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伊立替康微球突释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17-04-05 17:13

  本文关键词:伊立替康微球突释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输系统。这些粒子大部分通过传统的乳化法制备,这种方法将会导致粒子的大小不均匀,载药量和释放效果不达标。本课题的目的是将伊立替康制成性状不同的微球,进行体外释放试验,考察工艺、处方以及释放介质等因素对伊立替康微球突释效应的影响。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改变工艺参数和处方,制备出不同批次的伊立替康-PLGA微球。采用水凝胶模板法,以明胶为软模板,制备出了不同高度的圆柱形微粒和圆台形微粒。释放结果表明,在24小时内的累积释放率由大到小依次是球形圆柱形1(扁)圆台形圆柱形2(高)。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伊立替康-玉米醇溶蛋白微球,玉米醇溶蛋白微球突释效应较大。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伊立替康-壳聚糖微球,释放缓慢,累积释放率与伊立替康-PLGA微球相比较低。根据以上考察结果,最后确定了使突释效应减小的工艺参数制备了微球,绘制了释放曲线。结果表明油水比为1:5,物料比为1:10,油相浓度为25%,水相浓度为2%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球释药平缓,突释效应小。
【关键词】:伊立替康 微球 突释效应 体外释放 累积释放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
  • 1.2 伊立替康8-10
  • 1.2.1 伊立替康简介8-9
  • 1.2.2 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9
  • 1.2.3 不良反应9-10
  • 1.3 微球10-12
  • 1.3.1 微球的简介10
  • 1.3.2 微球常用的载体材料10
  • 1.3.3 微球的制备方法10-11
  • 1.3.4 微球的突释效应11-12
  • 1.4 课题意义12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2章 伊立替康微球的制备14-32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14
  • 2.1.1 实验仪器14
  • 2.1.2 实验材料14
  • 2.2 以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伊立替康微球14-20
  • 2.2.1 微球中含药量的测定14
  • 2.2.2 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14-15
  • 2.2.3 含药量测定方法学研究15-18
  • 2.2.4 伊立替康微球的制备18-19
  • 2.2.5 伊立替康微球的表征19-20
  • 2.3 不同形状的伊立替康微粒的制备20-22
  • 2.3.1 水凝胶模板法20-21
  • 2.3.2 不同形状的伊立替康微粒的制备21-22
  • 2.4 以玉米醇溶蛋白为载体材料制备伊立替康微球22-27
  • 2.4.1 处方前研究22-25
  • 2.4.2 玉米醇溶蛋白-伊立替康微球的制备25
  • 2.4.3 玉米醇溶蛋白-伊立替康微球的表征25-27
  • 2.5 以乳化-交联法制备伊立替康壳聚糖微球27-30
  • 2.5.1 处方前研究27-30
  • 2.5.2 微球的制备30
  • 2.6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伊立替康微球的体外释放研究32-52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32
  • 3.1.1 实验仪器32
  • 3.1.2 实验材料32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32-39
  • 3.2.1 体外释放方法学研究32-38
  • 3.2.2 伊立替康微球的体外释放试验内容38-39
  • 3.3 结果与讨论39-50
  • 3.4 本章小结50-52
  • 第4章 突释效应影响因素剖析和突释效应的控制52-58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52
  • 4.1.1 实验仪器52
  • 4.1.2 实验材料52
  • 4.2 突释效应影响因素的剖析52
  • 4.3 突释效应机理的研究52-54
  • 4.4 伊立替康微球突释效应的控制54-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64-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纯明;董海洲;;玉米醇溶蛋白的特性及应用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伊立替康微球突释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7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