问题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9 黎敬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10 陶克文:主任医师,原重庆市第二中医医院内科主任;虚症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莉琴;温病湿热证留连气分、缠绵难解机理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李梢;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络”辨治及寒热方剂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杨斌;方剂处方法的宏观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张翠珍;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因素、证候规律及疲劳特征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欧阳宏;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研究及以药测证方法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张天奉;中医证候的科学求真与文化探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何永;胃脘痛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李灿东;胃络痛脾胃湿热证舌与胃粘膜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9 王孟清;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辨治规律及其脾虚失运证的治疗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10 贺泽龙;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朝泰;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2 童晓云;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3 刘亚梅;实热证、虚热证在机体能量代谢方面的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4 李建婷;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的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5 朱成全;新正天丸对偏头痛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及一氧化氮途径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6 吴范武;温病卫分证血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7 梁幼雅;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证候及其胃动力学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张伟;粗糙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郑德俊;温阳益心安神法防治心房颤动的基础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于涛;胸痹(缺血性心脏病)证侯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物网络调控的方剂研究模式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33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