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诊断及早癌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9 18:11

  本文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诊断及早癌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三军医大学》 2009年

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诊断及早癌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武育卫  

【摘要】: 研究背景: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或无症状,使其检出率和诊断率偏低,而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在于普及内镜检查,以及提高内镜医师对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形态特征的识别,所以,内镜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国外用于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方法主要有色素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NBI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等,使诊断率明显提高,并根据内镜下病变特征鉴别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以及判断有无淋巴结和脉管转移,为合理选择内镜下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主要包括黏膜切除术(EMR)和黏膜下剥离术(ESD),此治疗方法在日本已成为热门课题,其治疗技术已趋于成熟,且文献显示黏膜内癌的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国内早期食管癌以外科手术为主,内镜微创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课题主要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10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比较术前内镜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探讨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下超声小探头判断早癌浸润深度、新的内镜分型鉴别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并对早癌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内镜下EMR、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本课题包括四部分,分述如下: 一、内镜下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目的:探讨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10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及197例非癌(癌前病变和非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法检查。比较单一卢戈液染色和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后病变染色及范围显示情况,并与活检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法与单一卢戈液染色法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 结果:卢戈液不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是89.5%、96.0%,卢戈液不染色-美蓝深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是86.3%、99.4%。卢戈液淡染色诊断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是90.7%、55.7%,卢戈液淡染色-美蓝淡染色诊断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是81.5%、96.8%。卢戈液淡染色诊断非癌前病变敏感性、特异性是97.9%、69.2%,卢戈液淡染色-美蓝不染色诊断非癌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是92.9%、100.0%。 结论:1、单一卢戈液染色,早期食管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多呈不染色,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多呈淡染色;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早期食管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多呈卢戈液不染-美蓝深染色,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多呈卢戈液淡染-美蓝淡染色。2、诊断早期食管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与单一卢戈液染色相似;诊断食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非癌前病变,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单一卢戈液染色。3、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法能较准确诊断食管病变性质,可鉴别早期癌、不典型增生、非癌前病变,鉴别癌前病变和非癌前病变明显优于单一卢戈液染色。4、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使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边界和范围更加清晰,为内镜下治疗提供准确切除范围。 二、内镜下超声小探头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判断 目的:探讨内镜下超声小探头鉴别上皮内癌、黏膜肌层癌及黏膜下癌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10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前行内镜下超声小探头检查,分析上皮内癌、黏膜肌层癌、黏膜下癌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评价超声小探头鉴别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的价值。 结果:超声小探头显示:上皮内癌28例,黏膜肌层癌29例,黏膜下癌42例,固有肌层癌2例;术后病理证实:上皮内癌27例,黏膜肌层癌33例,黏膜下癌41例。超声小探头判断食管黏膜内癌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9.7%、88.3%、93.0%、83.3%;黏膜下癌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3%、85.4%、83.3%、89.8%;鉴别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总准确率为87.1%;超声小探头显示9例为过深分期,4例为过浅分期;判断淋巴结转移发现率为50.0%。 结论:1、超声小探头能较准确鉴别食管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但存在过深和过浅分期。2、超声小探头在诊断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方面有局限性。3、超声小探头能够为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对选择内镜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有重要价值。 三、新的内镜分型鉴别早期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 目的:探讨新的内镜分型鉴别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10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普通内镜及超声内镜下表现,根据癌灶生长方式、隆起高度、凹陷深度进行分型,共分表面扩散生长型、腔内生长型、壁内生长型、双向生长型、混合生长型五种类型,比较内镜分型与术后病理判断癌灶浸润深度的关系。 结果:以表面扩散生长型、腔内生长型高度5mm、双向生长型高度2mm及壁内生长型深度0.5mm多提示黏膜内癌;以腔内生长型高度≥5mm、双向生长型高度≥2mm、壁内生长型深度≥0.5mm及混合生长型多提示黏膜下癌。新的内镜分型诊断早期食管黏膜内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8.0%、91.7%、85.9%、86.5%,黏膜下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7%、78.0%、86.5%、85.9%,鉴别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的总准确性为86.1%。 结论1、我们提出的新的内镜分型可较准确鉴别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2、该内镜分型对指导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以及有助于将早癌患者分为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 四、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及与外科手术疗效初步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内镜下EMR、ESD术对早期食管癌的治疗价值。 方法:分析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治疗10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EMR术30例共32个病灶,内镜下ESD术4例,外科手术67例共68个病灶。比较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内镜下EMR术后病理:上皮内癌12个病灶,黏膜肌层癌19个病灶,黏膜下癌1个病灶,切除标本与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9%;31个病灶完全切除,切除成功率为96.9%。ESD术后病理:上皮内癌2例,黏膜肌层癌2例,剥离成功率为100.0%,大出血发生率为0.0%。内镜治疗组术后死亡2例,其总生存率为94.1%,术后第3、4年生存率分别是93.8%、84.6%;外科手术组死亡3例,其总生存率为95.5%,术后第3、4年生存率分别是96.6%、87.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总生存率和术后第3、4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术后5年生存率因随访例数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1、内镜下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安全、有效,但有残留和复发。2、内镜下ESD能实现早期食管癌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完整剥离,术后可提供完整病理诊断,有出血和穿孔风险。3、内镜下EMR、ESD治疗术后患者创伤小、生活质量高。4、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组与外科手术组总生存率和术后第3、4年生存率无差异,治疗效果相似,但其5年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35.1
【目录】:

  • 中英文缩写对照5-6
  • 英文摘要6-11
  • 中文摘要11-15
  • 论文正文 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诊断及早癌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15-59
  • 前言15-17
  • 第一部分 内镜下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17-24
  • 材料与方法17-18
  • 结果18-21
  • 讨论21-23
  • 小结23-24
  • 第二部分 内镜下超声小探头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判断24-29
  • 材料与方法24-25
  • 结果25-27
  • 讨论27-28
  • 小结28-29
  • 第三部分 新的内镜分型鉴别早期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29-33
  • 材料与方法29-30
  • 结果30-31
  • 讨论31-32
  • 小结32-33
  • 第四部分 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及与外科手术疗效初步对比研究33-43
  • 材料与方法33-36
  • 结果36-39
  • 讨论39-42
  • 小结42-43
  • 全文结论43-44
  • 致谢44-45
  • 图片45-54
  • 参考文献54-59
  • 文献综述 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和内镜治疗研究进展59-70
  • 参考文献66-70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7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庆玲;沈双双;张扬;吕扬;;早期食管癌诊断与治疗进展[J];吉林医学;2012年2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春娇;食管癌中医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颖;冀明;吴咏东;梁晓梅;俞力;牛应林;于永征;于中麟;张澍田;;2.5%Lugol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6年08期

    2 张小茜;朱萱;;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EMR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学庆;张从军;钱勇;陈振东;;RECIST标准评价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医药;2009年05期

    2 王晓娜;梁寒;;胃癌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J];癌症;2010年04期

    3 刘戬;王铸;;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评价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J];癌症进展;2011年02期

    4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ive Factr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Submucosal Gastric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7年04期

    5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as Predictive Factors for Recurrence in Early Gastric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8年02期

    6 吴巧艳;周旭春;;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年19期

    7 杨均;余建华;肖潇;孙文静;沈小春;傅鑫;邢寒阳;胡辂;;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并发症的对比观察[J];重庆医学;2011年14期

    8 唐郡;彭贵勇;孙永刚;陈磊;李向红;;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2期

    9 武育卫;彭贵勇;龙庆林;陈磊;房殿春;赵晶京;李向红;;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联合超声小探头诊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武育卫;彭贵勇;龙庆林;陈磊;李向红;;高频超声内镜鉴别上消化道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剑华;郑斌;胡□;杨弘;戎铁华;;不同分期手段对食管癌治疗前分期的价值[A];中南地区食管癌综合治疗研讨会暨河南省第二届食管癌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2 封巍;郑晓;;食管胃交界部肿瘤的综合治疗[A];2013华东胸部肿瘤论坛暨第六届浙江省胸部肿瘤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影像学研究与肿瘤分子标志物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奇峰;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朱辉;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蛋白质图谱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许茜;基于食管癌GTV-T体积的临床分期初步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范乃军;食管鳞癌免疫组化标志物TP-Alpha,Collagen Alpha-1(Ⅵ)Chain和S100A9的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李惠凯;叶酸与食管上皮内瘤变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7 张晶;消化内镜及肿瘤相关蛋白Galectin-3和P27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刘晓;非手术食管癌临床分期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9 温静;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与治疗[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史永军;内镜下经隧道治疗食管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莹;紫杉醇载药覆膜食管支架对兔食管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黄泽夏;微探头超声内镜对食管平滑肌瘤诊疗价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春霞;超声内镜联合CT在食管癌术前分期判断中的价值[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玲;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雪珊;高清显微内镜在食道早期肿瘤中的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蓓;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转归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癌的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李勇;不同放射活度~(125)I粒子对人中分化胃癌细胞株(AGS)敏感性的体外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朱婉琦;~(18)F-FDG PET-CT预测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临床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9 钟丽;内镜超声及CDK1、Survivin表达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诊断价值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肖运庆;648例胃癌回顾性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建;陈胜;汪方清;;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远期生存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1年10期

    2 王贵齐,魏文强,吕宁,郝长青,林冬梅,张宏图,孙耘田,乔友林,王国清,董志伟;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普查的意义[J];癌症;2003年02期

    3 黄伟钊;傅剑华;胡祎;张旭;杨弘;;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价值的Meta分析[J];癌症;2006年10期

    4 陈启孟;对叶天士运用大半夏汤的认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彭贵勇;武育卫;龙庆林;陈磊;赵京晶;周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肿瘤的临床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6期

    6 林滨,谢召平,廖小七,杨芳;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对2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2年02期

    7 曾洋;张爱军;文筱;;干蟾皮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5期

    8 李迎霞;司富春;;古医籍中关于噎膈方药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9 左传田;茅乃权;黄鼎铭;谢彤;潘泓;黄耀元;潘琪;杨立;;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两种治疗方案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阿依贤古;;通幽汤联合鸦胆子乳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松辉;刘友章教授脾胃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刘红;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微血管成像对胃食管早期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淑英;人乳头瘤病毒和EB病毒感染与上消化道肿瘤相关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素桢;食管癌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1年

    2 吴朗杰;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中医证型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武晓薇;李志平;陈晓炜;薛强;郑聪毅;刘四女;马娜;;邯郸地区食管癌影响因素及居民相关知识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01期

    2 张宏江;;30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3年02期

    3 陶亚超;张连峰;王进;王红建;周琳;;微探头超声内镜在食管癌T分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4年02期

    4 殷勇;;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食管癌5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志超;早期食管鳞癌预后影响因素和死因分析、rs1位点变异与临床分期关系[D];郑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宾,龚宝丽,毕春山,吴心洁;碘染色诊断食管粘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1999年02期

    2 卢绪菁;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治[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3年04期

    3 游旭东 ,陈玲玲,郑晓蕾,马新桥,马继红,孔晓丽,许元印;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2年03期

    4 张正坤;2%Lugol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永喜;180例早期食管癌的放射治疗[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梁景光,贺和风,王香娥;内镜甲苯胺蓝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体会[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年05期

    3 于中麟;应努力筛查早期食管癌[J];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01期

    4 周琼;内镜染色法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体会[J];山西临床医药;2002年04期

    5 李俊达;郑昌京;郭娜;;早期食管癌4例[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2年02期

    6 杨卫平,杨捷生,陈玉泉,陈于平,杨熙鸿,翁鸿锐;早期食管癌95例的临床诊诒体会[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徐向红,庄一平,王海彦,顾慷;早期食管癌气钡双对比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观察[J];江苏医药;2003年12期

    8 卢绪菁;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治[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3年04期

    9 孟繁春,韩柳,徐恺;染色体检出早期食管癌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15期

    10 陈世孝,任大成,郭维知,肖如杰,李贵凡;数字X线机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青;胡素芳;叶克凤;王芬;;早期食管癌胃镜下的微波治疗[A];第一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研讨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惠明;贾喜堂;刘波;;~(252)锎中子单纯腔内治疗早期食管癌16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国清;;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A];中国第九届全国食管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卫平;杨捷生;陈玉泉;陈于平;杨熙鸿;翁鸿锐;;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诊治[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观瑞;;早期食管癌的内镜治疗[A];中南地区食管癌综合治疗研讨会暨河南省第二届食管癌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6 吴明利;王士杰;张立玮;郭晓青;徐志彬;尔丽绵;于卫芳;王顺平;高扬;贾锦辉;丛庆文;;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切除治疗的长期疗效[A];中国第九届全国食管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贺建元;蒋烈夫;蒋蕾;张玉斌;李复兴;杨军;;早期食管癌的放射诊断(附302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贺建元;蒋烈夫;蒋蕾;张玉斌;李复兴;杨军;;早期食管癌的放射诊断(附302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汪嵘;陈星;原丽莉;;内镜下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适应证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10 吴明利;徐志彬;王士杰;张立玮;郭晓青;尔丽;于卫芳;王顺平;高扬;贾锦辉;丛庆文;;影响早期食管癌内镜粘膜切除疗效的因素分析[A];中国第九届全国食管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象谦;[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本报通讯员 翟三江 李雪松;[N];石家庄日报;2009年

    3 记者 谭嘉;[N];健康报;2014年

    4 ;[N];人民日报;2003年

    5 于振涛;[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秀敏;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断、治疗、随访及癌前病变中多种蛋白表达分析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超;22例早期食管癌检诊体会及漏诊原因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2 陈建平;应用SELDI-TOF-MS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3 姜涛;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D];中南大学;2009年

    4 武育卫;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诊断及早癌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5 杨炜琳;内镜治疗5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人的疗效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陶亚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D];浙江大学;2012年

    7 吴玥;早期食管癌内镜分型和病理浸润方式的关系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内镜治疗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8 龚辉;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D];中南大学;2011年

    9 易楠;智能分光比色技术预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浸润深度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赵娜;窄带成像技术、染色法及超声内镜联合应用在早期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D];石河子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诊断及早癌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8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98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