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新型可吸收补片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8:00

  本文关键词:新型可吸收补片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对新型可吸收合成补片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Wistar大鼠54只(雌雄不限,3个月龄,体重250-300g),根据补片种类随机分为3组:壳聚糖纤维编织补片修补组(CHI组),生物补片修补组(SIS组),聚丙烯补片修补组(PPM组)。手术造成大鼠腹壁缺损,分别采用上述3种补片进行修补,对修补后14d、30d、90d时补片周围一般情况、与腹腔脏器粘连程度、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 结果 1、PPM组和CHI组各有1只大鼠死亡,剩余大鼠在各观察点无疝发生,,三组伤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SIS组与腹腔脏器粘连轻,且粘连均位于边缘缝线处,CHI组与腹腔内脏器粘连较严重,粘连评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组织学观察示:在补片植入后14d时三种材料周围便可见新生血管。壳聚糖纤维编织补片炎性反应比其他两组严重,在14d时存在急性炎症反应,异物巨细胞吞噬补片材料的情况也较多见;生物补片与不可吸收聚丙烯补片3个观察时间均为慢性炎性反应,而90d时生物补片炎性反应较聚丙烯补片明显减少。壳聚糖纤维编织补片及聚丙烯补片刺激组织成纤维细胞生成和纤维增生方面较生物补片强,MASSON染色可见大量新生胶原存在,但生物补片组成纤维细胞排列更为有序。 结论 本实验用壳聚糖纤维编织补片植入后胶原纤维增生较多,能够满意修补腹壁缺损,但与已在临床普遍使用的生物补片和聚丙烯补片相比,该补片炎性反应重且内脏粘连明显,还需进一步改进降低炎性反应以提高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可吸收补片 壳聚糖 腹壁缺损 动物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08;R65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符号说明7-8
  • 文献回顾8-15
  • 前言15-17
  • 材料与方法17-21
  • 结果21-28
  • 讨论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7
  • 综述37-50
  • 参考文献45-50
  • 致谢50-51
  • 附录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云良,章一新,杨群,张余光;应用聚四氟乙烯修复腹壁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2 俞林冲;朱雄辉;高晓燕;胡飞;戴海强;蒋袁磊;;内定位全层悬吊补片治疗腹壁缺损4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31期

3 熊峥嵘;陈小林;;先天性腹壁缺损外科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年09期

4 邵建川;韩岩;;暂时性腹腔关闭材料及技术在腹壁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3期

5 张伟国;安伟德;邓中慧;徐雪东;陈更;王嘉;李玉文;;生物补片在感染性腹壁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年02期

6 杜怀林;盛元志;周健英;崔英子;;硅胶膜修补腹壁缺损五例[J];实用外科杂志;1984年02期

7 武卫平,朱清於,李风山,仓为民,钱宁;25例先天性腹壁缺损尸检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年06期

8 冯霞,袁宝龙,孙来保,黄文起,吴昌彬;先天性腹壁缺损修复术的麻醉处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年04期

9 何丽娟,叶明光,施全;先天性腹壁缺损24例尸检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05期

10 王冠宇;肖毅频;王强;张剑;;两种生物材料物理性能及对大鼠腹壁缺损修复的疗效比较[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卫平;蒋涛;易广才;;先天性腹壁缺损流行病学及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刘建春;谷廷敏;林洪武;齐顺贞;;烧伤后腹壁缺损的修复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3 周济宏;刘磊;黎介寿;洪志坚;胡心宝;;带系膜去黏膜小肠片在修复腹壁缺损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济宏;刘磊;黎介寿;洪志坚;胡心宝;姜会庆;;肠管植皮修复腹壁缺损[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孙俊杰;莫家骢;汪凤华;邓高燕;;孕中期修补胎羊腹壁缺损的初步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6 解伟光;;小肠浆肌层修复腹壁缺损的几点注意事项[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解伟光;;小肠浆肌层修复腹壁缺损的几点注意事项[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解伟光;;小肠浆肌层修复腹壁缺损的几点注意事项[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喜海;罗静聪;杨志明;李秀群;;SIS和PPM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初步研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园晖;腹壁缺损 猪皮修复[N];健康报;2007年

2 胡德荣;“腹裂袋”治疗新生儿腹壁缺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聚丙烯丝网补片在修补老年人腹壁缺损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于峰;老年人得了疝气怎么办[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金海;应用新型可降解材料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奇;纳米银—小肠黏膜下层修复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亚杰;三种国产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环境下修补犬腹壁缺损的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2 丁国飞;腹壁战创伤缺损修复固定装置及污染伤口下犬腹壁缺损修复材料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3 任旺;新型可吸收补片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4 邵建川;VSD治疗爆炸伤导致全层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肖毅频;三种猪源性脱细胞生物材料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可吸收补片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38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