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8 11:08

  本文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方医科大学》 2007年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杨剑  

【摘要】: 肝癌是常见病和多发病,20世纪90年代成为第二位癌症杀手,发病率约20.4/10万。外科治疗目前仍然是治疗肝癌的最有效也是首选方式。 由于肝脏管道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增加了手术及介入等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术前全面了解肝脏血管结构是肝脏肿瘤外科切除的先决条件,了解了肝脏血管的解剖,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且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制订以及患者的处理有重要影响;详细了解肝动脉的解剖变异才能保证肝动脉化疗栓塞能全面阻断肿瘤区域动脉血供,提高介入疗效。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MSCT血管成像(Multipl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技术是指在一次屏气下,经体表静脉团注对比剂,MSCT行连续快速的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加上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而显示靶血管结构的技术,操作简捷,经济、实用、无创。尤其是随着64层螺旋CT出现,可以更加准确的显示靶血管的解剖及变异,能多角度来观察靶血管与病灶的关系,在肝癌外科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目的 1、研究肝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表现特点。 2、研究64层CTA对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显示及对临床的指导价值。 3、研究64层CTA在肝癌动脉规则性、变异性及寄生性供血分类中的应用。 4、探讨64层CTA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病例组成:(1)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2005年11月-2007年2月期间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106例。包括男性8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7.4岁。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83例,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hepatic tumors,MHT)23例。(2)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的HCC患者68例(不包括肝移植术2例),男60例,女8例,平均年龄49岁。临床以肝区疼痛、上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甲胎蛋白(AFP)阳性46例(67.6%),AFP阴性22例(32.4%)。乙肝血清学检查阳性者52例(76.5%),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2例(2.9%)。其中并发肝硬化58例(85.3%),门脉高压症8例(11.8%)。肝功能Child-Pugh's分级,A级56例(82.3%),B级12例(17.7%)。 2、检查方法:(1)平扫:所有患者检查前口服清水500~1000ml,平扫取仰卧位,取头足方向扫描,范围自肝顶至肾下极。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250mAs,螺距(Pitch)0.984,旋转时间0.5s,层厚5mm,间隔5mm,扫描视野(field of view,FOV)330mm。(2) CTA扫描:使用20号套管针从双筒注射器A管经肘静脉以5ml/s速率注入20ml,行同层动态扫描,共扫描30s。然后以相同速率从A管注入70~120ml对比剂(剂量为1.5ml/kg),对比剂注射完后从B管20ml生理盐水,以测得腹主动脉峰值时间作为动脉期扫描启动时间(21-25S),于注射对比剂开始后30-35s行动脉晚期扫描,50-55s行门静脉期(包括静脉期)扫描,每期扫描时间约6-8s。 3、图像处理及分析:所有图像均以最小层厚0.67mm间隔0.33mm重建,重建图像传送至Mxview工作站。图像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VR)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三种方法进行后处理。由2名高资历影像科医师共同分析CT原始图像及CTA三维重建图像,经过图像多角度旋转,以最佳位置显示肝动脉起源及走行、肿瘤供血动脉、瘤内肿瘤血管形态、门静脉受侵征象及肿瘤与肝脏血管的相互关系等。病例的平均后处理时间约为30分钟。 4、统计学分析:本实验主要为形态学描述,基本不涉及统计学推断。 结果 1、肝癌64层CTA表现:83例原发性肝癌,出现肿瘤染色52例,肿瘤血管48例,肿瘤供血动脉44例,其中35例供血动脉明显增粗、僵直、分支增多,32例血管明显移位。7例为2条肝动脉供血。和23例有DSA对照,64层CTA在检出肝癌供血动脉方面的准确性为96.2%(25/26)。门静脉期检出门静脉癌栓28例,4例出现下腔静脉癌栓,8例出现动-静脉瘘。23例转移性肝癌中可见肝内多发性质相同病灶,18例血管无明显增粗,5例血管有增粗,且血管走行僵硬。 2、肝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分析:106例肝动脉正常解剖80例,占75.5%;肝动脉解剖变异26例,占24.5%。其中属于MichelsⅡ型7例,占6.6%;Ⅲ型4例,占3.8%:Ⅳ型1例,占0.9%;Ⅴ型3例,占2.9%;Ⅵ型2例,占1.9%;Ⅶ型0例,占0%;Ⅷ型1例,占0.9%;Ⅸ型3例,占2.8%(图4);Ⅹ型0例,占0%。此外,本组有5例为Michels分类中未列出的类型。 3、肝癌动脉供血分类:肝癌肝动脉规则性供血有86例,占81.1%;变异性供血18例,占17.0%,根据变异肝动脉起源部位可分为四个供血亚型。肝癌非肝动脉供血(寄生性供血)2例,占1.9%,且均为膈下动脉供血,其中一例肝癌由腹腔—肝总动脉和右膈下动脉共同供血。 4、68例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分析:本组行外科治疗的68例原发性肝癌CTA三维重建图像均清晰显示肝脏肿瘤和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肝癌位于右肝42例,左肝18例,左、右肝均有6例,尾状叶2例。肝癌直径>10cm 8例(11.8%);5~10cm 50例(73.5%);<5cm 10例(14.7%)。29例行TACE介入治疗,CTA检查发现肿瘤供血动脉变异4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供血2例,胃左动脉供血1例,右膈下动脉联合肝右动脉供血1例;其余39例行手术治疗,三维成像显示肿瘤未侵犯邻近组织、血管者23例,肿瘤侵犯邻近血管或组织者9例,动静脉瘘2例(图4A、B),门静脉癌栓5例,与术中探查结果相一致者38例,正确率97.4%。行局部根治性切除16例,右半肝切除10例,左外叶切除7例,,左半肝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1例,左三叶切除1例,右三叶切除1例,尾状叶切除1例。 结论 1、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快速、精确、非损伤性的血管成像检查方法,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能多角度、重复观察肿瘤及靶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精确显示肝癌血管改变的特点。 2、64层螺旋CT肝动脉CTA能够精确地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可以检出肝癌供血动脉、肝外异位供血动脉。 3、64层螺旋CTA可以了解肝脏肿瘤的数目、大小、位置,显示血管的形态、走行,提供门静脉和肝静脉及肿瘤侵犯血管的详细信息,对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为肝移植等提供更多重要信息。 4、64层螺旋CTA帮助减少介入手术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全面阻断肿瘤区域动脉血供,提高介入治疗疗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35.7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4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技术在肝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14-40
  • 1 前言14-15
  • 2 材料与方法15-18
  • 3 结果18-27
  • 4 讨论27-35
  • 5 结论35-36
  • 6 参考文献36-40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40-42
  • 综述42-50
  • 研究生期间基金项目、发表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50-52
  • 统计证明52-54
  • 致谢54-5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蕾;原发性肝癌的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与DSA对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秉航,李良才,何亚奇,黄德成,吴任国,林长銮;中晚期肝癌动脉早期MSCT血管造影[J];放射学实践;2004年03期

    2 张龙江,杨亚英,杨桂芬,包颜明,宋光义;国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160例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4年06期

    3 丁家明,李惠君;肝动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肝胆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4 王爽;多层螺旋C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03期

    5 罗建光,杨东益,刘固岗,杨树仁,沈树斌,李德泰,伍玉枝;肝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和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年04期

    6 葛英辉,谢晓东,宋彬,周翔平,闵鹏秋;肝脏螺旋CT血管造影──动脉系统三维成像初探[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9年01期

    7 楼俭茹,刘文亚,温浩,王海涛,杨文;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燕霞,王滨;肝癌的血管生成与螺旋CT和动态MRI的强化[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1期

    9 田建明,王飞,叶华,王振堂,杨继金,刘崎,孙飞,陆建平;肝癌的规则性、变异性供血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年02期

    10 谭理连,李扬彬,李树欣,陈徳,江金带,李志铭;螺旋CT肝动脉期及三维重建对原发性肝癌供血血管及血供情况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华;范卫君;李长江;顾仰葵;张亮;高飞;鹿连伟;李文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指导作用[J];癌症;2009年02期

    2 闫旭升;罗永胜;陶根根;王合义;;胃十二指肠动脉伴肝右动脉变异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罗小平,喻明宪;56例右膈动脉供血的大肝癌栓塞治疗的价值[J];重庆医学;2001年03期

    4 张嵘;梁碧玲;李勇;曾伟科;李洁婷;;64层螺旋CT对评价门静脉病变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2期

    5 陈保君;;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当代医学;2012年14期

    6 谭伟;柯要军;沈蓓;简纪华;白玲;范烨;余中发;卢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J];放射学实践;1998年03期

    7 张龙江,包颜明,宋光义 ,杨亚英,陆琳,王克超 ,王筱莉;多层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像的初步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2年04期

    8 牟玮,李强,游箭,陈洁;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J];放射学实践;2003年05期

    9 张龙江;肝动脉的CT血管造影[J];放射学实践;2003年09期

    10 张龙江;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金华;李长江;鹿连伟;李文全;高飞;顾仰葵;张亮;;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杰;卜庆丰;李映;;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晓兵;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可切除性评价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李晓平;腹腔镜肝脏外科的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3 李卉;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05年

    4 边杰;肝移植受体血管术前MSCTA与3D-DCE-MRA评估及病理对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钟群;肝炎后肝硬化及其相关性肝癌的CT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6 林科灿;肝脏三维重建及虚拟肝脏手术规划临床应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范义;肝癌化疗栓塞前后MR弥散和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飞;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胃部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苏蕾;原发性肝癌的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与DSA对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贾艳杰;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检测对肝细胞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诊断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剑;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分析及对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清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韩庆贺;256层螺旋CT和MRCP对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研究(附34例病例资料)[D];吉林大学;2011年

    7 闫培宁;门静脉肝外分支解剖及“第四肝门”的命名[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陈贸易;肝癌破裂出血的急诊外科手术与TAE术的疗效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杨东;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对比观察[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程文;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病变的诊断及评估肝脏原发恶性肿瘤动静脉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旸;汪森明;覃涛;魏倩杰;汪嬿如;;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福建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2 黎军强;刘彪;林源;;微导管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6年06期

    3 苏蕾;杨学华;高剑波;张永高;张智栩;;肝动脉解剖变异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9年11期

    4 丁家明,李惠君;肝动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肝胆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5 万智勇;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介入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1期

    6 曲宁;徐荣天;;CT血管成像在肝移植术前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年01期

    7 周立新;陆建常;李高忠;马冠英;刘晓庚;;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年07期

    8 朱吉高;王立夫;王立兴;;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与介入治疗[J];海南医学;2007年03期

    9 郑小华;官泳松;周翔平;黄娟;刘军;;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后肿瘤存活区的血液供应[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年03期

    10 田建明;王飞;叶华;王振堂;孙飞;刘崎;杨继金;陈栋;;肝癌的动脉供血分类研究:规则性、变异性和寄生性供血[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秉航,林长銮,董传乐,黄湘漪,,欧星泰;肝细胞癌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动脉期、六脉期影像比较[J];放射学实践;1998年01期

    2 刘士远;螺旋CT的原理、技术及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6年01期

    3 全冠民;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6年04期

    4 王爽;多层螺旋C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03期

    5 朱月莉,王滨,史英红;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与螺旋CT增强特征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年01期

    6 吴东,周康荣,陈祖望;螺旋CT门静脉造影延迟时间的合理选择[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年05期

    7 涂小煌,陆志范,饶本强,周信达,肖奇;原发性肝癌的供血动脉解剖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9年05期

    8 罗建光,杨东益,刘固岗,杨树仁,沈树斌,李德泰,伍玉枝;肝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和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年04期

    9 葛英辉,谢晓东,宋彬,周翔平,闵鹏秋;肝脏螺旋CT血管造影──动脉系统三维成像初探[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9年01期

    10 燕霞,王滨;肝细胞癌的肿瘤血管生成与动态MRI增强特征的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钊猷;肝癌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肿瘤;1995年03期

    2 陈丽萍,迟宝荣;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应用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02期

    3 樊嘉;黄成;;肝癌冷冻消融治疗合理选择与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4 邵玉英;蒋士卿;;脾胃理论在肝癌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09年05期

    5 吴伟霞;倪国华;吴书庆;;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18期

    6 王莉慧;徐萍;江海燕;蔡文智;;肝癌的介入疗法及护理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年04期

    7 陈伟强,张世能;肝癌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的变化[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8年04期

    8 程树群;周信达;汤钊猷;余耀;鲍苏苏;钱德初;;碘化油协同高功率聚焦超声对肝癌的治疗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9 孙经建,杨甲梅;TACE联合PCV/E用于肝癌治疗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10 吴孟超;;肝癌外科治疗的近期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晞;;射频消融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A];2010湖北省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许若才;李建良;刘寒春;余智渊;孔轶;马国安;李科;欧双艳;;射频消融治疗5cm以下肝癌[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郑传胜;;射频消融术:肝癌治疗的新挑战[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燕浩;李家平;谭国胜;殷云志;向贤宏;;77例肝癌合并动门脉瘘的介入治疗疗效观察[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吕明德;谢晓燕;陈俊伟;殷晓煜;黄洁夫;;超声引导肝癌治疗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郑加生;;危险部位肝癌RFA治疗[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刘城林;;中医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A];2010广东肝病防治百日行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10年

    8 唐云强;;新型微波手术刀在肝癌的精细肝切除术的应用研究[A];2010广东肝病防治百日行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10年

    9 叶观瑞;车斯尧;潘思波;黄燕金;陈钦寿;梁永任;;超选择性肝动脉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10 牟培源;董宝玮;梁萍;于晓玲;于德江;苏莉;张晶;;高聚生肝内注射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彩历;[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记者宋翩 通讯员廖仕明 罗曙光;[N];大众科技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敏;[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教授 马曾辰;[N];健康报;2011年

    6 山西中医学院 李朝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董青;[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陈惠芬;[N];健康报;2010年

    8 通讯员 姜斌 郭燕萍;[N];南通日报;2011年

    9 记者 宋晓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江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肝癌治疗的循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潘一峰;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介导的端粒酶hTERT反义核酸治疗肝癌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陈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肝癌治疗中的自噬药理学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晓阳;强恒磁场对人肝癌增殖和转移侵袭抑制影响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盛庆寿;青蒿琥酯对H_(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肿瘤组织VEGF、FasL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华茂;抗EGFRvⅢ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7 马瑞花;逆转糖酵解—基于糖代谢的肝癌治疗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牛辉;抗人DR5单克隆抗体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蕾;聚丙交酯乙交酯纳米粒(PLGA-NP)介导P16-P53基因联合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高建军;肝癌治疗潜在靶点c-Met及肿瘤靶向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志龙;肝硬化影响循环肝癌细胞形成复发转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左绍志;旋毛虫与H7402肝癌细胞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柴广金;氟尿嘧啶缓释剂联合放射治疗肝癌的疗效[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4 沈晓东;热休克蛋白70联合IL-2对肝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5 刘桦;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杀伤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刘洋;STAT3-siRNA表达载体对肝癌细胞pim-2基因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邓超;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D];吉林大学;2008年

    8 牛永健;150例原发性肝癌的不同治疗手段的临床预后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9 吴国刚;IGF-1R硫代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10 牛司华;超声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7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77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