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单分子力测定技术研究A549细胞与核酸适配体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01 15:17

  本文关键词:单分子力测定技术研究A549细胞与核酸适配体相互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细胞为识别目标的核酸适配体是指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cell-SELEX)技术筛选所获得的短片段单链核苷酸序列,因其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性,易于合成和修饰等优点,已经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虽然已经知道核酸适配体是通过形成特殊的构型以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等方式与靶目标相互结合,但是目前关于核酸适配体与靶目标结合机制和性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核酸适配体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与核酸适配体的相互作用,有利于阐明细胞与核酸适配体的结合机理、解离过程和结合位点等信息,同时也为核酸适配体分子探针的设计、亲和力和稳定性的改善、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设计等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已成为生物化学和分子医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之一。 本论文利用单分子力测定技术在活细胞水平上研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其四条核酸适配体S1、S11e、S15和S6的相互作用。主要内容如下: 1.单分子力测定技术研究核酸适配体与A549细胞结合的动力学力谱。在近生理条件下考察了四条核酸适配体分别与A549细胞结合的特异性作用力大小,并用动力学力谱研究了不同加载速率下四条核酸适配体分别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四条核酸适配体-细胞解离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和能垒。比较在同样加载速率范围内四条核酸适配体的能垒,发现它们从结合态到解离态经过的途径相近,解离过程均需要跨越两个能垒,经过一个中间态达到解离终态,并且A549细胞与其四条核酸适配体相互作用结合能力的强弱与内外能垒的大小有关。 2.单分子力测定技术用于核酸适配体与A549细胞结合位点的研究。采用四条核酸适配体S1、S11e、S15和S6,以其中一条封闭细胞表面相应的结合位点,然后用单分子力测定技术考察另外三条与封闭后细胞的相互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四条核酸适配体与细胞结合的结合位点均不相同。还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此结果进行验证,其结果与单分子力测定技术的实验结果一致。 以上研究为从单分子水平上阐明细胞与核酸适配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单分子力测定 动力学力谱 核酸适配体 A549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411;R3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8-11
  • 第1章 绪论11-25
  • 1.1 检测核酸适配体与其靶目标单分子相互作用的常见方法11-16
  • 1.1.1 单分子荧光技术11-12
  • 1.1.2 光镊12-13
  • 1.1.3 原子力显微镜13-16
  • 1.2 核酸适配体结合位点的研究方法16-23
  • 1.2.1 核酸适配体与纯化蛋白结合位点的研究方法17-19
  • 1.2.2 核酸适配体与细胞结合位点的研究方法19-23
  • 1.3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23-25
  • 第2章 单分子力测定技术研究核酸适配体与 A549 细胞结合的动力学力谱25-43
  • 2.1 前言25
  • 2.2 实验部分25-30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25-27
  • 2.2.2 实验方法27-30
  • 2.3 结果与讨论30-41
  • 2.3.1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30-31
  • 2.3.2 激光共聚焦成像31-32
  • 2.3.3 接触时间对成键几率的影响32
  • 2.3.4 单分子力测定核酸适配体与 A549 细胞相互作用32-34
  • 2.3.5 S1、S11e、S15 和 S6 与 A549 细胞特异性相互作用力的证明34-37
  • 2.3.6 不同加载速率下核酸适配体与 A549 细胞之间的单分子作用力37-41
  • 2.4 小结41-43
  • 第3章 单分子力测定技术用于核酸适配体与 A549 细胞结合位点的研究43-57
  • 3.1 前言43
  • 3.2 实验方法43-46
  •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43-44
  • 3.2.2 实验方法44-46
  • 3.3 结果与讨论46-56
  • 3.3.1 单分子力测定对于细胞结合位点封闭浓度的考察46-47
  • 3.3.2 单分子力测定考察 S1、S11e、S15 和 S6 与 A549 细胞结合位点47-55
  • 3.3.3 流式细胞术分析55-56
  • 3.4 小结56-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6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67
  • 附录 B 第二章中所涉及到的公式计算67-68
  • 致谢6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密;刘连庆;席宁;王越超;董再励;肖秀斌;张伟京;;基于AFM的淋巴瘤细胞成像及其机械特性测定[J];科学通报;2010年22期

2 彭元;王牡;蔡继业;;AFM和SNOM等扫描探针显微镜对细胞膜表面及其分子的纳米表征[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3 邢晓波;黄训;朱德斌;王海燕;蔡继业;;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不同刺激条件下T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力学特性[J];激光生物学报;2013年06期

4 李密;刘连庆;席宁;王越超;;AFM单分子力谱技术测量膜蛋白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4年13期

5 Mi Li;Lianqing Liu;Ning Xi;Yuechao Wang;;Progress in measuring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membrane proteins with AFM single-molecule force spectroscopy[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22期

6 梁红茹;杨松涛;张涛;胡桂秋;夏咸柱;;核酸适配体及其在病原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7 符越;金肖玲;黄志龙;;基于首次穿越的扩散过程理论研究单分子键断裂[J];力学季刊;2013年04期

8 王旭;杨宇;吴江;;适配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1期

9 张瑞秀;徐文;殷正丰;;肿瘤细胞特异性适配子筛选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05期

10 Yan Zhang;Ganyun Sun;Shouqin L

本文编号:412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412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