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小脑幕切开对缓解侧裂区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30 00:17

  本文关键词:幕上低级别胶质瘤外科技术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医科大学》 2013年

小脑幕切开对缓解侧裂区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李海涛  

【摘要】:目的侧裂区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该区域解剖结构复杂,血管较多,血供丰富,肿瘤巨大,,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及术后出血几率高,若出现术后高颅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CH)导致脑疝将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术后使用甘露醇已经成为经典的脱水降低颅内压的手段,本文将探讨在术中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性地将小脑幕切开,是否能有效预防术后出现术区水肿,避免高颅压脑疝形成。 方法本研究共收集我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侧裂区胶质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2例,为缓解术后水肿,防止术后高颅压形成脑疝,术中在切除病灶后将小脑幕裂孔切开约1cm,并充分止血后关颅。对照组患者30例,术中未将小脑幕切开。统计患者术后颅内压指数,术后住院时间,甘露醇用量,二次手术(术后水肿导致高颅压形成脑疝行去骨瓣减压术)例数,及术后急性肾功能损害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术后颅内压(11.03±2.82mmHg),术后住院时间(10.96±1.49d)和甘露醇用量(28.84±4.08次)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是(16.35±3.69mmHg,12.40±1.65d,37.26±4.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观察发现,对照组的30例患者,虽然在术中我们尽量保留患者的主要引流静脉,并尽可能地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对血管的骚扰,但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较严重的脑水肿,术后ICP多高于正常值,使我们不得不加大甘露醇的剂量。而实验组的32例患者,术中在病灶切除后将小脑幕切开,术后患者的颅内压指数将明显降低,可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减少甘露醇用量。对于侧裂区胶质瘤特别是病灶偏颞岛叶的患者,通过在术中预防性地切开天幕裂孔,可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避免高颅压脑疝形成,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术后疗效,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并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9.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健;岑波;林涛;朱永鹏;;外侧裂脑岛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2 李希芝;李剑;范嘉琏;;白血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07年11期

3 史焕昌,孙鸿,张跃康,毛伯镛;外侧裂区胶质瘤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J];四川医学;2004年08期

4 李家亮;于春江;;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5 王磊,张懋植,赵继宗,韩小弟;岛叶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微创手术治疗(附30例报告)[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6 杨本强,周丽娟,崔兴华,綦向,刘文源,王非;侧裂周围区脑胶质瘤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显峰;徐保峰;朱战鹏;郭云宝;赵刚;;岛叶区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2 张建民;;低级别胶质瘤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年02期

3 朱海波;张懋植;;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12年13期

4 方耀春;王占祥;姜月明;朱宏伟;薛伟明;谭国伟;郭剑峰;;外侧裂区胶质瘤56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张勇;周幽心;孙春明;王中;张世明;周岱;;显微手术治疗外侧裂胶质瘤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8年11期

6 王景波;吕然博;李国建;张万宏;范学飞;张建平;;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年02期

7 陈建华;赵庆府;吴新建;;翼点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脑岛叶胶质瘤2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3期

8 张明宇;霍雷;王君宇;马志明;方加胜;饶以华;谭泽明;张振兴;;岛叶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9 祁光蕊;陈楠;郭玉林;朱凯;龚瑞;来彦博;赵丹;李坤成;王星;陈霖;朱力;王晓东;金国宏;;中国汉族成人岛叶MRI测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年09期

10 王兴朝;高之宪;;岛叶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及对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章大谦;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脑脊液趋化因子SDF-1测定及意义[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王冠;颅内肿瘤术后静脉闭塞后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祁光蕊;中国汉族正常成人岛叶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4 吴骋;岛叶胶质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附10例报告)[D];浙江大学;2007年

5 潘树鹏;岛叶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智奇;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岛叶、基底节区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7 曾实;幕上低级别胶质瘤外科技术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牟永告,张湘衡,潘力雄,陈忠平;侧裂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癌症;2002年10期

2 卢新天;;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治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3 张建党,刘睿,周汉光;侧裂区脑瘤显微切除术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4 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谢伟,潘云曦,成惠林,印红霞,刘承基,张祖暄;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5 王磊,赵继宗;岛叶病变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7期

6 张义,赵卫东,罗青扬,鲍伟民,毛仁铃,黄峰平;经外侧裂岛叶肿瘤切除术[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风景,陈峻严,徐朝阳;外伤性侧裂区脑挫裂伤伴薄层硬脑膜下血肿2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1期

2 黄宝青,李海燕,宋广林,王善良;颞叶侧裂区脑挫裂伤72例诊断及处理[J];中国乡村医药;2003年06期

3 周建宏,唐志放,陆华;外伤性侧裂区脑挫伤167例分析[J];江苏医药;2002年07期

4 林宜生,漆松涛,林庭凯,李光昭,洪湖强,刘炜,陈亿民;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5 杨梅庭,陶崇清,李春茂;侧裂区减压引流治疗重型额颞部脑损伤246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6 郭宗仁;;侧裂区脑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34例临床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7 高洪波;何正文;任年军;章凯;;21例侧裂区胶质瘤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07年07期

8 赵文旭;周爱泉;戴莉;;翼点入路在侧裂区脑损伤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9 陈民;吴雪松;潘荣南;李文;罗云平;;侧裂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7例报告)[J];右江医学;2008年03期

10 丁方,朱光耀,戎建东;微创显微手术切除颅脑侧裂区附近胶质瘤[J];浙江临床医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文;金心;刘汉江;吴晔;贺军华;;手术治疗创伤性侧裂区血肿35例临床分析[A];2011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史璐;张永琴;刘静;张燕;雷晓萍;;1例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侧裂区胶质瘤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兰青;;小脑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初步临床应用[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4 马庆海;武文元;白杰;;经颞下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郭林现;党建安;吕杰;;外伤性急性脑疝149例救治分析[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苏万东;倪石磊;李新钢;刘玉光;朱树干;;颞下-小脑幕入路在中颅底病变的应用(附17例报告)[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新中;周国胜;;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杨军;马顺昌;齐建发;胡业帅;于春江;;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岩骨尖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探讨(附33例)[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谢光天;韩义新;王波定;陈茂送;张剑;;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A];2006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林志雄;梅文忠;何理盛;陈龙;王晨阳;康德智;;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临床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中波 高从军;[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 刘伟国;[N];健康报;2007年

3 戴永强;[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 邢宏义;[N];家庭医生报;2010年

5 韩建中 雷永升;[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孙丽广;[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河北远征药业 王东军;[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8 秦明;[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王小衡 蔡书宁;[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金扬;[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刘军;小脑幕切迹间前隙的解剖及有关手术入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喜安;岩斜坡区外侧型颅底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何荣芝;高张盐水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D];中南大学;2008年

5 许海洋;改良经岩骨侧方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兴河;颞叶内侧区显微解剖及手术入路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7 司志超;人脑静脉系统参与调节颅内压增高的机制及意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彭志强;内镜辅助下锁孔手术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9 吴臣义;乙状窦前经颞骨岩部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丁汉祥;化痰开窍泻浊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涛;小脑幕切开对缓解侧裂区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白召;CTA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伴侧裂血肿的外科治疗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3 徐亮;小脑幕脑膜瘤一例分析报告[D];武汉大学;2004年

4 聂柳;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58例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5 吉文玉;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与疗效[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徐永龙;岛叶病变手术解剖及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7 冷基勇;颞下外侧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8 吴德俊;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9 陶伟;人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学、影像学观察及其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10 李先强;“通里攻下法”对家兔颅内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幕上低级别胶质瘤外科技术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78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d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