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利塞膦酸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0-12-10 13:08
  实验背景利塞膦酸钠(Risedronate,RIS)是第三代含氮双膦酸盐,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骨癌痛及佩吉特病等疾病的治疗。既往研究表明RIS主要通过调节骨代谢紊乱来产生抗炎镇痛作用,但RI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否产生镇痛作用尚未见有报道。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外周和/或中枢感觉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之前有研究表明,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参与了NP的发生和发展,其中神经小胶质细胞可分泌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来产生炎症反应,如IL-1β、IL-6以及TNF-α等。有研究表明,破骨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均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并且同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Service等人发现在骨癌痛模型中,双膦酸盐减弱了肿瘤诱导的外周和中枢致敏标志物,如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因此我们猜想RIS可能通过抑制胶质细胞、p38 MAPK通路的活化,减少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产生镇痛作用。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L5脊神经结扎剪断模型模仿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过皮下注射RIS来探讨RIS对NP的镇痛作用及分子机制;首先通过皮下注射RIS观察大鼠疼...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利塞膦酸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A、B术前30min至术后7天皮下注射RIS后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MWT的比较

皮下注射,大鼠,术前


通过术后 7 天至术后 21 天皮下注射 0.5mg/kg RIS 后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 SNL+saline 组比较,aP<0.05。IS 对神经损伤后大鼠热缩足潜伏期 (TWL)的影响组术前 1d 时 TW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 1d组、C 组两侧及 SNL 组、R(M)组对侧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5)。与 Sham 组术侧相比,SNL 组、R(L)组及 R(H) 组术侧术后 5、WL 均降低 (P<0.05), R(M)组、C 组与 Sham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5);与 SNL 组术侧比较,在术后 5、7、10、14d,R(L) 组、R(M术侧 TWL 升高(P<0.05);与 R(M)组比较,在术后 5、7、10、14d(H) 组术侧 TWL 较低(P<0.05),见图 1.2A、B。结果证明,RIS 可后大鼠热痛觉过敏,并在剂量为 0.5mg/kg 时镇痛效果更佳。据上一步实验结果,通过术后 7d 至术后 21d 皮下注射 0.5mg/kg RL 组相比,R(M)组 TWL 升高(P<0.05),见图 1.2C。结果证明,在痛形成后,RIS 可明显减轻神经损伤后大鼠热痛觉过敏。

皮下注射,大鼠,术前,损伤后


图 1.2A、B 术前 30min 至术后 7 天皮下注射 RIS 后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 TWL 的比较。与Sham+saline 组比较,aP<0.05;与 SNL+saline 组比较,bP<0.05;与 R(M)组比较,cP<0.05。图 1.2C 通过术后 7 天至术后 21 天皮下注射 0.5mg/kg RIS 后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 TWL 的比较。aP<0.05;与 SNL+saline 组比较。2 RIS 对神经损伤后大鼠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本文编号:2908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908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