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在肝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30 13:16

  本文关键词: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在肝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肝癌在全球常见癌症中发病率排在第六位,原发性肝癌在中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城市排在第一位,在农村排在第二位。通过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手术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已经用于肝癌的临床诊断,但是它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不高,因此需要一种灵敏性更高的检测方法替代传统方法。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良好的光学性能和自身优点,使其可以作为生物荧光探针,替代传统有机荧光染料,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量子点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荧光生物探针,已受到广泛关注。量子点吸收光谱宽,发射光谱窄而对称,通过调节组成和粒径大小可发射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并且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等特点,克服了有机荧光染料的一些不足,有望成为其替代物。人们已经在免疫分析、DNA杂交、细胞成像、生物传感器、共振能量转移等方面得到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与尝试。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构建量子点CdTe-AFP抗体荧光探针来实现对肝癌的早期检测。 方法 ⑴合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包被的量子点CdTe。 ⑵对量子点CdTe进行物化表征,透射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 ⑶采用MTT、RTCA、细胞周期、AO染色方法检测量子点的细胞毒性。 ⑷对细胞进行标记,检测量子点CdTe的荧光标记效果。 ⑸将量子点CdTe与AFP抗体及牛血清白蛋白-v(Bovine serum albumin-v,BSA-v)偶联,构建荧光探针,并通过测试荧光光谱、SDS-PAGE电泳等检测连接效果。 ⑹用荧光探针对肝细胞成像。 ⑺用荧光探针检测血清和细胞培养液中的AFP含量,并与临床上现在使用的化学发光方法的检测结果对比。 结果 ⑴得到了多种不同荧光的水溶性量子点CdTe。 ⑵得到了QDs-CdTe-AFP和QDs-CdTe-BSA-v荧光探针。 ⑶浓度在5μmol/L下的量子点CdTe对细胞生长影响不大。 ⑷合成的荧光探针可用于肝细胞成像。 ⑸采用荧光探针检测AFP更为灵敏。 结论 本研究通过水相合成法合成了GSH包被的量子点CdTe,构建了QDs-CdTe-AFP和QDs-CdTe-BSA-v探针,并用于了肝癌早期检测。探针检测比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更为灵敏。这些研究表明荧光探针在肝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关键词】:量子点 谷胱甘肽 肝癌 早期检测 甲胎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5.7;R318.0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1 肝癌及量子点13-20
  • 1.1 肝癌概述13-14
  • 1.1.1 肝癌现状13
  • 1.1.2 肝癌检测13-14
  • 1.2 量子点的简介及物理特性14-17
  • 1.2.1 量子点的简介14
  • 1.2.2 量子点的量子效应14-15
  • 1.2.3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15-17
  • 1.3 量子点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7-18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8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18-19
  •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19-20
  • 2 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20-24
  • 2.1 实验部分20
  • 2.1.1 实验试剂20
  • 2.1.2 实验仪器20
  • 2.2 水溶性 CdTe 量子点的制备20
  • 2.3 CdTe 量子点的表征20-22
  • 2.3.1 量子点的透射电镜(TEM)图谱20-21
  • 2.3.2 量子点光学性能表征21-22
  • 2.3.3 量子点的红外测试22
  • 2.4 小结22-24
  • 3 量子点抗体探针的制备与纯化24-29
  • 3.1 试剂与仪器24
  • 3.1.1 试剂24
  • 3.1.2 仪器24
  • 3.2 量子点抗体荧光探针的制备与纯化24-28
  • 3.2.1 量子点抗体荧光探针的制备24-25
  • 3.2.2 量子点抗体荧光探针的纯化与检测25-26
  • 3.2.3 偶联结果与分析26-28
  • 3.3 小结28-29
  • 4 量子点及探针的毒性检测29-35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29
  • 4.1.1 试剂29
  • 4.1.2 仪器29
  • 4.2 实验方法29-31
  • 4.2.1 RTCA 技术检测量子点的体外毒性29-30
  • 4.2.2 MTT 方法验证量子点对细胞生长的影响30
  • 4.2.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30-31
  • 4.2.4 AO 染色31
  • 4.3 量子点的毒性检测实验结果31-34
  • 4.3.1 RTCA 结果与分析31-32
  • 4.3.2 MTT 进一步验证 QDsCdTe 对细胞毒性的影响32-33
  • 4.3.3 流式细胞仪检测量子点 CdTe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33
  • 4.3.4 AO 染色33-34
  • 4.4 小结34-35
  • 5 量子点标记35-38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35
  • 5.1.1 试剂35
  • 5.1.2 仪器35
  • 5.2 实验方法35-36
  • 5.2.1 成像35
  • 5.2.2 流式检测35-36
  • 5.3 量子点标记结果36-37
  • 5.3.1 荧光显微镜成像36
  • 5.3.2 激光共聚焦成像36-37
  • 5.3.3 流式检测37
  • 5.4 小结37-38
  • 6 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38-42
  • 6.1 实验试剂与仪器38
  • 6.1.1 试剂38
  • 6.1.2 仪器38
  • 6.2 肝癌细胞的模拟实验38
  • 6.3 细胞培养上清和血清检测38-39
  • 6.3.1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38-39
  • 6.3.2 血清检测39
  • 6.4 检测结果与分析39-41
  • 6.4.1 荧光成像39
  • 6.4.2 激光共聚焦成像39-40
  • 6.4.3 细胞培养液上清检测结果40
  • 6.4.4 血清检测结果40-41
  • 6.5 小结41-42
  • 7 总结与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7
  • 附录 A 缩略词47-48
  • 附录 B 综述48-60
  • 参考文献56-60
  • 在学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良冬;李雁;袁宏银;庞代文;;量子点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癌症;2006年05期

2 宋国利,杨幼桐,孙凯霞,陈保久,刘慧英;量子点的电子结构及量子效应[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全淅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现状及体会[J];中医学报;2011年09期

4 徐海峰;杨华瑜;张宏冰;毛一雷;;改变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现状的新肝癌血清标志物[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在肝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36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f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